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每日要闻> 正文

牵住治河“牛鼻子” 压实水体“保护链” 红古区落实河长制共护大通河水清岸绿

2022-04-22 08:32:46 智能朗读:


晚饭过后,在红古区的大通路上,来这里锻炼、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近些年明显能感觉到河水越来越清,两岸也越来越绿。经常走在这里,心情非常舒畅,感觉非常好。”红古区窑街街道居民丁晓旭对记者说道。

健康水体的变化,离不开近年来红古区对于大通河的治理。以“河长制”为牵头,红古区通过源头治理、植绿护绿、铁腕治污等举措,不断提高河流治理和保护水平,使辖区内大通河的水环境面貌得到优化改善。

大通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脉。干流全长561 公里,经永登县连城镇、红古区窑街,在海石湾镇与湟水河交汇。红古境内长16.7公里,是当地城区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也是川区5万亩农田灌溉的水源。

张丽霞作为大通河窑街段的总河长,每日定时巡河,每周定点组织清理垃圾,成为了她的规定动作。“我们在巡河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每周五我们都会对所有的河洪道进行垃圾清理。

同时,利用微信公众号、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方式,让广大群众从河长制的受益者转化为河长制的参与者。

与此同时,红古区突出项目抓治理。通过实施窑街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等生态治理工程,严管涉水、涉污企业,用层层压实的“生态责任链”,串起环环相扣的“制度保护链”,切实提升大通河水质。

日前,记者来到了窑街污水处理厂。站在厂房后的排水口,向大通河望去,清澈河水缓缓流向下游,周围的绿植也正萌发。走向厂房区域,已处理过的储水池中,水也是同样清澈。走进宽广的厂区,很少看到来往的工人。厂长李刚告诉记者,现在窑街污水处理厂,已实现大部分自动化。整个厂区只有十几名员工,负责机器操作、维护、监测等,整体运行非常高效。

记者了解到,窑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中间提升泵房、高效沉淀池、转盘滤池及配电间、加药间,改造现有CASS生物池为CASS+MBBR池等。“这个项目的完成,极大地改善水生态环境,提升周边的人居环境质量,也为提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红古区供排水服务中心主任孙建海对记者说道。

如何进一步压实对水体的“保护链”呢?市生态环境局红古分局局长白林胜说道:“我们全面依法加强涉水企业监管,对突出的涉水生态环境问题,坚持零容忍,铁手腕治理。对辖区企业出现的违法违规排放污水的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有力防止了企业违法向水体排放废水。”

红古区水务局副局长董国治告诉记者,经过几年的治理,大通河的水质稳定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二类。红古区的河长制工作,从2017年开始,连续5年在全市的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世才  颜 娜 通讯员 王梓全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