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每日要闻> 正文

自信自强,铸就文化新辉煌 ——甘肃省代表团热议增强文化自信

2022-10-21 10:30:55 智能朗读:

游客参观敦煌莫高窟。(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王斌银

10月17日晚,党的二十大代表、甘肃演艺集团歌舞剧院舞蹈团二级演员康琦在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时,在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英娘”的剧照前驻足凝视。

后来她说,当时脑海中一下子想起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句话——“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丝路花雨》被誉为“活的敦煌壁画”,至今已累计演出近 4000 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秀代表。

历经数代演员的传承,康琦成为第 21 位“英娘”扮演者。

几天来,康琦代表都在思索,像《丝路花雨》这样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作品,如何能有更多?如何持续创新发展?

和康琦代表一样,甘肃省代表团的代表们深感,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充满文化自信,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甘肃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敦煌文化,更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代表们都有一个共识——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省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一幕幕文化繁荣的生动图景,全省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

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代表们更加坚定了这样的认识和判断,表示将付诸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我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保护好、弘扬好、传播好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发扬光大。”党的二十大代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

赵声良代表说,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打造多元化的文化弘扬体系,形成“文化+科技”传播业态,运用云展览、云传播等方式实现同频共振,不断扩大敦煌文化的社会影响力;聚焦“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建设,强化文物保护科技支撑,不断完善新时代文化遗产立体保护体系;聚焦文物保护前沿,努力在文物保护重大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上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文化的创新创造,是推动文化与时俱进,增强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途径。

“未来,我们将持续守正创新,以高度的自信推动敦煌文化走出去,不断扩大敦煌文化国际影响力,为文化自信自强作出更大贡献。”赵声良代表说。

“我们要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力支持敦煌研究院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同时,全力把敦煌打造成为文化之城、艺术之城、文创之都、会展之都,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地。”党的二十大代表、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说。

文艺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艺繁荣彰显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并感到责任重大。”翻开报告,康琦代表一次次被字里行间振奋人心的话语所打动。她说,投身于时代大潮,为时代进步放歌,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文艺的初心是为人民,这是一条从延安开始就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

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价值航向,擘画中国文艺发展宏伟蓝图。

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

“我认为,不管文艺创作有多少种方式,但是好的作品一定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的。”康琦代表说。

人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文化是衡量社会精神文明进步和人民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文化繁荣兴盛最终要落脚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上。

“只有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才能不断坚定人们的文化自信。新时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对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渴望更加强烈。”党的二十大代表、甘肃省社科联学术部副部长康忠芳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文化发展应人民而需、为人民而兴的原则,更加精准、更高质量地提高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水平。

带着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带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质,在生机勃勃的实践中,甘肃紧跟时代、推陈出新,艺术创作持续繁荣。

从音乐舞蹈史诗《致敬百年》以科技搭载艺术、以歌舞再现百年,到交响合唱组曲《南梁颂》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开掘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大型原创话剧《八步沙》再现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感人事迹,到电影《八步沙》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优秀文艺作品大量涌现,不断满足着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文化,也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

与此同时,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富民在新时代文化发展中逐步实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听了之后倍感振奋。文化润物无声,能够润泽人心,群众非常需要优秀的文化产品。”党的二十大代表、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兰伊说。

“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我们陆续命名了 82 家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组织出版发行《甘肃特色文化普及丛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康忠芳代表说。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激发出来的精神动力是强大的,是坚不可摧的。就像我们运动员在面临身体极限的时候,凭着那么一股子劲,那么一股子精气神,最后获得胜利的。”党的二十大代表、甘肃省自行车训练管理中心小轮车队主教练、运动员逯艳深有感触地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前进道路上依然布满荆棘。对甘肃而言,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路依旧很长。

代表们纷纷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文化自信所蕴含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充分激发出来,聚合起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书写更加美好的时代篇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德斌 金鑫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