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时政> 正文

“群众跑腿”变“数据跑路”

2022-05-29 08:13:03 智能朗读:

市民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城关区政务服务中心“小兰帮办员”帮助市民在网上登记业务

2018年,656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可在网上办理,网办率达到96.19%,我市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转变为“全程网办”。

2020年,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通办专窗”接到了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杨女士补办教师资格证的电话。30分钟后,补办好的教师资格证通过邮政快递免费寄给了她。这一年,市政务服务正式进入“跨省通办”时代。

2021年,投资54亿元的兰州奥体中心项目审批时间原本需要“跨年”,结果当年便完成审批。这一年,我市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推出“不见面”审批办理。

2022年,我市列出29项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快城市,实现全市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推广“标准地”改革项目“拿地即开工”……

五年来,兰州市新成立政务服务管理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五简五办五集成”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了政务服务从分散办到集中办、网上办的转变,助推政务服务从“一个事项跑一次”到“一件事情跑一次”,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全面优化政务服务质量。

“小兰帮办”:打造政务服务品牌

“您好,我想变更公司的经营范围,可是我人在外地,可以加急代办吗?”杨先生日前致电市政务服务中心。于是一场不见面的“小兰帮办”接力赛正式开启。这场接力赛全程由“小兰帮办员”通过数据接力完成。最终,48小时后杨先生收到了“小兰帮办员”寄来的新营业执照。“办事找小兰!”咨询、导引、抽号、政务服务网账号密码修改、投资类项目帮办代办、各类证照的发放……只要您有需求,都可找“小兰帮办”代办。五年来,我市打造“小兰之家”政务服务品牌,在各级政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代办专区,对全市各类政务服务实行全区域、全事项、全系统、全流程帮代办。2021年“小兰帮办”荣获“甘肃好品牌——最具影响力服务品牌”。

我市在打造“小兰之家”政务服务品牌的同时,同步推动了“小兰帮办”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建设,将“小兰帮办”建设成数字赋能“智治”平台、便企利民“移动”平台、疫情防控“健康”平台、帮办代办“综合”平台。通过构建高标准体系、设计全场景板块、组装集成化要件,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和基层治理系统,“小兰帮办”基层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已形成“123”总体业务架构(1个基层治理专题数据库、2个基层治理服务端、3个基层治理支撑平台),“小兰帮办”平台设有区县特色、小兰帮您、社工委、兰州学习等四大板块310余项功能点,并集成基层党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人民调解、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15分钟生活圈等服务;突出便民服务,拓展应用场景,推动“小兰帮办”平台与市政府网站群、12345热线、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以及各类便民服务平台对接,构建“数智政府”移动办事体系,向居民提供覆盖民政、教育、就业、社保、户籍、交管、健康和养老等方面的高频便民服务168项,已累计提供便民服务应用22.90万人次;集成整合“场所码”功能,实行“一人一码、扫码登记”,推动“小兰帮办”扫码接口与小区物业门禁系统对接,实现全市人员网格化管理和通行动态管控。截至目前,平台注册人数375.66万人,累计生成各类场所码21.54万个,累计扫码次数1.39亿次,登记来兰返兰信息75.28万条。此外,还推进“小兰帮办”平台与各级政务大厅线上线下融合,通过构建联动体系、规范服务场所、开通绿色通道、设置专职窗口、配备专职队伍,实施错时延时帮办代办服务机制,健全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小兰帮办”人员无缝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服务,特别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提供“保姆式”帮办代办和全流程、全要素衔接跟进,全力打造专业匠心、服务贴心、环境舒心、办事省心、群众暖心的“五心级”政务服务。

“五简五办五集成” 提升办事满意度

“今天来之前,我是懵的,不知道该去哪个部门、哪个窗口办理业务。可是来了之后,在一个窗口办完了所有事项。”5月25日,在市政务服务中心通办窗口,刚刚领到护士从业资格证的张苗说。一个窗口接待,后台分类办理,全程帮办代办。如今,我市“跨省通办”“全省通办”175项高频事项,都可以在16个“通办专窗”进行业务办理。

2018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始试运行“综合受理、一窗通办”服务,设立14个综合受理窗口,覆盖了全部服务事项;2019年,我市总审批时限从10870个工作日压减到4792个工作日,压减率55.92%;2020年,我市市县两级已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减64829个工作日,压减率65.65%,平均时限5.93个工作日;2021年,我市市级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115.86万件,全市政务服务事项法定办理总时限78.8万个工作日,累计压减58.3万个工作日,压减率73.99%,办理时限不断压减,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市从推行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即收即办、当日办结、限时办结、代办服务)管理制度,到探索实践“五简五办五集成”(简渠道、简要件、简环节、简程序、简时间,一网通办、套餐联办、基层可办、帮代好办、应需能办,数据集成、事项集成、资源集成、流程集成、服务集成)新模式,不断推进数据集成,精简办事渠道,以兰州政务服务网为统一办事入口,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0%以上,实现了全系统“一网办”;290个市、区(县)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入驻“金城办”App,实现了4.5万余个事项“掌上办”“指尖办”; 提升即办件、全程网办、“零跑动”事项占比,统筹市级“最多跑一次”事项945项,实行了办事事项全周期“一次办”;建成覆盖全市的111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中心,108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点,实行了全区域“基层办”;成立20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对重点投资项目、招商引资项目,以及为老年人、孕妇、残疾人等提供全事项全流程帮代办。

优化营商环境: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快城市”

2021年,市自然资源局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夏胜参加了兰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召开的兰州奥体中心联合验收前期辅导会。面对工程方提出的“工程时间紧,验收工作如何开展?”“工程量大,怎么验收能最快、最节省时间?”等一系列问题时,夏胜和各审批部门工作人员为工程方做了详细解答。通过这样的辅导会,为项目推进赢得了宝贵时间,原本需要“跨年”的审批,被控制在49天内,当年完成。项目从前期启动到开工用时10个月,这样的审批速度也被称为“兰州奥体速度”。

我市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以来,对工程建设审批流程先后进行了数次优化,将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最长154个工作日压缩到7至43个工作日。今年以来,我市把打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最快城市”作为践行省委、省政府“强省会”行动战略的重大举措,项目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其中,将15类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30个工作日内,完成了工程审批系统的新流程固化,打牢“最快”基础;创新“减放并转重构审批时限,设计方案同步联审,工程现场联合勘验,一枚印章管验收,项目生成合规化,专项评估区域化,备件申报标准化,市政公用集成化,实行一次性精准告知,推行亲清型服务”10条举措,优化“最快”环境;我市还同省住建厅共同起草了《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合作框架协议》,届时将形成“最快”合力,持续高效优化营商环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昕 实习生 李彦德 蒋彤 文/图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