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时政> 正文

两会聚焦 多措并举 力促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 持续发力 破解民生难题改治要并行

2021-12-22 08:55:52 智能朗读: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资料图片

房老、院旧、设施破、生活环境差曾经是许多城镇老旧小区居民普遍面对的头疼事,也是影响城市形象提升的老话题。2021年,兰州市将“开工改造300个老旧小区,老旧小区加装300部电梯”列入十大“为民兴办实事”之一。眼下已到了年末,很多老旧小区的改造都取得丰硕成果,项目建设的成就体现了政府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举措,也实现了市民获得感、幸福指数的提升。

居民感言:老旧小区改造创造宜居环境

眼下虽然已是寒冬,但是漫步在甘南路一带,目光依然会被临街一幢幢崭新的多层居民楼所吸引:赭石色和浅灰色的搭配让人感觉到既简洁又舒适,新换的楼道玻璃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但是很多人殊不知,这些楼房都是20世纪90年代乃至更久远的老旧小区。

老旧小区外观旧颜换新,是很多居民看到老旧小区改造中最直观的感受,而这样的感受也让大家连连称赞。“我们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外立面的变化,院里的人都说,现在住的就是新楼啊!每天在楼前几趟走下来,感觉心情都舒畅了。”住在陈家湾子10—36号省公路局家属院的居民姜守良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这个小区已建成将近30多年了,许多老楼墙体外立面早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脱落现象,这不但影响了小区环境面貌,而且给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日,记者走进省公路局家属院看到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干净整洁,新外立面简单大方。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副主任张欢欢向记者介绍,不仅仅“外观”发生了改变,小区整体还做了外墙保温等项目,不仅能实现室内的冬暖夏凉,还能节约暖气能源、保护美化墙体、延长楼体寿命。

而和这个小区相隔不远的田园花园内,住在这里多年的70多岁的陈叔叔拉着刚买的米面油小车车走进了电梯,没多久就到了6楼的家里。“家在6楼,以前没什么事我根本不敢下楼,因为上下楼太费事,但是现在可好。老旧楼院改造我们装上了电梯,我再也不愁上下楼的问题了。”记者了解到,在城关区各个街道,今年像这样的老楼院装上电梯的不在少数,这也让老楼院的居民生活便捷了许多。

酒泉路街道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只是我市近年来深入推进“精致兰州”建设、打造城市靓丽名片的缩影。“五年来,我市扎实推进78个‘十五分钟精致生活圈’建设,改造老旧小区842个,加装电梯1109部,建成智慧安防小区312个,新建改造供热、供气、供水管线873公里……”12月21日,在兰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张伟文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市人民展示了这一相关成果。

以民为本:既要顾面子 更要改里子

改造,不仅要改造外露的面子,更要改造好惠民的里子,让居民切实感受到来自各种细节完善后的幸福感。位于陈家湾子77-81号的水烟厂供销社家属院与辖区“和美小院”曾是一墙之隔。在老旧小区改造中,两个小区中间的围墙拆除后融为了一体。“砸掉一堵墙,不但让整个公共空间扩大了,停车位、居民活动空间也增加了,我们从这一头往那一头走的时候也不用绕路了,这个改造真不错。”在两个院子砸掉的围墙旁边,居民王显超对记者说。

冬日的暖阳照在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四冶三公司家属院里,分外温馨。蓝天下,一栋栋红黄相间的家属楼矗立着,道路边支架起新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很是显眼。“从今年6月进场到现在,小区改造已全部完工。主要拆除炭房子,铺设外墙保温材料,涂刷屋面防水,新增停车位,新增绿化带,安装太阳能路灯,配备智能安防小区系统等。”红古区住建局供热中心项目办主任刘生才告诉记者。

细致的改造也让居民的生活有了直接的变化。“小区以前真的是脏乱差,还有多年遗留的炭房子,占地方不说也影响美观。现在整个都拆掉规划成了停车位,小区看上去整洁又美观,还有新装的路灯也把院子照得亮亮堂堂,我们摸着黑出门或者回家的时候也都不怕摔倒了,安全感、幸福感增加了。”说起整个院子的变化,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居民吴巍告诉记者,改变的不仅仅是外在的环境,而且管道改造后上下水更通畅了,水质变好了,暖气也特别热,自己和院子里的居民都是由衷地高兴。

而关于城市细节的完善和更多老旧小区的改造,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上在2022年的工作安排上已经有所部署——“实施老旧空间治理项目。改造老旧小区300个、加装电梯445部,建设智慧安防小区300个。”这既是2022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兴办实事的具体内容,也是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委员建言:改好之后更要管好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改完之后如何维持好的状态?谁来对此负责?在此次的两会上,很多政协委员也把关注的目光放到了这一问题上。政协委员朱君、马慧慧、胡强联名提案中提到这样的建议,在改造“三不管”或者老旧楼院时,也要注重落实小区主体责任,清理“三不管”楼院中无资质物业管理人员,同时建议发动小区力量参与老旧小区治理,增加小区业主维权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激发内生活力。

记者了解到,其实在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我市多个街道都对“一院一策”的改造方案进行了完善,在具体楼院的改造完成后还将进一步考察,努力推进具备条件的相邻老旧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实现片区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共建共享。同时探索利用老旧小区公共设施,改造利用小区内闲置空间,增设绿化、健身、家政等服务设施。各个相关街道负责部门也将积极对接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接管。努力实现改造后常态化、长效化、优质化的自治治理与管理。“我们要让辖区内的老旧小区改造既有速度,更有温度。”城关区团结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常沁萍说。

政协委员王新冰认为,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特别是在民生生活的改善中要进一步打造“十五分钟生活服务圈”。对此,他也提出了不同层面的多个建议:首先科学规划生活圈。按照城市新、老区域差异,分类进行规划导引,将居住人口较多,社区相对集中的城市区域纳入到重点打造的范围,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合理规划确定“十五分钟生活圈”的建设项目及完成时间;其次准确定位服务功能,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居民,第三,建议构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尽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地形地物新建改建设施,构建一级社区商业中心综合市场,二级社区便利店、生鲜超市等;另外还可以建设社区电商平台,完善管理机制。真正从多个方面努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