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正文

甘肃新晋“国字号”非遗传承故事系列报道之二 万人扯绳惊天地 西和麻纸照光阴

2021-07-01 07:40:02 智能朗读:

锅庄舞
西和麻纸
万人扯绳赛

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扩展项目名录,其中,我省共有兰州牛肉面制作技艺、临潭万人拔河、甘南锅庄等15个项目入选,至此我省国家级非遗项目达到了83个。近日,记者通过省文旅厅非遗处,专门探寻了这些新晋“国字号”非遗项目背后的传承故事。

万人扯绳赛

众人欢呼 撼天动地

临潭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古称洮州,文化灿烂,山川锦绣,人杰地灵。每到正月里,从十四日傍晚开始,为期三天,临潭县城主街道张灯结彩,一排排的大红灯笼挂满了街道两旁。悠闲但也急切的汉族、回族和藏族群众在大街上走动着、欢呼着,等待着万马奔腾或是撼天动地的那一刻——万人扯绳赛。

扯绳也即拔河,拔河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拔河这项活动,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而称为“钩强”或“牵钩”,后演变为荆楚一带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后来,明朝实行屯田戌边,许多人落户于洮州,扯绳之俗遂由军中转为民间,临潭县旧城地区每年元宵节的万人扯绳赛就起源于此。

据《洮州厅志》记载,在临潭县万人扯绳赛中“长绳一条,联小绳数十,千百人挽两头,分而牵扯之。其俗在西门外河滩,以大麻绳作二股,长数十丈,另将小绳连挂大绳之末,分上下两股,两钩齐挽,少壮咸牵首及力扯之。老幼旁观,鼓噪声可撼岳。以西城门为界,上下齐扯,凡家居上者,上扯;家居下者,则下扯,胜者踊跃欢呼;负者亦颇为失意。其说以为扯绳之胜负,即以占年岁之丰歉。”

其实,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万人扯绳赛的意义不在于输赢,而重在参与,体现了古代军队中独具特色的练兵形式,同时也展现着民族间的团结精神和互助意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参加万人扯绳赛的人数在不断增多,扯绳赛所用的道具扯绳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起初采用麻绳,绳头直径为二十厘米有余,俗称“龙抬头”,向后逐渐减小并分为两股,俗称“双飞燕”,长达二三百米,两股之末又连小绳若干。但这种扯绳在扯动时常出现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行话叫“挣住”),麻绳就容易断,绳一断,既易伤人又难分出胜负,所以在后来,麻绳便换成了在钢丝上缠绕麻绳的新扯绳,当地人称油丝绳。

万人扯绳赛使用的扯绳是由两根绳连接而成,其中每根绳的绳头上都有一个大环,两个大环之间会用一根长六十厘米左右、两头细中间粗的木杠子巧妙地连接和捆绑起来。专门连接两根绳子的人叫“连手”,一般是由群众推举的青壮年来担任。

比赛时,由“连手”来负责裁决每局的胜负,并与对方连接“龙头”,即头连。当双方“龙抬头”前的环对接时,雄绳的环穿过雌绳的环并折出,由“连手”用大锤将棱形的木头销子迅速楔入小环,两条绳连为一体,即比赛正式开始。

万人扯绳赛保留了古代军队中独具特色的练兵形式的同时,反映了各族群众渴望丰衣足食,国泰民安,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经过六百多年的发展变迁,万人扯绳赛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与内容,属于全民性参与的民间体育活动,也体现出了劳动人民勇敢的尚武精神和民族气质,对凝聚民心、维系团结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西和麻纸

千年时光中的活化石

看似斑驳陆离却又柔韧细滑,像一片片的秦砖汉瓦,又似一页页翻开的史书,几千年的历史脉络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其实也简单,不变中有变,变中又有不变,时代的信息和密码附着在这薄薄的纸片上,凝聚着一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尺寸之间乾坤大,一脉相承到如今……这便是在神圣和庄严中凝聚着历史沧桑感的西和麻纸。经过两千多年漫长的时光洗礼,西和麻纸承前启后,生生不息,依然光彩夺目。

甘肃西和是历史上有名的仇池古国核心区域,这里一直有手工造纸的传统。西和麻纸素以纸色古朴、纸质柔韧(抗撕裂)、耐磨、手感绵滑、极富弹性、不褶皱、千年不朽而适宜传统毛笔书写优雅的书札文书、传统书画装裱、裱褙糊垫、各种纸活工艺制作、包装等多种用途,该纸也是非常环保型的纸张。尤其近年来众多倾向仿古创作的书画家非常喜爱使用西和麻纸创作,运用西和麻纸创作的仿古书画作品效果是其他宣纸无法媲美的,因此也广泛誉为“西和宣纸”。西和麻纸的制作以家庭作坊生产形式为主,产量不高,且其主要生产原料产自本地特产构树皮,工艺以家传形式保守相传,概不外传。

西和制造麻纸的流程体现了古代造纸的主要特征。据《天工开物》等书记载,古人造纸通过浸泡及和上石灰以去其原料中的果胶质、色素及半纤维素,和以草木灰使木素发生降解。这是在现代化学兴起之前中国古代造纸术中的重大发现,从而使古纸脱离了丝絮自然挤压成片的粗糙状况,而成为一套完整的科学生产工艺。西和麻纸的制作需要七十二道工序,过程十分复杂。将砍伐来的构树枝进行剥皮、筛选后,进行清洗和蒸煮,是制作中的重要前期工序。构树皮在水中浸泡约一周时间,再加上生石灰泡制后,进行蒸穰,即在一口大铁锅中接受熊熊烈火和巨大气浪的锻造。

当树皮完全熟透,生料就变成了熟料,树皮中的纤维被充分软化,达到了做纸浆的要求,但此时,还不能直接用于造纸。按照需求,它们一部分被特殊处理并晒干保存,一部分则被再次置身清冽溪水当中,接受更为彻底的洗礼,也就是洗料。待构树皮愈发干净绵软,就要砸穰。将处理好的构树皮放在石碓上,用一个大木杵反复踩踏砸碾,并用手搓,最终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后制成穰,再用穰刀切碎。之后,对切穰加水淘洗,将构树皮里最后剩余的细小杂质全部洗出;淘洗之后的捣穰经过石槽中的又一次加工,植物纤维变得更柔更细,这时,将其放入石头砌成的纸巢中加水搅拌淘浆,均匀的纸浆便逐渐形成。

一切准备妥当,就要进行西和麻纸最核心的制作环节——抄纸。抄纸是一项技术活,一张纸的薄厚均匀,全取决于抄纸人的技艺是否了得,下手轻了纸会太薄,重了纸又太厚。纸匠双手端起抄纸帘在纸巢里巧妙地穿梭,褐色的纸浆翻滚、起伏、沉淀,几秒钟时间,纤维就均匀地停留在了竹帘上,进行初步脱水后,将帘子反扣轻轻一揭,那些原本属于大自然的构树皮就完成了庄严蜕变,一张张手工麻纸正式诞生。再经过晾晒、扎捆、用刀切剪齐后,所有工序便完成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和书法家和画家,爱上了在麻纸上创作,他们寄希望于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西和麻纸的魅力,进而带动西和麻纸的销售市场。受益于西和县政府对麻纸产业的支持和推动,麻纸作坊越来越多,一些原本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到村里,开启了一段麻纸制作的新生活。如今,西和麻纸已经成为当地富民产业,支撑人们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希望。

锅庄舞

远古舞蹈焕发新活力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这里有神奇的草原,绿茵如海,广袤无垠,草质鲜美,牧场连绵,牛羊缓行,雄鹰翱翔。这里的藏族传统节日更是异彩纷呈,每逢重大节日、婚嫁喜庆、重要聚会和丰收季节,藏族人民便盛装艳饰,欢聚一起,轻歌曼舞,通宵达旦,其中,跳锅庄是最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天上有多少颗星,‘果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颗树,‘果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果卓就有多少舞姿。”这是人们对“果卓舞”的赞誉。“果卓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起源于西藏,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是藏族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和休闲娱乐方式。

锅庄舞蹈动作丰富多彩,舞姿舒展洒脱、情绪热烈,气势粗犷,表现出藏族人民豪放、刚强、坚毅的性格和情怀。从锅庄舞的表演形式和动作构成的舞蹈语言来剖析,可以确认这是一种原始的舞蹈形式。这在青海湟水一带出土的大通县土家孙寨古墓彩陶盆原始舞蹈图上也可以得到印证。这只彩陶盆据测定其真实年代约为五千至五千八百年前。锅庄舞可能是在原始时期图腾信仰、巫舞(模仿部落图腾动作的巫舞)、祭祀盟誓仪式舞蹈等综合性因素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锅庄舞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舞”、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舞”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舞”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舞蹈时,男子穿肥大筒裤,女子脱开右臂袍袖,各站一边,拉手成圈,和着歌曲节拍沿圈甩手舞动。当唱歌告一段落后,众人“呀”的一声齐呼,舞蹈顿时加速。男子伸展双臂,如雄鹰盘旋奋飞;女子点步转圈,如凤凰摇翅飞舞。锅庄舞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舞和新锅庄舞之分,古旧锅庄舞带有祭祀性质,宗教界和老人大都比较喜欢此调,歌词内容和舞步形式等都比较古老,如《福气财运降此地》《丰收啊丰收》等,跳这种舞时,只能唱专用歌词,不能改动,舞蹈一般都具有缓慢、稳健、古朴、庄重的特点。新锅庄舞的歌词内容、舞姿都比较灵活,多反映生产劳动,和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和经商贸易活动,如《北方大草原》《白瓷碗里聚三色》《在金坝子的上方》等,新锅庄舞是青年人喜爱的歌舞。

舞蹈是人们表达情感、寄托感情的方式,锅庄舞活动中舞者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蕴含了藏族人民的劳动结晶,它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美丽的东西。锅庄舞者几乎总是要彼此接触的,他们跨同样的步伐,做同样的动作。由于舞蹈动作的协调性,使舞蹈者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他们或手拉手,或双手按在别人的肩膀上,人们正是通过这种形式加强彼此的联系,使自己得到社会承认,从而强化自己的群体性和归属感。如今,这种自远古而来的舞蹈,带着民族文化的符号,已成为各地广场上最热门的舞蹈,也为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由省文旅厅提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