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聚焦民法典 正文

当好民法典的宣传员

2020-07-14 00:00:00 智能朗读: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中央政治局专门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表讲话,可见我们党对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高度重视,也可见得民法典自身的极端重要。这无疑是在昭告天下,我们党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决心坚定、成果斐然,同时也是在提醒全党学习贯彻民法典是国之大事,而我们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者,当好民法典的宣传员既是职责所系,更是党性使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法典不是普通的法,谓之以法典是由于该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显赫,规模大,内在逻辑严密。随着国家立法工作日益成熟,法规日趋庞杂,为了方便适用法律就需要对现行法规进行整理,而法规系统化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我们先前比较熟悉的法规汇编,仅限于对现行法规进行外部整理,而法典则是就某一现行的部门法进行编纂,制定地比较系统的立法文件。虽然两种方法都便利人们查阅、适用法律,但前者不属于立法活动,只是对现行法规进行形式上的归类,后者则由于对本部门现行法规相互冲突的条款进行重整,对实质内容进行整合,也包括订立新的条款,因而具有立法属性。也正因为如此,民法典的出台就意味着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将被废止。民法典其实是对上述法律的整合,使其以一部统一法典的形式立于世人面前。就其立法规模和难度而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的那样,堪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先后四次启动,花费几代人心血而成。

    法典是国之重器,民法典对于近现代文明国家则更具有划时代标志性意义。这诚如拿破仑对法国民法典的自我赞誉,“我一生40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都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因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成为拿破仑以致法国的骄傲,是法兰西跻身于大国的重要资本之一。耶林的著作《为权利而斗争》曾引起世界轰动,这位19世纪西欧伟大的法学家对于法律的极端重要性极尽赞美,“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天主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我国民法学家王利明在此次我国民法典编纂完成前,就给予其前瞻性厚望,“如果说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19世纪风车水磨时代的民法典的代表,1900年《德国民法典》是20世纪工业社会的民法典的代表,我国的民法典则应当成为21世纪民法典的代表之作。”在我国民法典颁布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党的十九大报告确定,到205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只是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国防,还应具备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现代化的有相当实效性的国家治理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即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组成,理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的影响,乃至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民法典以其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分量,在我国现代法治体系建设中位居绝对的主角。

    中国民法典在历经几十年风雨后破茧而出,是我国市场经济趋于成熟的法治标志,是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大幅跃升的制度标示,同时也是中国法制史的里程碑。今天我们还可能尚不敢言我国民法典的国际影响力,但至少我们有充分的制度自信,足以自豪其中国特色。特色一,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立法理念,并贯穿法典始终;特色二,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色;特色三,以公权维护保障合法私权,超越传统民法视野。

    面对这样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我们唯有学习贯彻好它,才不愧为党的干部;只有宣传解读好它,才不辱党的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副校(院)长、副教授 郭红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