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两项目获得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成果殊荣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1年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科研建设优秀成果评审中,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报送的研究报告《甘肃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获得优秀科研成果,《秦腔甘肃派抢救性挖掘传承项目》获得优秀实践案例,在全国居于前列,实现了甘肃省艺术科学研究成果获奖的重要突破。
此次,全国共有33项科研成果获评“2021年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优秀科研成果”,23项科研实践案例获评“2021年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所优秀科研实践案例”。
其中,《甘肃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报告》由1篇总报告,3篇子课题研究报告组成,共计8.78万字。《秦腔甘肃派抢救性挖掘传承项目》为省艺研所依托民营戏曲剧团,以非遗传承角度,通过艺术科学研究,让珍贵的戏曲文献从纸面上活起来,达到活态传承的艺术科学研究实践项目。从2016年至2021年,省文化艺术研究所先后举办两次秦腔甘肃派濒危剧目抢救性展演和学术研讨活动。抢救性挖掘上演秦腔《潞安州》(本戏)、《黄金台》(本戏)、折子戏《马武搬砖》《聚宝山》《过玄关》《红逼宫》《滚鼓山》《少逼宫》《蜜蜂计》《太湖城》《抱火柱》等稀见濒危剧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