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时政 正文

建议采取多项举措应对种粮农民“高龄化”等问题

2020-01-17 00:00:00 智能朗读:

    【本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忠德)记者1月15日从政协兰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获悉,来自市农工党的市政协委员们向大会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言具体举措应对我市种粮农民呈“高龄化”趋势等问题。

    近年来,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下,我市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尤其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在推动经济增长发展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给农业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经过履职调研,该提案提出主要表现在:种粮农民呈“高龄化”趋势;土地撂荒面积有增无减;农村儿童越来越少,义务教育形势严峻;部分片与农村面临“空巢”境地。

    为妥善应对和解决上述问题,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来自市农工党的政协委员们联名建议多项具体举措: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制度。农村撂荒土地流转的方式有转包、转租、互换、入股等多种。建议推广一些地方建立的土地入股、“反租倒包”等土地流转做法,发挥市场配置土地的作用,使土地合理流转、规模经营。如成立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等中介组织,或由村委会收集农民土地流转意向信息,将规划范围内的农民承包地“反租”过来,平整后将连片土地公开招租给经营户或社会企业从事集约化经营。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又可以外出务工或者就地务工。

    进一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土地市场。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对于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撂荒土地的区域,建议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产业资本、农业龙头企业或种粮大户组织等主体的资金投入到农村土地市场、进入农业生产领域,确保农户在“有地可种”前提下,着力加大“有地必种”。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对农村校舍建设应具有前瞻性。由于农村适龄儿童大幅减少,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需要随着“服务对象”的转移而转移,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扩大县城、大中城市的基础教育学校规模。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和校舍建设的前瞻性,摸清情况,提早应对,集中力量办好县乡中心校,同时,应加大中小学生的住宿补贴政策力度。

    借鉴“大学生村官”经验,加强乡村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对于条件艰苦地区的乡村组织要加大补贴,以吸引优先人才从事乡村干部工作。集中开展“农村好青年”等评比活动,按照评比、选拔、培训、教育、使用、给待遇的体系,以本县的返乡大中专毕业生、在乡务农人员、致富能人、外出务工经商者、复退军人等作为选拔重点,作为农村“两委”重要后备力量。

    推广“适当集中”的做法,拯救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在外出务工人员比例大、农村凋敝的部分乡镇,土地集中、人口集聚、资源集约是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方向。针对不断分散的自然村落,对村庄进行整合工作,通过合并邻近分散的自然村,建立一个规划科学的中心村,实现资源的重新组合和效益提升。与此同时,要保留和恢复农村传统文化和生活形态,避免单纯以城镇替代农村、以单元楼替代村庄的现象发生。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