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正文

远去的打墼子

2022-10-03 08:39:07 智能朗读:

墼子,就是土坯子。在以前的农村,墼子是主要的基础建筑材料,砌墙、盖房、箍窑、盘炕、泥灶台主要用它,所以打墼子就成了每一个农村人必备的生活技能,也是家家户户侍弄庄稼之余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打墼子的工具主要是基石、模具和杵子。基石多为青石板或废弃的磨盘,其作用是铺垫,要求光滑平整,凸凹不平的基石打出的墼子表面坑坑洼洼,影响美观。模具为长方形的木框,四角榫卯相套,一边可打开,俗称墼圈子或模子,模子的好坏直接影响打出的墼子的形状,标准的模子打出的墼子棱角分明,周正大方。杵子根据下端底部的形状有尖平之分,又因制作材料不同分为铁杵子和石杵子两种,打墼子所用的杵子多为方形平底的石杵子。打墼子的材料极其常见,除了掏少许灶膛里的草木灰,就是随处可见的黄土,黄土要求湿度合理,过湿太泥,过干则缺乏黏性。

“三锨九杵子,二十四个脚底子”,这句俗话就是对打墼子的形象描述。在基石上支好模子,撒上草木灰,给模子内填上两三锨土,这时先用右脚从前往后在土中间踩一条渠,接着两脚左右开弓,把两边的土往中间边拨拉边踩,然后回到前边,两臂用力提起杵子,边杵边退,杵完杵子归位,在前边两角用脚后跟用力一跺,脚掌顺着模子往后移动,刮去模子两边上的土,再在后面的两角用脚后跟用力一跺,最后脚后跟顺着在模子下边的一边轻轻一磕,模子张开,将其退出立在杵子一旁,一块长条状的墼子就新鲜出炉了。

为了防止下雨天雨水浸湿墼子,打好的墼子要摞在垫高铺平的地面上,顶层要盖上草帘子。一块墼子与另一块之间留有空隙,这样方便阳光照射、空气流通,可以使墼子快速干透。

打墼子是一件体力活,也是一件技术活,只有舍得力气和用了心的人才能打出令人满意的墼子。两个身体强壮而又技术过关的匠人,一个添土,另一个用杵子打,互相配合,然后换着操作,一天最多可以打一千块墼子。干透成型、质量上乘的墼子极其牢固,拿起一块然后松手,掉在地上依然完好如初。

小时候,我曾无数次地观看过父辈们打墼子的过程,他们神情专注,次序井然,动作连贯自如、干净利落,又富有节奏。那身体的健美、肢体的灵活和动作的协调像是大地上一种自然、和谐的舞蹈,那繁忙而又泥土气十足的劳动场面,让人觉得温暖和感动,让人着迷!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村搞修建再也用不着墼子了,取而代之的是砖和混凝土。昔日时兴的打墼子已经离我们远去,村里那些会打墼子的父辈也都老了,有的甚至已经离世。然而,小时候村外那一排排排列整齐的墼子和父辈们打墼子的场景却在时间的轮回里结满乡愁,时时漫过记忆的堤岸,直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刘贵锋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