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大夏河颂先锋壮歌 追记甘肃省优秀纪检监察干部马维华
他生前,群众事,无一日,无一次不操心。赵尕亮说,村里修路,他赶过去帮忙;村民乱扔垃圾,他一个个捡起来放到垃圾桶里;村里谁的养老保险没时间办,他弄好了送过来;村里谁家的房子成了危旧房,他帮忙申请改造款;村里播种了,他帮着播种;村里收割了,他帮着收割......
“虽然才相处一年多时间,但是没有哪个干部,像他那样了解我们村里的情况。”大滩涧村村民李二虎说,大到村级产业,小到村民的身份证号,“马书记都掌握的一清二楚”。
在扑向山火的前一刻,他正在起草大滩涧村60岁以上老人摸底调查表,他的桌子上,还放着一本没来得及交给本人的农村低保证......
然而,书记就这样,在救火第一线,倒下了。
农历正月初一,马维华过世第二天。按照回族的风俗,家人为他举行了简单的葬礼。十里八村的村民听见消息后,托回族代表,表达了心意。
没能与乡亲们一起,在马维华的葬礼上,带去自家的心意,是秦莲梅至今最为后悔的一件事儿。
正月初四,她来到了古城山坡,在凄凄山风中,独自“送”了书记一程。
书记,走了,带着他未竟的心愿,未完成的事业,未实现的理想,带着河州人民深深地不舍,永远地闭上了那双总是含着笑意的眼睛。
书记,没有走远。他是大夏河的儿子,他的一腔赤胆忠心,早已融入大夏河水,哺育无数河州儿女茁壮成长......
书记,在人民心中!

图为临夏县尹集镇大滩涧村村民李二虎接受记者采访。本网记者 王格天 摄

图为临夏县尹集镇大滩涧村村民赵尕明接受记者采访。本网记者 李平 摄

图为马维华生前在临夏县尹集镇纪委监察室的办公桌。本网记者 王格天 摄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