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每日分享> 正文

月是故乡明

2022-09-14 08:35:45 智能朗读:

□雪 晴  /摄影

中秋前后,雨丝绵密,唯有梦里,才能见到那轮明月。

故乡的白杨树,叶子该飘飘洒洒,扑簌簌地往下落了。

童年的梦,一直未断,故乡,已经物是人非。再次与故乡重逢,一切变得陌生。半大的孩子、娶来的新人,一个都不认识。

我跑向田野,着急地寻找那些,没来得及变化的东西。

那里的清风,那里的一草一木,还有憨厚朴实的大墩山,它们依然驻守着山梁。

老家的古街,在政府的支持下,已被重建。户户通电,自来水拉到了每一户家里。泥土路已被硬化成宽敞的水泥大道,两边埋置了排水沟。一条条网线,连起了大山深处和外边的世界。许多人家,盖起了两三层的小别墅。

老家由于地势较高,秋实收获和小麦播种,都比其他地方早。八月十五前后,冬麦已经大量下种。如今,很少有满山满洼吆喝牲口的声音,取而代之的是小农机的突突声。

雨后天晴,晨风习习。如果运气好,你就会遇到太阳高照,大地如蒸,晨雾从山脚升起,不一会聚集成厚实的白云,填满每一道沟沟坎坎,隐匿山下的村村寨寨。露出来的山头,像大海上的岛屿,影影绰绰。田地里劳作的人们,驾犁御牛,仙气袅袅。

八月十五这天,庄稼人无论多忙,都要抽空或停下手里的活,早早地从地里回去,到集市上置办过节的东西。

老家是一三五的集市,十五正是集日。街上熙熙攘攘,有人肩上挎着个老粗布包,有的胳膊上挎着一个竹篮。在街上转悠着,在摊位上瞅着,心里暗暗打算着过节的东西。

街上飘来一阵阵的香甜味,那是竹筐里的鸡腿梨和苹果散发的味道。还有那油黑的茄子,绿色的辣椒,红色的西红柿,各种蔬菜,堆放在街道两旁,供人们挑选。

雪白雪白,一拃厚的锅盔,那是刘家埂人的专利。弯儿府的李奶奶,拿着小擀面杖,擀着大小均匀的小面团,把面饼小心翼翼,溜进冒着油烟的铁锅,油饼表皮呼啦胀起小泡,变成金黄金黄的颜色。一股葱花的香味,在空气里弥漫。

母亲牵着我,拿着个瓷盆,去买蜂蜜。她拿起筷子,挑起蜂蜜,看蜂蜜拉出的丝。真蜂蜜,会拉长长的丝,不易断开。入口粗粗啦啦,吃起来辣嗓子。那天,我们破天荒地灌了两斤多蜂蜜。

蜂蜜蘸煎饼,在老家是很奢侈的食物!

八月十五的傍晚,母亲摊荞面煎饼。母亲细心地控制火候,不时地往灶火里添加着麦草。她用勺子将搅和好的甜荞糊糊舀上,迅速地在锅边绕一圈,面糊往下流淌的瞬间,被勺子顺势一划拉,就完成了定型任务,铁铲翻身,烙另一面,前后不过一二十秒。一张张又圆又薄的荞面煎饼,一层层整齐地搁在案板上。

妈妈那一天,可是真大方,在锅里倒好多好多的清油。炼油的时候,把几乎等量的白面汤倒进蜂蜜,用力搅拌。调好的蜂蜜倒进油锅,呼啦啦,冒起一锅琥珀色的泡沫,用勺子扬倒数次,一顿美味就算好了。那时不懂,纯纯的蜂蜜为什么掺和面汤?因为家里贫困,人多,蜂蜜不够,老家人,给蜂蜜里掺和一些面汤,让大家都能吃到。说是蜂蜜太沉,不能吃得多了,大人只能舀半碗,小孩只能得一勺。吃过晚饭,我们姊妹把各种小吃,放在炕桌上,边吃边聊天。

那一年,又是一个八月十五,我学着烙了些煎饼,带着孩子,赶去娘家,因为煎饼是父亲最爱念叨着的“好吃食”。母亲热好了蜂蜜,父亲就用我带的煎饼蘸蜂蜜,边吃边笑呵呵地夸奖:蕊第一次做煎饼,烙得还好。我知道他们在鼓励我。其实我发现,当我烙的煎饼,蘸着蜂蜜吃时,总有种不入味的感觉。

如今的八月十五,秋雨绵绵,秋风瑟瑟,家乡成了故乡。回故乡的日子,越来越少。那一轮圆月,却永远挂在童年时的夜空里,挂在他乡的睡梦里。

□胥小蕊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