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综合报道 正文

走进牛站村 释放乡土活力 “擦”亮乡村美丽底色

2020-10-12 00:00:00 智能朗读:

·进村入户看变化

·进村入户看变化

牛站村环境新格局

牛站村环境新格局

乡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乡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永登县连城镇牛站村,古名“丰乐堡”,是古“八堡川”八堡之一。这里地处大通河腹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金秋时节,记者走进牛站村,错落有致的村庄,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勤劳朴素的牛站人……所到之处,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村人居环境新格局渐次展开,处处彰显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杂草丛生荒地变身村民娱乐广场

    牛站村有一处热闹的休闲娱乐之地,是一处占地4000平米的文化广场。在村民的记忆中,那儿过去曾是一片杂草丛生,随意堆放生活垃圾的荒废空地。如今,通过省级美丽乡村工程,已华变成村里的一大景致。走在青灰色地砖铺成的路面上,穿过雅致的凉亭,记者看到花园里绽放的花儿为广场增色不少。村书记冯富昌告诉记者,2018年10月,村里利用政府下拨的资金建成了这个综合休闲娱乐广场,村民的文化生活由此丰富起来了,村里的颜值也随之提升了不少。

    “以前大家晚饭后的活动场地很小,文化广场没有建成之前,最多容纳十几、二十个人跳跳广场舞。现在的广场才是一处真正意义上属于大家的活动广场。每天晚上九点多,这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村里一些时髦的年轻人还用微信和抖音发布广场舞的视频,人气旺着呢!”村民王彩玲愉快地告诉记者。在广场的东南角,记者还注意到,广场配有一座水冲式公厕,为前来休闲娱乐的村民就近文明入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冯书记告诉记者,这几年来,村里通过“小康村”、“一事一议”、“高标准农田”、“省级美丽乡村”等各类项目,使得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以前,村民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时常有柴草垛乱堆,污水乱倒,垃圾乱扔等不文明现象。经过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而今的村容村貌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历经新冠肺炎抗疫工作后,村民卫生意识自觉性更高了,牛站村的乡村魅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村民主动融入乡村发展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牛站村地处大通河腹地,河边有一处公益林,常年覆盖着4万多棵树木,是村民烧烤、郊游的绝佳之地。这里,有着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传统,每逢春秋两季,村民都会自发进行两次义务植树活动。

    提起这片公益林,村里德高望重的八旬老人杨德明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村民每年都会雷打不动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只要广播室一通知,每家每户都会愉快地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因为在大家心里,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植树活动,而是在为振兴和美乡村出自己的一分力。”老人现在还清晰的记着,最近一次植树活动是去年10月底,他和老伴儿合种了57棵树。就在前两天,老俩口还一同去树林转了一圈,想看看亲手种的树长得怎样。

    采访中,冯书记指着公益林告诉记者,全村人参与植树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就拿去年的活动来说,99%的家庭都积极参与,即便有1%的人没有参加,也是因为长期在外务工实在来不了。

    公益林旁,有一条新近打通的6公里道路,村民们称它为“滨河路”。为了修这条路,全村400多户人主动让出110多亩自留地。在大家眼里,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如果路修通了,就能连接牛站到电厂和明家庄。这样一来,进村的车不用再在村庄里绕行,不但安全而且便捷。”冯书记告诉记者,目前村里正在争取资金做道路硬化工作。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主动让出自留地,村民配合得好吗?记者向冯书记提出了这个问题。“要想富,先修路,村里人人都深切的懂得这个道理。如果这条路修通了,就能和牛站地标性建筑的仿古一条街形成支撑,道路硬化工作要是顺利完成了,牛站村就可以依托周边吐鲁沟、鲁土司衙门等旅游资源做大乡村旅游,到时候牛站人的致富梦就越来越近了。”冯书记说道。

    民生工程相继推开乡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项重要内容,“厕所革命”对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的牛站村,以往农村院落的旱厕大多已被设置在院子里的卫生水冲式厕所取而代之。

    自2019年开始,牛站村相继对730户村民的土厕所进行了改造,村里的人居环境由此得到了极大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以前的土厕所夏天味道难闻,既要垫土又要淘粪,特别费事。去年我家进行了厕改,现在水一冲就干净了,不仅气味小,苍蝇蚊子也少。“厕所革命”让我们农村人也享受到了城里人一样的入厕环境。”村民王国元的爱人告诉记者。记者在她家看到,新改造的农家厕所,瓷砖墙壁整洁明亮、坐便器、供排水设施一应俱全,卫生间里干干净净,没有异味。

    除了“厕所革命”,“农村土炕”清洁能源改造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又是一项环保工程。杨德明老人告诉记者:“以前孙子来家里都待不住,因为不习惯炕土味儿。自装上电暖炕后,真是方便又省事,以前添煤掏灰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果炕的温度高了,就把它调低一些,冷了再把它调热一些,不像土炕那么难对付。真是谢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老人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电暖炕一晚上才一度电,也就是五毛钱,既干净又省心。村里以前家家户户烧炕取暖,房前屋后都堆放着麦秆柴草,影响村容村貌。现在不烧炕了,屋子干净亮堂,外面的空气也清新舒心了。

    小社火里藏着大产业村集体创收反哺公益事业

    这几年,牛站村的主干道两旁装了80多盏路灯,有了路灯,村民的心里暖暖的。为什么要提到这小小的路灯呢?因为装路灯的费用,是村里成立的德耀文化公司通过社火表演赚的。

    78岁的蒋玉相老人是建行退休的老职工,现在是文化公司的顾问。在村民眼中,是牛站社火队里的“活宝”。在秧歌队里,蒋老不但秧歌扭得好,而且风趣幽默,教大家扭秧歌非常有耐心。

    牛站的社火时间一般在正月初六开始到十六结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基本上继承传统文化,坚持每年出演社火其风度和内容依然如昔。“我们牛站的社火最早源于何时虽无资料可查,但从有关史料证实,清代就有。从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表明,每年出演社火从始至终,由内容到程序,都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程。历史上的牛站社火有个好的风气,就是在耍社火的十几天时间里谁也没得过一文报酬,但人们兴高采烈地参与,有的人为了图吉利还在争着表演。”说到社火表演,蒋老的眼里闪着光。

    记者了解到,如今牛站的社火从规模、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社火的规模比昔日大了,出演者从旗帜、锣鼓、音乐至少参演者达到两百人以上;内容比以前丰富了,除高跷、旱船、狮子仍保持着传统外,昔日的毛客姑娘已改进为秧歌、腰鼓手,近年来又新添了数十人的太平鼓队,由于以往表演折子戏的习俗被革新,取而代之的是唱流行歌、跳现代舞;服装比昔日新潮了,演出的范围比昔日扩大了,不但在本村、邻村演出,还乘车到连城铝厂、电厂、窑街、海石湾甚至通远、永登出演。

    “从我们成立德耀文化演出公司到现在已有五年光景了,每年耍社火所得的集体收入能达到38万元左右。最近几年,每逢农历三月初二,我们牛站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文化艺术节,期间吸引天祝、民和、乐都、红古等地近十万余人观看,表演队最多有五十多个,参演者超过五百多人,非常热闹。”冯书记开心地告诉记者。

    牛站村只是我市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而华丽转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登县坚持将生态宜居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以美丽家园建设为主线,以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为抓手,以垃圾、厕所、村貌“三大革命”为切入点,牛站村顺势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的“三大保卫战”。相信在牛站人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大伙儿的日子会越过越有滋味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文/图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