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脱贫攻坚 正文

榆中县贡马井村:优质马铃薯成了致富“金钥匙”

2020-06-12 00:00:00 智能朗读:

    “我们原来一亩地的洋芋产量为1000斤左右,现在种植新品种后,亩产达4000多斤,收入有了明显增加,这对咱们老百姓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我以前种2亩洋芋,现在种成了5亩多。”6月8日,榆中县贡井镇贡马井村下街社40号的金俊仓如是说。

    109户脱贫户已脱贫

    曾几何时,贡马井村是榆中北山有名的贫困村。然而,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贡马井村这个久负盛名的贫困村已然走上了靠种植优质马铃薯稳定致富的新路子。

    当日,记者在贡马井村看到,标准化村卫生所、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这里的农户尽管分散居住,但却掩饰不住不时飘香的炊烟味。安装太阳能路灯列队成排,硬化的村社道路依山环绕。山峦间土地依山环绕,连着天际,彰显出了庄户人家赖以生存的乡土气息。

    贡马井村全村耕地面积12999.01亩,人均占有耕地9.49亩。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394户1369人,劳力773人。村党支部书记高国怀介绍说,目前贡马井村的收入主要依托种植养殖业和外出打工,种植业以马铃薯、玉米、饲草等为主,2020年种植马铃薯1450亩、玉米280余亩、百合70余亩。同时以“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饲草4000余亩。养殖业以养殖羊、牛、猪、鸡为主,目前全村养羊约500余只、养猪1500余头、散养鸡约5000余只,养牛170余头。

    全村建档立卡户114户432人。其中,近年已累计脱贫户109户415人,2020年未脱贫5户1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全村低保户17户57人,其中一类低保3户11人,二类低保4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其中集中供养3户3人,分散供养4户4人;全村有残疾人59人。

    洋芋盛开“幸福花”

    其实,对于贡马井村来说,是久负盛名的贫困村,这里十年九旱,种植洋芋历史悠久。由于受洋芋品种单一,易腐烂、变质等方面的影响,贡马井村的洋芋品质有所退化,产量也不及当年。

    科技就是生产力。自从驻村工作队进驻贡马井村后,贡马井村的农民开始从优质马铃薯种植项目中受益,洋芋新品种、新技术正在让这片古老的沃土焕发出新的生机,这里正在盛开“幸福花”。

    徐学军是兰州市农研中心蔬菜站副站长、研究员,也是榆中县贡井镇贡马井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已3年多。当日,记者在贡马井村村委会见到他时,黝黑的面颊,略显凌乱的头发,一身朴素的穿着,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丝毫看不出“科班”身份的痕迹。

    对于驻村工作情况,徐学军说,我刚到贡马井村时,这里没有一个明显的主导产业,经过调查发现,这里很适合种植马铃薯。为此,我们将其作为这里的富民产业来打造,当地的一些马铃薯都是些抗病性差、产量低的老品种,我们经过筛选引进了口感好、抗旱、商品性好的陇薯10号,并结合新品种的推广同步跟进了拌种、覆盖黑膜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膜下滴灌等技术指导。说实话,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但通过马铃薯种植大户“良种+良法”先进种植技术的推广,以及籽种、地膜等物质帮扶,当地农民欣然接受了马铃薯种植新品种和新技术,真切感受到了新品种和新技术对当地马铃薯产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于是,当地农民开始逐年替换老品种,逐步走上了靠种植马铃薯致富的新路子。

    贡马井村党支部书记高国怀说,徐学军自驻村以来,尽职尽责,也很热情,对于农民的事也很操心。帮扶工作力度也大,他一边推广洋芋种植新品种,一边向农民传授种植新技术,村民们都很满意。

    新品种就是致富“金钥匙”

    无独有偶,今年48岁的村民范连海坦言:“2017年,徐书记来到我家后,就进村入户了解我们种植洋芋的情况,当了解到我们生产的洋芋易腐烂、产量低的情况后,就说服我试种新品种,还给我提供了籽种、地膜等生产资料。在对于试种过程中,手把手教我们新技术,加上当年雨水多洋芋的产量明显提高,亩产达4、5千斤,我现在每年种20亩洋芋,年收入达3、4万元,我打心里感谢徐书记的帮扶。”

    榆中县新奥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庄彦杰是贡马井村的洋芋种植大户。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已形成了2000亩的种植规模,在当地颇具影响。当日上午,庄彦杰正在和合作社的技术人员用大型拖拉机平整土地。谈及驻村工作队的情况时,他说:“我从2017年开始种植马铃薯,当年8月,徐书记开始进驻帮扶我们村,为我们引进了陇薯7号、陇薯10号等新品种,还在田间地头进行种植技术方面的培训指导,使我们的洋芋产量连年提高。2018年,我个人流转600亩土地,同时还为老百姓发放洋芋籽种,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和病虫害防控等的种植面积达2000亩,应当说,驻村工作队为我们村民的脱贫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我们找到了发家致富的‘金钥匙’。”

    对此,徐学军坦言:“从目前情况来看,当地农民靠种植马铃薯明显提高了生产能力和收入水平。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由当初的500多亩,增加到了现在的1500多亩,其中新品种占90%以上。产量由当初的1000多斤增加到3500斤以上,最高的亩产达6000斤。也就是说,马铃薯已经成了当地的富民产业,普通群众30%的收入来源于种植马铃薯,专业合作社占到了80%。”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