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为“强省会”行动战略实施提供法治保障

春潮涌动处,神州大地草木蔓发,万象更新。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日前在北京圆满闭幕。大会为地方人大发展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也更加坚定了地方人大以实际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这一年,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认真履行法定职权,全面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攻坚推进“强省会”行动战略、系统推进兰州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这一年,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将制定修订《兰州市城市安全发展条例》等7部地方性法规,对《兰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6个立法项目进行调研……始终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不断提高立法的精细化、精准度和针对性;做好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实现以良法促善治,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坚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把牢新时代人大工作正确方向
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一年来,常委会工作最大的启示,就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领导国家政权机关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作为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确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党中央指明的方向发展,确保人大工作沿着党中央确定的道路前进。
遵循这一重要启示,今年,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将牢牢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定不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及时按规定向市委请示报告。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担负起实现党对人大工作全面领导的重大政治责任。
此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强大动力。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地方人大工作机制焕发生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为地方人大常委会所作出的良好示范。
今年,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探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健全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建立列席常委会会议代表座谈机制,广泛听取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
同时,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到全市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聚焦“强省会”行动、重振兰州辉煌,围绕重振兰州制造、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公共卫生、防范风险等重点领域,依法开展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将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原则和要求贯彻到立法的全流程、全链条、全方位,实行开门立法,完善立法论证、听证、座谈、评估、公开征求意见、意见采纳反馈等机制,拓宽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和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注重发挥立法研究咨询基地、立法顾问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让地方立法更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推进科学民主依法立法
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增强立法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对立法工作的要求也为兰州市人大常委会新的一年立法工作释放了重要信号。
据悉,今年,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将严把立法选题、评估、论证、立项、协调、起草、征求意见、审议等各个环节,更好实现立法的政治效果、法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健全各专委会、常委会工作机构牵头起草重要法规草案机制,更好发挥立法机关在有效表达、平衡、调整社会利益方面的作用。注重“小切口”“小快灵”“精细化”立法,出台《兰州市城市安全发展条例》,对《兰州市文明城市建设促进条例(草案)》《兰州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进行一审;对《兰州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草案)》《兰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进行二审,对《兰州市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草案)》进行三审,对《兰州市供水条例(草案)》进行二审和三审。
同时,对《兰州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兰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办法》《兰州市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条例》《兰州市公共卫生防疫条例》《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6个立法项目进行调研,提高立法的精准性、有效性。探索立法专班起草法律法规草案机制,实行“专班负责、专人跟进”立法模式。开展现行宪法颁布实施40周年纪念活动和“国家宪法日”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八五”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持续推动民法典学习宣传。加强和改进备案审查工作,切实维护国家法治统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