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 正文

太平鼓舞动盛会 皮筏子讲述传奇 我省非遗扬名齐鲁大地

2020-10-29 09:10:20 智能朗读:

永宏太平鼓队非遗博览会合影 图由永宏太平鼓队提供
展出的羊皮筏子引起山东市民极大兴趣
永宏太平鼓队亮相博览会“鼓阵”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近日在山东济南开幕,我省8项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省文旅厅的精心组织下参加了展示展演。其中,我市享誉国内外的兰州太平鼓、兰州羊皮筏子两项非遗项目在此次文化盛会中精彩亮相。

8项非遗齐亮相线上线下美名扬

本届非博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政府主办,以“全面小康,非遗同行”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上板块包括云展厅、云销售、直播带货、云上非遗传统工艺、云竞技等活动;线下活动设主题馆展览,分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非遗情缘展、黄河流域非遗展、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等三个专题展。

活动中,裕固族服饰、西夏泥活字印刷术、环县道情皮影戏等甘肃非遗保护项目在黄河流域非遗展中亮相,赢得参会嘉宾和观众的赞叹。同时,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洮砚制作技艺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也亮相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展,以238件非遗产品,集中展示了我省非遗项目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黄河生态保护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外,我省各地非遗传承人、爱好者也积极参加线上“云竞技”海选,剪纸传承人马路、安梅霞和吕艳丽还入围了传统工艺比赛线下决赛,极大地提升了甘肃非遗的知名度。

“非遗+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据了解,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普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27000多条。截止2020年5月,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公布四批累计49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省已认定68名国家级、61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两批共3家企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等14个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此外,我省也是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的省份。近年来,在文旅部非遗司的大力支持、有力指导下,“非遗+扶贫”已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支持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贫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截至目前,全省有文旅部非遗司支持设立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2家,省文旅厅、省扶贫办认定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1家,有市(州)文旅和扶贫部门认定、达不到省级标准要求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3家,共计有各级各类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06家。这些工坊吸纳就业47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81户、2246人。

兰州太平鼓领衔盛会“鼓阵”

此次展会现场,是以“鼓阵”为主线,不仅在室外布置了86面大鼓,还在兰州太平鼓的领衔亮相下,依次进行了安塞腰鼓、开封盘鼓、济南鼓子秧歌表演,黄河沿线的四种特色表演,四种美妙的鼓声成为一大“亮点”。据悉,此次我市共精选了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兰州太平鼓和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兰州羊皮筏子助阵博览会。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而成为了人们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兰州太平鼓素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又与安塞腰鼓、威风锣鼓、开封盘鼓、凤阳花鼓并称为“中华五鼓”。

带队参加博览会的兰州永宏太平鼓艺术团团长魏怀东告诉记者:“此前,兰州太平鼓也经历了严重的发展危机,尽管在民间流传久远并且艺人遍布,但长期以来大型太平鼓活动仅限于春节期间,同时也只局限在村社,因而也曾一度被淹没于其他各种民间技艺之中。”

“近年来,经过省、市文旅部门的支持和保护,我们已经在皋兰县黑石川乡成功建设了兰州太平鼓传承保护基地。”他说:“正常情况下,现在每年兰州太平鼓队赴全国各地演出可以达到上百次,而且我们还在新疆、宁夏、河南等地成立了太平鼓表演队11支,从而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地推广和宣传了兰州太平鼓。”

兰州4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兰州历史悠久,坐拥诸多以黄河文化、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为代表的非遗项目,它们承载着兰州人民的共同精神信仰和追求。

2005年以来我市组织了全面、深入的普查及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已有太平鼓、高高跷、黄河水车制作技艺和兰州鼓子等4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以及清汤牛肉面制作技艺、西固军傩、羊皮筏子、七里河剪纸、兰州泥塑等35个项目列入省级名录,77个项目列入市级名录,198个项目列入县区级名录。可以说,4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不断完善和充实。

魏怀东表示:“经过几代民间艺人和艺术大师的编排和完善,兰州太平鼓已经逐渐形成了高鼓、中鼓、低鼓三种基本打法,高鼓打花样,中鼓打技巧,低鼓打深沉。这次在博览会的展演中,我们将三种打法都进行了组合展示,受到了嘉宾和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传承人张德宝:

来兰州坐羊皮筏子赏黄河之滨美景

在此次盛会中,兰州羊皮筏子的展位格外引人注目。不少观众纷纷驻足,近距离欣赏这一古老、材质独特的黄河水上运输工具,而今年69岁的张德宝也是作为羊皮筏子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受邀到济南参展。

做了40多年羊皮筏子的他对羊皮筏子有着难舍的情结。“黄河‘漂流’的文化源远流长,在兰州‘羊皮筏子’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德宝面对围观的观众激动地说:“羊皮筏子就是黄河上古老的漂流工具,从最初的交通运输、到如今的旅游观光,羊皮筏子一路漂流而来,历经了千年风浪。”

“兰州有一句老话: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他笑着说:“近年来,随着火车、汽车运输的快速发展,羊皮筏子已经失去了当年黄河水上运输的主导地位,但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建设、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羊皮筏子的兴盛提供了便利的天然条件。希望大家都来兰州,坐着我的羊皮筏子观赏黄河之滨的美丽风景。”

据了解,2006年兰州羊皮筏子被纳入首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古老的羊皮筏子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目光。张德宝便凭借着娴熟的制作工艺和驾驶技术的本领,用羊皮筏子搭载游客观光,享受黄河漂流风情,在发展特色旅游项目中秉身传承这一宝贵的黄河民俗文化财富。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