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2019专题:脱贫攻坚奔小康>最新报道 正文

永登县龙泉寺镇费家湾村 小山楂树托起产业发展大希望

2019-08-23 00:00:00 智能朗读:

    兰州晚报讯“没有产业发展做基础,脱贫任务就没有根本保障。对于我们这个缺乏经济来源的农村来说,小小的山楂树托起了老百姓发展大产业的希望。我们的目标是,用3年时间把费家湾村打造成产业发展红旗村。”8月22日下午,在永登县龙泉寺镇费家湾村的山楂基地,村党支部书记余祖孝满怀信心地说。而在两年前,年轻的村支书曾一度为缺少有后劲的产业而一筹莫展。

    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新路子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脱贫攻坚步伐的加快和农村三变改革的推进,永登县龙泉寺镇党政班子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走出去、请进来,在河西村试种山楂成功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永登骏丰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乡5个村种植山楂2000多亩。

    “发挥合作社的专业优势,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通过产业带动,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进来,最终做大产业规模。”龙泉寺镇党委书记陈光华告诉记者,合作社按照“农民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思路,吸纳川区5个村财政专项产业发展扶贫资金65万元,按照8%的比例进行入股分红,促进全镇108户291人直接增收5.2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79元。同时依托山楂产业,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入股壮大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旺、集体兴的格局。据了解,龙泉寺镇在三变改革之初,就采取“村级土地银行(农户)+经营主体(合作社种植基地)+村集体”的模式,带动农民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等方式参与进来,既盘活了沉睡资产、用活了各类资金,同时激活了内生动力,让全体农民都参与进来。

    “农村振兴任重而道远,脱贫不是目标,有了产业作依托的农村和农民才能衣食无忧,才能稳步发展。龙泉寺镇的山楂产业从培育到发展,为解决这几个村的后续发展蹚开了一条新路子。”陈光华说。

    一个建档立卡户家庭的蝶变

    对于贫困农民来说,能够见到真金白银才算是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

    在费家湾村留守大妈中,48岁的石明兰是个性格开朗、为人热情的人,因为老公常年有病,家里缺少经济来源,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虽然说是建档立卡户家庭,也一直享受政策性的照顾,但一直找不到一个适合这个家庭的致富门道。2017年5月,石明兰一家和全村大部分建档立卡户一样通过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了骏丰园专业合作社。因为勤快、为人好,石明兰被合作社老板和乡亲们共同推选为管理人员,每个月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两年过后,石明兰一家的生活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也一天天红火起来。“我现在每个月有2600元的工资,老公在农闲的时候也在合作社打工挣钱,加上土地流转和两次分红,一年下来也能有5万多元的收入。”石明兰说。对于费家湾的大多数村民来说,他们也是一方面当“长工”在自家地里干活,一方面又当“地主”,每年稳稳收着土地流转金和合作社的分红。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发展特色产业、就近务工等方式,已经成为当地村民提高收入的主渠道了。

    产业有了,发展目标也有了。随着农村“三变”改革的强力推进,对于龙泉寺镇的5个山楂村来说,发展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龙泉寺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合作社在每个村都有固定用工,2018年仅工资性支出一项就超过100万元,而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每个村的建档立卡户和贫困家庭。随着山楂产业链条的发展,今年开始将陆续投建生产加工车间,到时候用工量将会大大增加,一方面可吸纳基地所在村的大部分贫困户,同时也为更多农户提供就近务工的平台。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瞿学忠文/图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