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每日分享> 正文

筷子精神

2022-09-12 08:29:53 智能朗读:

儿时有一则谜语:“兄弟生来一样长,竹家林里是故乡,吃尽多少辛酸味,终身不得见爹娘”。当时只是一知半解,现在想来还记忆犹新。如今重新审视手里这双微不足道的筷子,仿佛自己正行走在那个远古的年代。

民间关于筷子的来历说法不一。一则说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丝竹筷;另一则说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发明用玉簪作筷;三则说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筷子的传说。据考证,我国从商代开始就大范围使用,掐指算来,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小时候,因家境贫穷,买不起像现在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筷子。家里的筷子基本都是房前屋后栽种的竹子制作,竹子是那种陈年老竹,竹青有些泛白,笔直挺拔的甚好。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筷子,但制作起来需要经过伐竹、修干、晾晒、去皮、砍片、刀锯、清洗、打磨等八道复杂的工序。而在父亲的手里,这些工序一气呵成。父亲做的筷子特别美观、实用,从小到大就是用父亲做的筷子夹着饭菜成长。筷子根据功能,可分为能夹、能挑、能叉、能拨,这是最适合进餐的特佳工具了。根据材质,又可分为竹筷、木筷、塑料筷、金属筷、玻璃筷、象牙筷、骨质筷、陶瓷筷等。 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2至24厘米左右。书写时,为区别快慢的“快”,又在“快”字上面加个竹头,“筷”字便诞生了,而“筷子”也从此有了正式名分。

模糊记得第一次用筷子吃饭,那时母亲给我专门做了一双细短的木筷,手把手地反复教我,让我看她如何用筷,怎样夹菜,我经多次学用,数番尝试,终于学会夹起饭菜,母亲曾在姊妹间表扬并鼓励我呢。记得上初中的一天,父亲在我面前拿出一把筷子,并叮嘱我说,在学校里要与同学搞好团结,就像这一把筷子一样。我不知父亲是何意,呆呆地望着他。他先从一把筷子里抽出一支,轻轻一掰,筷子就弯了,再让我两手用力掰,我把筷子折断了,父亲又将那把筷子给我,让我攥在双手内用力掰,我无论怎么用力,筷子也折不断。父亲说,你看,这一支筷子很容易折弯折断,但一把筷子握在一起,你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是徒劳的。就好比人一样,个人的力量显得单薄,但多人合起来形成一个集体团结起来,它的力量就是无穷的。陡然间,想起上世纪90年代曾经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一双筷子哟,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哟,牢牢抱成团……这首歌仿佛也寓示了一个道理。长大后,我逐渐悟出,这不正象征着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吗,只要中国人方向一致,团结起来,任何外部势力都压不跨、打不倒中国人民。

每当吃饭时,父辈总会利用这样的时机对子女作出一些告诫。比如:长辈未上桌动筷之前,小孩不能提前上桌,更不能动筷;不能抓着筷子指点别人;不能拿着筷子在大家用的菜盘里乱翻;不能把夹起来的食物放下再换;不能把一双筷子同时直插在碗饭中;不能用筷子敲击碗沿;不能用筷子剔牙;吃完饭将筷子平齐放于碗的左边,意为用餐完毕;手捏筷子时,不能大拇指和中指捏住筷子,食指指向别人;圆头不要开叉,开叉是分道扬镳的意思,只有并肩前进才好。这既是家规,也是礼仪,还代表着做人的深刻道理。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礼仪古来有之。通过一双小小的筷子,便可见一斑。老师和父辈从小就在吃饭时教育后辈,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这次美议长佩洛西窜台,中华儿女义愤填膺,情绪高昂,甚至发出了最猛烈的吼声,但中国政府有礼有节,稳妥化解此次尖锐矛盾。只要所有华人都如筷子般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形成中华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仇敌忾,何来内忧何惧外患!还有谁敢再欺侮!

美哉,筷子,你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壮哉,筷子,你是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象征!我热爱我们炎皇子孙使用的筷子。

□杨东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