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 正文

秦岭,睁开了“眼”!

2020-08-17 14:18:25 智能朗读:

  指挥站内,工作人员正在讲解保护站的情况。

  “在河道里的那位先生,请您马上离开!”

  指挥站内,正在讲解保护站情况的工作人员,发现成像大屏幕上,一位下河游玩的男士,立即对着手边的麦克风发出语音提示。该男子十分好奇地环视四周,想知道是谁在对自己说话。工作人员再次发出语音提醒,男子终于反应过来,河道高处安装着一双带电的“眼睛”,他的一举一动已经被指挥站的工作人员看得清清楚楚。随即,他立马上岸,脸上歉意的微表情,都被这双“眼睛”抓拍的一清二楚。

  而在大屏幕的另一边,智能之眼已经识别到男子的人脸,迅速弹出了游客的身份信息。

  子午峪保护站16个点位,34个摄像头,无时不刻地密切关注着秦岭,筛查着每一个可能的危害。

  秦岭,睁开了自己的“眼睛”。

  用科技之眼 堵上制度之洞

  峻岭登临最上层,飞埃漠漠草稜稜。对于秦岭的保护,早已不单单是一部生态史,也是一部考验地方治理能力、兼济朴素政治情怀的文明史,更是探索、构建、实践现代化治理体系的必修课。

  保护秦岭,最重要的就是管住“人”。为了保护秦岭,陕西省市区县,立过不少规章制度,公安机关也下过不少功夫。但制度之盾,法治之矛,虽然日益精密,却也难掩百密一疏的偶发情况。

  2019年初冬,新修订的秦岭保护条例启动之前,陕西建立了全身镶满了硬科技的秦岭保护站,刷脸进山、实时监控、远程处理……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连接起来公法检、行政等多部门的协同作战。

  对于秦岭的保护,似乎从这一刻开始,用科技之眼,逐渐堵上了制度之洞。近日,记者一行再次走入秦岭子午峪保护站,探访着这些神奇的“眼睛”。

  在进山的峪口,设置了一道闸门。当天,星星点点的夏雨,让秦岭山气俱佳,尽管是周内,游客依旧络绎不绝。他们排着队,带着对美景的期待入山。有的拿出了身份证,在电子感应器上刷一下,智能系统录入数据后,被准入才可以进山;有的,只需要站在闸门的摄像头前刷一下脸,即可识别信息——“这是以前有进来过的,系统里有信息了,可以直接刷脸。如果他曾经因为有破坏秦岭草木的情况被拉入黑名单,系统会提示,不让他进去的。”工作人员介绍。

  进山的入口安装了摄像头的闸门。

  “控人”,是秦岭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而这些乌溜溜直转的科技“眼睛”,精准地识别着它的朋友和“恶人”,机灵鬼儿一样,筛查着,判断着谁能进,谁不能进。

  管住了人,就管住了外来的破坏之源。但大自然本身的“意外”,有时也能带来山之灾难,澳大利亚山火便是惨痛的教训。“控温”,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程序。以前,全靠脚底板“巡”山。现在,还能用硬科技“看”山。

  指挥站内,工作人员解说着热成像系统显示的情况。

  “你看,现在的气温是20多摄氏度,当这片区域气温超过60摄氏度时,就会报警,我们会马上去处理。”指挥站内,工作人员指着屏幕,解说着热成像系统显示的情况。随着工作人员转动鼠标,大屏幕上的成像开始旋转、变化,密切检测着每一块区域的温度。镜头拉近,竟可以看到20公里以外的一片树叶上栖息着的一只小昆虫。“这可以监测到方圆20公里的情况,清晰度极高。”工作人员边演示边说。

  说到这些“秦岭之眼”,工作人员还讲述了一个故事。今年5月4日,两名游客上山游玩,却不慎被困。危急时刻,子午派出所接到报警后,就是先通过保护站的智慧之眼所捕捉到的两人经过的地方,判断两人可能处于的当前位置,立即展开救援。不到3个小时,两人便成功得救。

  “这个智能手段,不仅管人,而且救人,服务人。”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而在接下来的计划里,公安机关还将在秦岭北麓峪口,启动102个监控点位(29个正在建设),推进“雪亮工程”,把秦岭的法“眼”擦亮。

  脚底板+硬科技 为秦岭“身心”健康掌眼

  保护秦岭,是一项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庞大综合工作。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形成震慑力和法盾效果最好的,又莫过于警察。“看到警服,就很尊敬,也敬畏。”游客老郭笑着说。

  虽然,峪口的“电眼”,已经管控住了进进出出的人群,却暂时还无法深入层峦叠嶂深处。那里的原住民,甚至早些年进入的流动人口等,需要“警眼”的一一甄别,“控人”“救人”,更要“认人”,保护秦岭,不止于草木生态,更有社会民情,必须为秦岭的“身心”健康“掌眼”。

  信号所不及的大山深处,就得靠民警们的脚底板。今年33岁的种鹏涛,是秦岭脚下滦镇派出所的民警。见到他时,他正好从山上下来,胳膊都被晒成了两个颜色,汗水夹着雨水,浸透了他大半个背,他麻利地用手背抹去额角豆大的汗珠,憨憨地笑容,掩盖了满脸的疲倦。

  “山上没有信号,全靠走,一个一个询问,打听。”在秦岭的沟沟坎坎里,他这两年,用脚一步一个印子,丈量了大约4000多公里。

民警们正在登记游客信息。

  种鹏涛说,现在他们有警务通手机,是可移动的一双智能“眼睛”,输入身份证号,就能查出流动人口的部分重要信息。但鉴于层林深处,信号没有覆盖到,除了黑科技手段,还得有脚底板的功夫和眼力见儿。他就曾成功“人工识别”出秦岭深处的一个女逃犯。

  秦岭生态,不仅要盯紧大自然,更要注意全社会。有些民警表示,都已经练下了“眼”上功夫,有的人“确认一下眼神”,走几步看看,多瞅上几眼,可能就真看出来他是拿秦岭做盾牌的“问题人”。

  其实,对秦岭流动人口的摸排,前些年就已经伴随着生态保护一起启动了。陕西省公安厅治安局介绍,截至目前,涉及秦岭的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商洛、安康六市公安机关已累计出警4522次,排查流动人口54318人,查处各类违法犯罪271起。

  对于秦岭的保护,陕西从“人”入手,从“法”切入,步入了网格化+智能化、法治化+社会化,从点状图到全方位布控的全新阶段。

  秦岭,从未闭上自己的“警眼”。

秦岭景区内。

  不做死心眼儿,保护秦岭 也得启迪“民眼”

  秦岭遍地是宝,哪怕一草一木,一只跑下山的动物,而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不仅在于公安的打击防范,更得靠群众的意识和自觉。不能一“罚”了之,下次破坏的人可能继续不“长眼”。

游客薅了一棵野生板栗树,准备带回去。

  到秦岭玩儿的张先生,在攀爬途中,相中了路边的一棵野生板栗树,都说秦岭有灵气,他心里想,不如带秦岭的草木回去,也是纪念,便一时“没忍住”,薅了一棵装在后备箱,准备带回去。

  经过沣峪口,在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的峪口检查站点的盘查下,这株板栗苗儿被查了出来。张先生自知理亏,情愿受罚了事儿。没想到,民警却不罚款,要求他将板栗苗“栽回原地”,并保证“成活”。“我们就把他跟着,他带着板栗苗,找到在哪里挖的,然后拎着水,重新栽了回去。”沣峪口森林公安派出所所长何涛说。

  新修订的秦岭保护条例,被称作“最严”,对草木动物的保护也早有明令,早前采取的都是视情节轻重罚款。“对于进山游客随意采挖野生植物的行为,我们民警以前认为这种情况没有社会危害性或者危害性小,一般对当事人批评教育或罚款处理。”但他认为,这种罚款或教育,不能从根子上改变群众的意识。“大家过去把人的感受放在首位,却忽视了大自然的感受。现在,我们决定在处理案件时,把对生态环境的修复放在首位,对随意采挖野生植物的当事人,责令其必须自行在原地挖坑浇水,补种采挖的植物,同时向当事人传递三个朴素的却容易忽视的概念:一是国家、集体的一草一木不能随意采挖,二是不要轻视只挖了少量的野生植物,如果每个市民挖一株树而不加制止,秦岭要不了多久就会被挖光,三是拿(挖)了别人的东西,就应该还(补种)回去。”何涛介绍说。

  不再“死心眼儿”地照搬工作,让“恶循环”杜绝不尽,而是转变思路,考虑“秦岭”的感受,通过这样的“亲历”式修复,真正启迪“民眼”,靠群众力量,共同保护秦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年多来,这种执法理念在我们民警心里愈来愈深入,越来越牢固,修复生态的处罚措施也越来越让群众认可,群众也改变了以为警察是为了罚款的错误认识,最重要的是,还秦岭了属于她的一草一木。”何涛说。

  在这样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里,群众们牢牢记住了秦岭的东西就是秦岭的,不属于个人,秦岭的动植物,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有一次,滦镇街办陈村附近一只小麂迷路了,肚子饿了,便寻到了村上的一个豆腐坊,“毫不客气”地吃起了村民的豆腐。主人家一大早开门,见到这个小家伙,立即打电话报警,沣峪森林公安派出所联合公安长安分局滦镇派出所一起出动,把这只迷失的“秦岭小淘气儿”送回了森林。

  “要是搁在以前,这小麂是送到村民家里的肉,会被偷偷藏起来杀了,吃掉,反正没人知道。现在,大家都知道要保护,有动物下山,就要找警察,就该放回山里去。”滦镇派出所民警冯陵勇说。

  民警们救助搁浅的鱼。

  这一年多来,村民时常会见到动物们下山转悠。搁浅的娃娃鱼、受伤的猫头鹰,很多动物常常被警民协作救助,兰花草、小树苗,也常常在警民的共同“护送”下被再次“栽回原地”。

  更可贵的是,随着公安机关保护秦岭的宣传工作的深入,“动物有困难要找警察”成了深入村民、市民的新观念。更多高校也利用自己的资源、影响力,常常与民警联合,将秦岭生态文明的理念织得越来越密。比如,近日就有陕西某高校利用暑期,组织了一支10余人“编外”宣传团,师生一起向秦岭深处出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向群众、游客宣传秦岭生态保护知识。

  保护秦岭,合力既成!

  今年4月20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生态保护,不仅是“用心”的问题,更是“用脑”的问题。现代化的治理手段,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尤为重要。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就像工作人员所说,保护秦岭,修复秦岭,重点工作在控人、控物、控温。这些,在当下和未来,一定会通过越来越高级和密集的“科技之眼”关切到。但更关键的是,睁大“法眼”,转换心眼儿,打开“民眼”,形成合力,为秦岭的全面健康,多长几双“眼睛”。

  (本文由陕西省公安厅治安局协助采访)

来源: 学习强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