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最新报道 正文

践行初心使命 奋力推进生态创新城高质量发展 ——专访榆中县委书记冯月旺

2019-10-14 00:00:00 智能朗读:

云龙桥

云龙桥

    70年的奋斗历程,70年的沧桑巨变,70年的厚积薄发!榆中县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工作上都取得了骄人成绩。尤其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市委正确领导下,榆中县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团结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对标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在经受考验中保持定力,在把握大局中精准发力,在狠抓落实中拼搏努力,用心用情、用力用智推动榆中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风气更加清朗,各项事业在战胜困难和挑战中迈出了新的步伐。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是全力推进生态创新城建设、打造兰州城市副中心的起步之年!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榆中县委将如何带领全县人民一起,为谱写榆中县发展新篇章而奋斗呢?本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中共榆中县委书记冯月旺。

    70年风雨历程的奋斗史,就是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履历表

    “践行初心使命,奋力推进生态创新城高质量发展!”冯月旺开门见山指出了榆中今后发展的总方向!对于榆中的发展,冯月旺履新榆中县委书记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他已了然于胸。新中国成立70年,首先是榆中的城市空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榆中县城在解放后遗留有“三座砖楼一条街”(三座砖楼: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影剧院;一条街:兴隆街)。1978年以前,除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影剧院,县医院几处比较像样的建筑外,新式街(现新世界)两旁均为参差不齐规格不一的平房。一到晚上6点以后街道上基本无人,文化生活除了闲聊、偶然听到深巷中秦腔的吼声之外,也就听听喇叭和收音机聊以解闷而已。如今,兴隆山大道以巉柳高速为分界线分为一期和二期,已建成通车。三期正在建设,建成后将直达兴隆山脚下。1949年,榆中城镇人口15031人,城镇化率仅为9.7%。到2018年达46.1%,县域面积不断扩大,达到644公顷。

    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榆中县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切实提升全县人民幸福指数,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769元,比2006年的5157元增长3.6倍,平均每年增加1551元,年均增长13.6%。2018年榆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842元,比2008年的1846元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21.4%。

    冯月旺介绍说,榆中“三农”的变化是这70年来最为显著的。榆中县受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一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之一。榆中县1983年开始“两西建设”,全面扶贫开发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榆中县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扶贫,全面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经历了区域性扶贫、集中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的转变。2013年,榆中县开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30多年来,榆中县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工作重点,针对不同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扶贫攻坚方法举措,补短板强弱项,取得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榆中县累计减贫20346户78393人,剩余未脱贫人口1968户5785人,贫困发生率从21.3%降至1.49%。榆中县农村贫困人口5907人,较1983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24万余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了67%,降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低点。特别是农民的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生活消费支出迅猛。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年均增速达9.5%。2018年,榆中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59元,比1949年增长了522倍,年均增速达9.5%。

    农村住房方面,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7.4平方米,比2003年的16平方米增加了11.4平方米,增长71.3%。农业生产方面,70年来榆中县农业生产由传统农耕向机械化、产业化的转变,农业生产动力由传统人畜力为主转变为自然力。2003年榆中县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役畜88头,产品畜18头,小型农用拖拉机仅为33台。2018年榆中县农村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役畜1头,产品畜96头,小型农用拖拉机达到74台,其他农用机械43台。

    奋斗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就是高质量推进生态创新城建设

    “生态创新城”!您觉得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生态创新”的话,未来的榆中县是怎样的呢?您作为榆中县委书记,可不可以带我们一块畅想一下未来的榆中县?

    面对这一问题,冯月旺稍做思考便带着我们一起“走”进了“生态创新城”!

    “根据省委、省政府战略规划,全面启动榆中生态创新城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兰州大学‘双一流’和兰州副中心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宜居、功能配套完善、营商环境一流、创新活力迸发的新兴经济增长极!”冯月旺说,日前,榆中生态创新城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项目、生态创新城周边绿化提质增效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18亿元。今年榆中生态创新城计划开工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584亿元。据了解,省委、省政府对生态创新城的发展定位就是确保把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努力把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西部生态城市的典范、西部科创研发的引领区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榆中生态创新城位于兰州榆中盆地,距兰州主城区35公里左右,规划面积约123平方公里,包括榆中县夏官营镇、城关镇和原三角城乡三个片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植被良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和开发优势。在榆中生态创新城推进过程中,兰州市坚持生态创新城与兰州主城区、兰州新区错位发展,主城区重点强化省会城市功能,兰州新区重点发展制造业,生态创新城突出科教、创新元素和城市副中心。

    冯月旺提出,根据省、市战略规划与发展,榆中生态创新城将紧扣“生态”和“创新”两大要素,在生态方面,着力打造田园、花园、校园、家园等“四园”;在创新方面,充分体现科创、文创、创智、创造“四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和环境质量、城市风貌、服务功能、文化内涵和发展品质,打造甘肃科创第一园、兰州生态第一城。

    在定位布局上,榆中生态创新城将按照打造“科技产业驱动的创新基地、创智资源集聚的人才高地、国际水准的科创服务平台、环境品质优先的生态园区”总体定位,划分3个科技镇和产业研发、科创生态医养、科创综合生活服务、科创丝路古城遗址公园等7个功能片区,重点培育数据信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中医中药产业,巩固拓展通道物流、清洁生产、循环农业产业,有序推进清洁能源、文化旅游、军民融合产业。

    “目前,榆中生态创新城各类规划编制、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建设、生态绿化建设已全面启动,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冯月旺说,对榆中县而言,为全面、合理、科学、有效推进生态创新城建设,把生态创新城打造成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和谐宜居、独具特色的西部生态宜居新型城市,榆中县按照生态创新城绿化要求,整合生态修复示范项目造林5500亩,实施萃英山生态创新城周边面山提质增效绿化。已完成整地5500亩,造林3000亩,秋季栽植山杏、山毛桃,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通过规划项目化+项目清单化确定近期实施重点,明确近期四大类(交通类、设施类、环境类、空间类)13个项目包作为重要抓手。交通方面主要建设1条环城高速、3条快速路、3条交通性主干路、1条铁路连接线(宝兰客专与兰渝铁路)、1条兰州城际轻轨;设施类包括引进1所高等院校、1个国际会展城、1个新镇中心起步区、1个现代购物公园岛、2处安置住宅小区、1处兰大教职工宿舍;环境类主要有1处兰大校园周边环境提升和1条盛隆金带中央绿廊建设工程;空间类有塑造城市中轴线、活力街和双创街2个创新街区建设。

    今天的榆中,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现场,党组织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比着干!

    明天的榆中,继往开来新征程,重整行装再出发。50万榆中人民正豪迈自信地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这是一段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的新长征,需要我们保持和发扬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攻坚克难勇气。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