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全国著名作家兰州行 正文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致兰州”——中国著名作家金城行 一走过中山桥

2019-10-22 00:00:00 智能朗读:

    董立勃

    人活着离不开水,故许多村乡城镇,沿河而建。

    兰州建在了黄河岸边,不是只建在了一边,而是建在了两边。

    两边的人,被一条河水隔开。要来往,不能变成一条鱼,从水里游过去,不能变成一只鸟,从水上面飞过去。

    于是就把羊皮吹进去气,让它鼓起来,再五六个连在一起,成为筏子。靠着羊皮筏子,兰州人南来北往过着日子。

    只是羊皮筏子到了水里,得随水流安排。水急了,筏子靠不上岸,浪大了,还会把筏子打翻。

    兰州人都会唱一首歌谣:隔河如隔天,渡河如过鬼门关。

    万不得已,没有人愿意坐羊皮筏子过黄河。

    到了明朝,兰州城里终于有了一座桥。把多只木船边接起来,用绳索固定在岸边的铁桩上,木船上铺开木板。来往人的可以踏着木板走向对岸。

    因是浮桥,整座桥会随着波浪摇晃,走在上面的人,像是喝多了酒。可在当时,兰州人为有了这样一座桥奔走相告,欢欣鼓舞。

    这座桥名为“镇远浮桥”。并被兰州人从1385年用到了1909年,用了五百多年。而固定浮桥的大铁桩,已经成为了一座纪念牌,被永远地保护了起来,供后人怀念。

    1909年,兰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座钢铁大桥替代了镇远浮桥。大桥最初名叫“兰州黄河铁桥”,到了1928年,为了纪念孙中山,改名为“中山桥”。

    不管是古代的浮桥,还是后来的黄河铁桥,还是改名的“中山桥”,它们都被誉为“黄河第一桥”。

    一座浮桥用了五百年,不是浮桥结实耐用,而是一直想修铁桥修不起,修不成。不光是钱的事,主要是还不具备这样的材料和技术。

    浮桥漂在水上,洪水一来,就会被冲垮。到了冬天,黄河结冰,浮桥会被拆除。以免被冰块破坏。年年拆了建,建了拆,花费银两有多少,没有算过。而桥毁带来的伤亡更是难以统计。

    左宗棠西征,平定匪乱,曾想架起铁桥,以便军马辎重通过。自己修不了,想请洋人,但终因洋人出价太高,未能如愿。

    进入二十世纪,洋务运动兴起。1905年兰州道彭英甲担任了洋务总局局办,与甘肃督办升允商定,用“外人奇技巧思”在黄河上建了一座铁桥。

    也许是天意,德商天津泰来商行经理喀佑斯来甘肃游玩考察,双方谈起了修铁桥的事,很快达成了协议。德商愿以十六万银两承造铁桥,升允和彭英甲欣然接受。因为当年洋人给左宗棠的报价是它的三倍。

    1906年5月,兰州人率先打开了封闭的国门,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在贫弱的中国大地上完成一件惊世的伟业。

    虽然质疑声不断,但因为有办事严谨的德国人在勘测设计完成后保证铁桥质量八十年的承诺,铁桥还是在当年9月11日于一阵爆竹声中全面动工。

    建造铁桥的所有材料都是从德国运到天津港,再用货车汽车马车运到施工现场。材料的运送工作从动工之日起,整整持续了两年。

    铁桥建造的过程中,美国人满盖宝和德国人德罗作为工程师,每天在施工现场指挥调度,随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现场施工负责人是天津人刘永起,他是一位毕业于桥梁专业留过学的专家,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是两位外国工程师的得力助手。

    建桥的工匠队伍由洋行聘请的69名国外工人和中国工人组成,他们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核后才被挑选了出来。他们精深的专业技能保证了大桥每一道工序的高质量和快速度。

    1909年8月19日,铁桥竣工。

    为庆祝铁桥建成,建了两座牌厦立于桥头南北两端。由升允写“第一桥”两匾,悬挂于桥头。再立“九曲安澜”和“三边利济”两块石匾。

    铁桥建成后,洋务总局还花了52两银子请摄影师拍摄了54张全景照片。送到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阅存。

    1910年4月25日,陕甘总督长庚就铁桥全部用款上奏宣统皇帝,称包括包修价、运输价、及各项支出费用共“实用库平银三十六万六吉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

    至此,养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上,有了第一座钢铁大桥。

    今年9月,恰好是这座铁桥建成110周年。我与许多人一起走近了它,走过了它,用心瞻仰了它。

    无论是它的桥墩、桥梁、桥面还是桥架,都仍然坚固如初。德国人的承诺兑现了,一百多年过去了,它做到了安然无恙。

    虽然经过了十五次的修缮维护,但它的主要结构没有改变过,他的钢铁骨架和主要部件没有更换过。

    德国人自建起这座铁桥,从来都没有忘记过他们的承诺。1989年,德国人致函兰州市政府,询问铁桥状况,并声明八十年前签的合同到期。

    铁桥安然无恙,当然有赖于铁桥的建造质量。不过,也与兰州人对它的珍爱和精心呵护不无关系。

    抗日战争时期,苏联援助的军火物资都要通过这座铁桥运往前线。日本人多次出动飞机想炸沉它。兰州人为了保卫铁桥,共击落前来轰炸的敌机数十架。

    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打响,为争夺铁桥枪弹如雨,让铁桥伤痕累累。占领了铁桥的解放军在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后,马上组织了工兵对铁桥进行了抢修。仅用了十天时间,就让铁桥恢复了原样。

    1954年,人民政府拨款60万对铁桥进行加固。在原平行弦杆上安置了拱形钢梁。使得铁桥不但更加稳固了,也更加美观了。

    1989年,就在保固期满后,铁桥遭到了一艘大船的撞击。兰州市政府利用这个机会,对大桥进行了维修,加宽了人行道,装饰了桥身,让铁桥焕然一新。也就是这一年,铁桥列入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首届丝绸之路艺术节期间,一块新的石碑立于桥头。第一次把这座铁桥定性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2004年,政府再次投资500万,进行了从未有过的规模浩大的维修和加固。并头一次禁止车辆从桥上通过,把它变成了一座景观桥和步行桥。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改开放以后,国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国依靠洋人造桥的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可以说,这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桥是我们造不了的,并且质量保证期都在百年以上。

    现今,连接兰州南北城大桥已经有十几座了。没有一个兰州人会因为黄河穿城而过出行受影响。也就是说,作为铁桥的实用功能,中山桥的存在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在它之后所建的大桥,可以说每一座都很宽阔很结实很先进。但却不可能再有一座铁桥,可以超过它的价值。会让我们看到它时,想到那么多往事,产生那么多感慨。

    这座长234米,宽只有7.5米的铁桥,因为它不同寻常的身世,已经成为了兰州市一个闪闪发亮地标。白日,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夜晚,有无数彩灯把它点亮,使它更加灿烂夺目。

    这是一座可以让人听到许多故事的桥。

    这是一座可以让人看到民族百年奋斗历史的桥。

    这是一座可以让人从中受到启发并获得前行力量的桥。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