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红动陇原100年> 正文

大凤川里的大生产运动

2021-09-15 08:42:44 智能朗读: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内部分展板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内展出的劳动英雄模范碑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内景
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内展示的生产工具

炎炎夏日,记者来到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的大凤川,这里绿树成荫,风光旖旎。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在绿树青山的掩映下,静谧而美好。

上世纪40年代,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O团进驻大凤川,开荒、插秧、纺线、碾磨……开展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开创了陇东的“南泥湾”。如今,那热火朝天的大生产景象已看不到了,但随着南梁干部学院的设立,全国各地一批批党员干部在此接受精神洗礼,军民大生产的赞歌经久不息。

三八五旅进驻庆阳,响应号召开展生产自救

1937年,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路红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战前线。

1937年9月中旬,三八五旅完成改编后分两部分行动,划归留守处的旅部和七七〇团从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出发,向陇东开进,当年10月下旬,在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的率领下,进驻庆阳。

“当时,陇东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八五旅进驻庆阳后,国民党顽固派并未放弃反人民的立场,对边区始终执行‘防共、溶共、限共’的政策,在军事上包围,政治上打压,经济上封锁,蓄意挑起摩擦事件,攻占八路军防区,企图挤走八路军,削弱边区、消灭共产党。”华池县南梁红色大景区管理委员会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常斌强说,当时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着外援断绝、灾荒严重、脱产人员增加、财政支出急剧增大的严峻考验。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开始改变策略,对国民党诱降,把作战的重点转向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和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也暗中与日寇相配合,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剿共的政策。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不仅停发一切军饷和经费,还调集大批军队对陕甘宁边区实施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妄想困死共产党和八路军指战员。

当时陕甘宁边区进入最困难时期,在这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的号召。

三八五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提出“一把镢头一杆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口号,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仅解决了三八五旅自己的供给问题,还把生产的粮食、布匹、军鞋等军需物资送往延安,帮助党中央克服困难。

如今,在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内,有一件镇馆之宝——劳动英雄模范碑,它是1944年11月,七七〇团离开大、小凤川时,为了纪念大生产的丰硕成果和英雄模范事迹而建立起来的。劳动英雄模范碑碑身长140厘米,高64厘米,厚12厘米,材质为石质,属于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七七O团开进大小凤川,掀起大生产运动

1940年冬,留驻陇东的三八五旅执行朱德总司令“屯田”政策,旅长王维舟和副旅长兼参谋长耿飚从驻地来到华池勘察地形,在大凤川设立拓荒生产处,誓把野山僻壤、野兽遍行的大凤川建成粮食满仓、牛羊满圈的“万宝川”。

“当时担任开荒、生产任务的是三八五旅七七〇团。”华池县军民大生产纪念馆管理员王有功介绍,1943年春,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七〇团1000多人在团长张才千、政委宋景华的带领下进驻大、小凤川开展生产运动。

七七〇团的战士们在极度缺乏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源的情况下,挖野菜打野猪以度粮荒,搭茅棚挖窑洞以建营房,利用废弃的金属制作生产工具,克服一切困难,在这里开展劳动竞赛,个个争当劳动能手。

据1943年《解放日报》记载,大凤川驻军展开挖地竞赛,最高纪录是每人每天两亩三分地。他们艰苦奋战两年,全团开荒地34000亩,生产粮食数千石,修建营房400多间,修筑道路50多里。

由于当时的大凤川交通不便,一切物资全靠肩挑手提,为方便运输,七七〇团将士们在大凤川内修筑行车大道和一座木桥,当地群众将这座桥亲切地称为“七七桥”。将士们还办起了山货加工作坊12个,有编织、采蜜、割漆、打猎等副业生产数十种,仅蜂蜜一项收入万余元,还养了牛、羊、猪、鸡、兔、狗等。官兵的生活大为改善,顿顿有炒菜,节日有会餐,夏有单、冬有棉,人人都换上了新被褥。

“战士们吃着自己亲手生产的粮食,穿着自己亲手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住在自己挖的窑洞里,分外高兴地说:‘封锁吧,再割锁三五年,我们就什么都有了。’”王有功说。

在部队开展生产运动的同时,抗大七分校的学员也积极参与。全体师生在校长彭绍辉和副校长喻楚杰的带领下,携带着党中央发给他们的“笔杆、枪杆、镢头”三件宝,一边屯垦,一边学习,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劳动,共挖窑洞850多孔,盖起了一座可容纳3000多人的大礼堂。1944年抗大七分校全年开荒近60000亩,生产细粮8600多石,足够自食半年,蔬菜全部自给,养猪、羊、牛2600多头。女学员纺线553斤,全体学员每人1件毛衣,2双毛袜,1双手套,可谓“丰衣足食”了。

“在全体军民、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昔日的大凤川变成了陇东的‘南泥湾’,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王有功说,在边区政府的号召和部队的带动下,农村群众的生产劳动热情空前高涨。

大生产时期,大凤川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小孩,人人都会纺线,并且个个都是能手。农村兴办起了合作社以及各类手工业作坊。到1945年,陇东分区的手工作坊发展到320家,从业人员517人。边区粮食连年增产,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军民结下深厚情谊,同心唱响“大生产”

“解放区呀么嗬嗨,大生产呀么嗬嗨,军队和人民悉哩哩嚓啦啦啦嗦罗罗太,齐动员呀么嗬嗨……”在火热的大生产运动中,边区军民齐心协力,不仅解决了吃饭、穿衣问题,达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目的,从而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还让这首《军民大生产》唱响全国。

大生产运动中,华池军民不仅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更涌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1943年,《解放日报》刊登中共中央西北局奖励22位生产英雄的报道。

在军民大生产纪念馆内,有一幅“面向群众”的题词,是毛泽东主席亲笔为时任华池县长的李培福题写的。从1938年到1941年,李培福带领全县人民开荒140万亩,1942年,他仅用7天的时间完成了征粮1000石,征兵300名的任务,华池被评为“征粮乙等模范县”。

华池城壕的张振财,曾经用10天的时间开荒25亩,被群众赞称“气死牛”,是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模范,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为他亲笔题写奖状。

高隆清是华池李良子人,曾受到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新中国成立后,他绿化了11条大沟、12道山梁,为华池的植树造林事业作出了贡献。

在两年的大生产生活中,三八五旅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王维舟善于治军,更乐于爱民,时常把流落街头的难民带回家里,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服穿,帮助他们治病。军民大生产运动的时候,他和战士们一起劳动,丝毫没有长官的架子,老百姓亲切地称颂他为“王善人”。耿飚是从严治军的典范,由于军纪严明,亲民和善,三八五旅深受群众爱戴。1945年七七〇团的全体官兵奔赴战场,在临行之前他们立下石碑,记述了两年来他们在大、小凤川生活战斗的经历。

1943年,著名音乐家张寒晖从延安来到华池采风,华池军民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有一天,他在创作中偶然听见一位妇女哼唱着华池民歌《推炒面》,他深受感染,据此改编成了《边区十唱》。1962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将这首歌曲首次搬上了舞台,并更名为《军民大生产》。

从此,这首源于华池的民歌,带着大生产运动的澎湃热情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唱响了全中国。

□据《陇东报》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