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正文

暑云散 金城袅袅凉风起

2021-08-23 08:31:33 智能朗读:

□新华社制图
□新华社制图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23日,二十四节气之处暑来临,这也是隶属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处者,止也。热的暑气至此才渐渐消退。所以之前的立秋节气,尚与暑气为伍,有秋之名,而无秋之实。

处暑依然暑

“在北方,由立秋到处暑,秋爽确实立竿见影。即使响晴天气,也不再有那种粘粘的闷热感了,但南方依然很热。”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主持人、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宋英杰认为:“古人说‘秋初夏末,热气酷甚,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在家里,不要这样‘贪取风凉’。《夏九九》说的是(夏至之后)‘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在外面,更不要这样‘贪取风凉’。但我时常在马路边看到敞胸露怀亮出一身赘肉的人,这已不止是错对天气了。”

“从处暑日的季节分布来看,夏、秋、冬的面积分别约为353万、522万、85万平方公里。”他说:“由立秋到处暑,夏的面积锐减约163万平方公里,秋的面积实现反超。所以处暑时,秋终于一跃成为‘春夏秋冬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不过,夏占据的是人口最稠密的区域,所以很多人还有‘处暑依然暑’的感触。”宋英杰表示:“历经漫漫长夏的人们,是多么希望暑热赶紧‘隐退’。范成大有诗云‘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境似潮来’。是把暑热当作了敌寇,属于‘敌我矛盾’。但愿天气赶紧凉爽下来,为时光按下‘快进键’,加速衰老也在所不惜。”

“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约再历十八日而转凉。谚有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也就是说,从处暑要沐浴到白露。

宋英杰感慨地说:“有一次,我到广西出差,在左右江河谷地带,与当地同行聊起‘处暑十八盆’。他竟然这样说‘在我们这儿,不是处暑十八盆,是处暑八十盆!天热的时候,一天不止一盆,冲凉比吃饭还勤呢。尽管寒露之后渐渐秋高气爽了,但我们每天冲凉的习惯还在。’”

在北方,到了处暑,暑气消退,人们就需要开始琢磨换季换衣的事情了。东汉《四民月令》:“处暑中,向秋节,浣故制新,作袷薄,以备始寒。”白露谚语云:“白露身不露。言至是天气乃肃,可以授衣耳。”所以,从处暑到白露,人们的起居变化甚大,从忙着拭汗到忙着加衣。

风最小的节气

“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天的风最大,秋天的风最小。”据宋英杰介绍:“由春到夏,风力减弱,所以‘立夏鹅毛住’。由秋到冬,风力增强,所以才有‘以风鸣冬’之说。若以风之大小排序,四季的座次是春冬夏秋。”

那么,在隶属秋季的节气之中,哪个节气风最小呢?对此,宋英杰认为:“就全国平均而言,是处暑。处暑,二十四节气中风最轻柔的节气。读到《笑傲江湖》里‘风清扬’这个名字,我便会下意识里想到他会不会与处暑有什么关联。”

同时,暑气渐消,雨水渐少,故有“处暑雨如金”、“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处暑雨不通,白露枉相逢”、“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难收”之说。人们也常常以处暑是否降雨,作为后续降水多寡的一种判断依据。

沉浸于丰收的喜悦

“古人说‘季夏德毕,季冬刑毕。’夏季一过,上苍已倾其所能,能够给予我们的恩泽都已惠及我们。”宋英杰由衷的表示:“处暑时节,上苍即将由慈到严。只是以凋零和寒冷为标志的‘刑’,尚未‘行刑’;以处暑‘禾乃登’为标志的‘德’之硕果,正在让我们沉浸在丰收的欢畅与喜悦之中。‘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 ”

的确,“谁不说俺家乡好?”人们如数家珍地谈及的家乡物产,其实很多都应该贴上“ Made in处暑”的标签。

“一次我问一位湖北籍的同事,她家乡的特色水果是什么。”宋英杰回忆起了自己经历的一段事:“她反问我,菱角和莲藕算吗?我很诧异,她为什么首先想到的是菱角和莲藕。对此,她则解释说,她的潜意识当中一直把菱角和莲藕当作水果。比如曾经脍炙人口的歌词:四处野鸭和菱藕,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的确,所谓鱼米之乡,畦田之利,在于鱼稻,畦田之美,在于菱藕。”他说:“记得南方有一句算是水果谚语的农谚说:‘雨水甘蔗节节长,春分橄榄两头黄。谷雨青梅梅中香,小满枇杷已发黄。夏至杨梅红似火,大暑莲蓬水中扬。秋分菱角舞刀枪,霜降上山采黄柿。小雪龙眼荔枝配成双。’仔细一看,原来也是把莲蓬和菱角归入一群水果当中。”

众盼冷气肃高温

以往,中国的气温偏低居多,地图蓝汪汪的;现在,气温偏高居多地图红彤彤的。宋英杰也曾调侃说:“现在的气候越来越有奥林匹克精神了,更高、更快、更强。往往是气温更高、降水更快、台风更强。所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处暑时节,若是有冷空气来肃清高温,着实会令人内心狂喜。”

处暑前,冷空气无力攻陷高温区,处暑后的冷空气不再有“救星”的光环,因为清爽的天气渐渐成为主流。因此,处暑时的冷空气有着最好的人缘儿。其次,当冬季雾霾盛行时,人们等风来,冷空气很有“群众基础”。

据了解,处暑之后,北方地区遭遇高温天气的概率非常低。高原地区无关处暑,几乎与高温无缘。总体而言,南方的高温陆续结束主力时段。但被一些人称为8月“高温王”的重庆,依然可以热力四射。

趣解处暑三候

二十四节气当中,按照炎热程度来排序,第一名是大暑,第二名小暑,第三名是立秋。所以对于苦熬盛夏的人们来说,立秋只是名字给人了一种精神寄托,而处暑才是送来真实凉爽的节气,所以处暑的人缘儿特别好, 也才有了“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的说法。

宋英杰还对处暑三侯进行了十分有趣的解读,他说:“处暑一候‘鹰乃祭鸟’,到了初秋,鹰开始捕猎鸟类,但鹰捕获猎物之后,不是马上就吃,而是码放在一边,就像在祭祀一样。处暑二候‘天地始肃’,字面意思是说‘天地的表情开始变得严肃’,也就是说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处暑三候‘禾乃登’,‘禾乃登’泛指谷物开始成熟,但并不是所有谷物开始成熟,而是特指‘五谷之首’的稷的成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