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最新报道 正文

赶上了好政策 戮力同心奔小康

2019-10-15 00:00:00 智能朗读:

魅力之城

魅力之城

文化墙

文化墙

挑选软儿梨

挑选软儿梨

查看面粉

查看面粉

    秋高气爽,天空一碧如洗,放眼望去,皋兰什川百年梨树挂满金黄色的果实。

    10月12日,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兰州市发展成就巡礼主题采访走进皋兰县。记者随队走访了解到,70年来,该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园区经济发展迅速、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皋兰地处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和白银市三角中心地带,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以“两不愁三保障”为底线,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培育富民产业、保障民生民利、完善基础设施为着力点,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 2014年,全县共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村3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95户 27838人,2018年底,全县未脱贫人口减少到590户1862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8%下降到现在的1.2%,3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村序列。2018年9月,皋兰顺利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精准脱贫让李家沟变了样

    “去年我家的总收入达到了5万多元,现在我已经脱贫了,主要是赶上了党的好政策。”说这话时,皋兰县九合镇李家沟村村民韩幸孝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李家沟村位于皋兰县九合镇西南部,全村以旱作农业、优质林果为主要经济来源。

    李家沟村始终以“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队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集思广益、开诚纳谏,团结带领大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互融共进。

    全面建档立卡,这是李家沟村脱贫工作的精准之策,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目前未脱贫及返贫的2户7人,逐户制定落实帮扶措施,对贫困户人口增减实现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李家沟村把优化基础、完善设施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力抓手,积极争取扶贫开发、财政奖补等项目,近两年实施了一批涉及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文化建设、生态环境改善,产业扶贫等项目,投资15万元,新建乡村舞台一处;投资35.78万元,沙化田间道路4公里;投资100万元,改造输水管道2公里;投资10万元,维修中型淤地坝;投资372万元,沥青硬化村庄道路3.38公里;投资21.3万元,砖砌护坡1500米,清运垃圾2000方;投资56万元,新建衬砌渠道4.5公里;投资36.3万,依托产业扶贫到户项目,为36户农户进行了旱地覆沙;依托到户项目,投资8.86万元,为11户村民实施了房屋维修和三化项目。同时投资4万元,为2户未脱贫户落实产业帮扶资金,确保稳定收益1550元。

    为解决资金难题,2015年,成立李家沟村扶贫互助协会,注入资金50万元,现累计贷款153户153万元。2017年扶贫互助协会贷款55户55万元。近年来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68万元,贷款主要用于发展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等,有效解决了农户发展资金短缺的难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主导产业让村民入股分红

    走进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四五个工人正在挑选软儿梨。“你看,这果子鲜嫩饱满,主要是今年雨水多,气候适宜,又是个丰收年。”合作社理事长魏永波介绍说,皋兰百璐通瓜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300多户,已解决30多名农户就业,带动什川特色水果种植户800多户,流转50亩古梨园作为种植保护实验基地,通过和兰州市农研中心果树站合作引进先进栽培种植技术,提出了“老梨树更新复壮及栽培技术集成方案”。开展古梨树复壮更新、高接换头,优化品系,应用花果管理、整形修剪,配方施肥、节水灌溉,实施了先进的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要求社员使用广普高效低毒农药,大大提高果品食用的安全性和果品品质,现已形成300亩软儿梨、冬果梨种植基地,200亩白粉桃种植基地,50亩葡萄种植基地。2018年争取扶贫资金106万元,带动南庄长坡两村建档立卡户入股合作社,参与合作社经营,

    近年来,皋兰县积极推进产业扶贫,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今年,全县新增瓜菜设施农业560亩,新增牧草种植面积5000亩。扶持新建以肉牛、生猪为主的标准化养殖场10家,累计达到100家。累计培育主导产业村40个,实现主导产业贫困村全覆盖,农户参与度达到32%。

    皋兰县加快推进贫困村合作社规范提升,申报省级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市级4家,休闲农业示范点1个,发展订单农业10万亩,合作组织带动贫困群众2423户,合作社规范提升率达到93%。同时,进一步加大产业到户资金扶持力度,全县共安排产业到户资金共3235万元,其中直接到户发展产业资金989.5万元,扶持883户贫困户发展种养产业;入股配股到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资金2245.5万元,带动贫困户1558户,户均入股分红收益2000元以上。

    项目带动建立扶贫车间

    走进黑石镇石青村“禾尚头”小麦面粉加工厂,车间卫生干净,2名工人正在操作磨面机器。“我们用‘禾尚头’小麦面粉做的‘长寿面’,是兰州地区群众最喜爱的食品之一。”石青村村民刘富芳说。

    皋兰黑石、西岔、水阜是“禾尚头”小麦的主产区,而目前主要集中在黑石镇的石青、白坡、大横三个村。为鼓励村民种植“禾尚头”小麦,从2018年起,黑石镇每亩奖补农户150元,2019年发展种植“禾尚头”小麦5000亩,并建立面粉加工厂,这也是黑石镇建立的第一个扶贫车间,与皋兰县供销社合作,开发系列产品。

    “由于以前扶贫项目大多数实施到村、社进行公益事业,直接扶持贫困户不多,精准度不够,致使贫困人口很少得到扶贫项目资金的扶持,从而使贫困人口仍然处于贫困线下而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有部分已脱贫户脱贫质量不高,贫困农户强烈要求得到财政扶贫资金的扶持,摆脱贫困现状,脱贫致富的愿望很高,又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建档立卡贫困户迫切需要通过项目扶持,依靠产业扶贫脱贫致富。”皋兰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魏万全说,为扶持产业发展,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通过充分认证,决定实施石青村禾尚头面粉加工厂生产项目。该项目由黑石镇政府协调将产业扶贫到户资金入股到皋兰华嵘禾尚头面业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合作,实现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产业分红收入。

    据了解,该项目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的运营机制进行经营管理,可稳定黑石镇禾尚头小麦种植面积10000亩,将带动石青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7.2万元,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88人增收,按照入股资金的7%在年底进行分红,每户每年获得固定分红1400元。

    壮大县域经济共同奔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皋兰县不断扩大高原夏菜、兰州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优质林果、畜禽养殖等特色种养产业规模,形成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昔日的一条条“瓶颈路”、“难肠路”脱胎换骨变通途,铺就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小康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脱贫攻坚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各类涉农资金26.4亿元,整合资金8亿多元,先后实施道路交通、安全饮水、人居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进村项目,着力破解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

    壮大县域经济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物质基础。皋兰县立足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建设市区出城入园项目建设基地、现代商贸物流集散基地、都市消费品生产加工配送基地、生态文化休闲基地,形成了“一镇一园区”的发展格局,园区建设成效明显,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增强,园区入驻企业超过400家。全县工业企业达到23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园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皋兰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董永前

    特约记者王佳丽文/图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