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 正文

来自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消息·成绩单 市委常委会突出抓了七件大事

2021-01-20 12:44:13 智能朗读:

在1月4日至5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亮出了市委常委会2020年的“成绩单”。这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落实“六保”任务,在坚定信心中奋勇担当,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守正创新中抢抓先机,在乘势而上中开启新局,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有力、生态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七件大事

一年来,市委常委会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市各项事业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这一年,突出抓了七件大事。一是始终以坚定态度和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科学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先后召开40次会议周密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全市已连续272日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全省率先推动复工复产,打出政策组合拳,有力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全力稳住经济工作基本盘,推动经济运行由降转升、企稳向好。三是凝心聚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深入排查、全面补齐“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方面的短板弱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农村面貌发生根本性转变,脱贫质量和成色有效提升,群众满意度达到100%,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四是精心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把编制“十四五”规划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超前谋划、及早着手,特别是对标党中央和省委战略部署,多次讨论研究,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经过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提交全会审议的《中共兰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绘制出了兰州未来发展的新蓝图。五是全力加快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全面理顺城市工作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一心两翼多点”城市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全面加快黄河风情线提升改造,引燃了兰州夜经济,擦亮了“黄河之滨也很美”的城市名片。历史性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受到省委、省政府通报嘉奖。六是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扩大“兰州蓝”成果,全市优良天数历史性突破300天以上,达到312天,创国家实行新标评价以来最好成绩,荣登“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第6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加强黄河沿岸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河洪道生态治理、城市生态水系建设和城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持续深化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黄河兰州段出境水质综合评价稳定达到Ⅱ类。七是动真碰硬推动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清零。目前,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中纪委调研督导反馈的58个问题,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及排查梳理的333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宗教督查反馈问题整改有序推进。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会注重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凝聚各方面工作合力,科学推动全市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开展“产业突破年”行动,积极推广“龙头企业+”模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面积实现“双增长”,“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工作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省会城市优秀等次。建成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64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1个,皋兰县上车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榆中县李家庄村入选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大力重振兰州制造

市级层面配套制定振兴制造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投融资实施办法、鼓励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发展支持政策,为制造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正威高导新材料、宝方炭材年产10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兰生所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恒大新能源电池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新引进山东滨农农药中间体、华为鲲鹏计算等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绿色化工、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坚持以绿色化保障、信息化支撑、智能化驱动为主线,引导39户重点工业企业加快实施“三化”改造,推动产业链重构,促进我市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新材料、有色冶金等产业产值实现大幅增长,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稳定保持两位数增长。

着力培育数字经济

率先在全省推进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创建,培育创建市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33户,建成运营全省第一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0户企业通过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占全省的74%。建成国网云数据中心、中科曙光甘肃先进计算中心项目,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国家试点,引进落地中软国际兰州数字经济创新基地、润泽国际信息港等项目。建成5G基站3968座,主城区及重点应用区域5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组织的第三方测评中,兰州被评为5G网络速率最佳城市。

加快推进服务业发展

出台激发消费潜力积极扩大内需的实施意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投入财政资金1.2亿元,引导企业直接投入资金5亿元,带动消费45亿元以上。加快推进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开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鼓励发展智慧零售新业态,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18亿元,同比增长9.3%。兰州跻身全国热搜城市第4位,成为疫情后全国旅游市场复苏幅度领先城市和2020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年度夜游城市,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持续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推进兰白自创区和兰白试验区一体化建设,成功举办第五届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签订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交易项目258项,签约金额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1%。大力实施“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首次组织开展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揭榜挂帅”活动,全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1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在“十三五”期间翻了两番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19家、占全省总数的35%,全市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数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速均创历史新高,预计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1%、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7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

狠抓项目投资建设

坚持以高质量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项目建设“五比五拼”激励考评机制,推动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尽快开工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实现投资量、实物量、工作量“三量齐增”,全市642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782个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98.2%。其中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和运动员公寓主体结构全部封顶,兰州十一中旧教学楼拆除重建项目仅用225天,创造兰州建筑史上“第一速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十四五”规划编制,谋划储备项目818个、总投资2万亿元。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前三季度招商引资工作成效综合排名保持全省第一。

促进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出台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制度,深入开展“千企万商大走访”和“千企调研纾困”行动,健全完善民营企业问题“全链条”“闭环式”诉求办理机制,协调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难题。千方百计帮助非公企业克服疫情影响,最大限度帮助企业“应享尽享”“不来即享”政策红利,先后为各类中小微企业减免社保费、电费、租金等28.3亿元,延期缴纳税款32.2亿元,帮助融资贷款28.9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返还稳岗补贴4.95亿元,推动中小微企业数量增加、个体工商户数量稳增不减,全年新增市场主体4.8万户。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统筹推进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榆中生态创新城“三区一城”与中心城区竞相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兰州新区发展提质加速

新区紧盯国家赋予的四大功能定位,加快打造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综合改革蹄疾步稳,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率先实现电子证照跨区域核验,项目落地时间进一步缩减,蝉联“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绿色化工园区累计落地项目150多个,医药物流产业园开园运营、入驻药企130多家。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新建精细化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创新平台20个,引进甘肃同位素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4个,全球首个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建成投产,入选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亮点工作”名录,兰石集团高端能源装备专业化众创空间获国家批复,实现我省国家级专业化众创空间零的突破,兰州新区获批国家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预计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荣获全省“市州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奖”。

高新区发展势头强劲

高新区加快“一谷五园”建设,陇神戎发生产基地建成投产,中农威特生物股份公司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中国生物医美大健康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引进落地中国宝武、陶氏化学等“500强”企业9家,产业集聚为高新区发展赢得新优势。围绕打造西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科技孵化链条。以打造“创立方”国家级众创空间为重点,引进创新创业服务机构10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家,纳米功能材料、多肽研发、记忆合金等领域形成一批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成果,特别是攻关突破非洲猪瘟疫苗、鱼针草内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等重大科技成果。

经济区发展扩容增效

全面推进皋兰生态修复与产业示范区建设,完成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生态修复专项规划,有序推进示范区规划路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整治等重点项目,北拓步伐不断加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签项目25个、总投资额126亿元。经济区荣获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在商务部2020年考核中排名预计上升38位。

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稳步推进

榆中生态创新城坚持谋定后动,高标准编制完成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启动区控详规和14个市政专项规划,为城市未来发展厘定了框架。创新城党工委、管委会获批挂牌,成立兰州生态创新城发展有限公司。推进实施重点项目56个,完成规划区绿化6100亩,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坚持招商引资先行,签订合作协议项目9个,总投资额约249亿元。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兰州生态创新城投资基金,争取PPP项目省级财政可承受能力指标300亿元,保障支撑榆中生态创新城加快全面建设。

深化兰西城市群建设

出台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兰州市实施方案,与西宁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深化在对外开放、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卫生医疗、应急救援等领域的战略合作,两地职工异地购房实现公积金互认互贷,西宁(兰州)至成都跨省铁路建设和兰州至西宁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特别是达成制造业战略合作协议,在合力打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协同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合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携手共筑全国“清洁能源”高地、探索实施“飞地经济”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依靠改革开放破除发展瓶颈、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为兰州高质量发展激发后劲、增添动能。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提升拓展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五简五办五集成”等政务服务新模式,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市通办”,建成兰州市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系统,上线运行“金城办”APP,精心打造服务金城企业群众的“小兰之家”,谋划推行全天候政务服务,市、县两级已发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压减率65.65%。建成“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开展“容缺受理”审批,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与国家和省级互联互通,办理事项清单保留事项压减为62项,压减幅度近三分之一。与沿黄6个省会城市签订审批服务联盟合作协议,实现商事登记“跨省通办”。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乡镇街道、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基本完成参公事业单位重新认定,森林公安完成转隶,全市党政机构更加优化协同高效。在6户企业先期开展国有资本授权经营试点,推进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理顺市金控公司与市属融资平台管理体制,提高市属政府投资基金运营效益,加快推动兰州银行在主板上市,金融服务发展支撑作用不断强化,兰州市人民政府获得省长金融奖。

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

综合保税区、国际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形成立体化开放平台,12家企业纳入全省枢纽制高点联盟。兰州新区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新开通巴黎—兰州等3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开启国际客运腹舱带货新模式,航空口岸进口活体动物货运包机常态化运营,首批食品香料多式联运班列开行,西北首个铝期货指定交割库、纯碱分拨中心、国际木材交易中心挂牌,中川北站成为中远海运集运内陆港站,货运吞吐量近220万吨、同比增长112%。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主体基本建成,多式联运物流园项目主体完工,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通过省上验收。

关键词 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效扩大公共服务供给

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6%;劳务输转25.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9.4亿元。兰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开园,已签约入驻服务机构31家,填补了全省的空白。持续推进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增学位2.34万个,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1%,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超过50%,小学大班额比例下降为0.96%,初中大班额完全消除。积极推进医联体和专科联盟建设,建成各类医联体144个,首个国医大师中医传承基地工作站投入运营,市一院被列入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市县乡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远程会诊实现全覆盖。坚决扛起布鲁氏菌抗体阳性事件属地善后处置工作责任,认真做好检测随访、规范诊疗、补偿赔偿、解疑释惑、社会稳定等工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持续改善提升民生福祉

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全面完成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照料护理标准提标,城乡低保标准均提高10%,为7.3万名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3.2亿元。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健全商品房开发项目中配建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供给,开工建设公租房2586套,新开工棚户区改造项目12099户、基本建成10704户,有效满足群众多元化住房需求。全面建成全市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平台和“兰州市军人APP”启动上线。兰州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推动更高水平平安兰州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扎实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打造了一批具有兰州特色的市域治理经验做法,“共享集市”入选国家“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我市经验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推广。圆满完成公安机关教育整顿试点,全市公安机关政治生态持续优化、队伍纪律作风更加严明。统筹抓好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全市治安案件受理数、刑事案件发案数持续下降。建立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坚决打赢收官之战,战果排名全省第一。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市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致伤人数和较大事故起数四项指标全面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关键词 民主法治建设

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良好政治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特别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依法依章履行职责、开展工作。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九大工程”,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西固、安宁、红古成功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

关键词 党的全面领导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切实推动全市各领域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坚决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全市查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302件,问责党组织27个、干部419人。完成市委第九轮巡察,开展市委第十轮巡察,实现本届市委巡察全覆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央重点新闻媒体刊发涉兰稿件数位居全省第一,正面效应充分释放,主流声音更加响亮。

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制定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实施意见,深入开展各级各类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专题调研、分析研判,促进干部选任重心前移,为市县乡换届打牢基础。创新实施年轻干部“五个一百”培养提升计划,首批232名年轻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实行政治素质考察“一票否决”。大力实施“金城萃英人才计划”,开展7批次专项引才,引进急需紧缺人才763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30人,发布引才计划9批次4150人,签约2837人、同比增长15.2%。在兰州大学设立“市长萃英人才奖”,建成一批专家和驻外人才工作站,兰州肽谷生物医药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等7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人才项目,中科协海智工作站落户兰州新区。

持续提升基层党建质量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严肃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19个。深化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制定“三张导图”,创新“五共五联”工作法,强化融合共建,构建了“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新格局。探索制定村干部县级备案、为民服务代理等4项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促进村级事务规范运行。研究出台加强市直机关党建的意见,广泛开展“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创建活动,遴选表彰了一批优秀“党建+”案例和党建课题,机关党支部标准化率实现新高。建立商务楼宇、市场、园区及其他新兴领域党组织210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分别达到86.9%、90.9%,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减负,推动解决了一批影响兰州改革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作风问题。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942件、处理1355人。深入开展问题线索“清零”、案件“清结”、行业“清源”行动,重拳“惩腐打伞”,立案136件、处理313人、移送司法机关45人。坚守“严”的主基调,聚焦“六个严查”,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兰英

来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