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艺术|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本网专题 正文

投身军旅 一生光荣 ——倾听光荣之家里的“烽火记忆”

2019-08-01 00:00:00 智能朗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颜娜文/图

    今年从初春开始,我市全面开展了“光荣之家”牌匾悬挂工作。在走访悬挂“光荣之家”牌匾的过程中,记者也是一次次被老兵们的故事感动着:老兵们的故事和心曲,平凡中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平淡中有深深的军旅情结,给人以无尽的感慨和启迪。

    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将记录的一个个“光荣之家”背后的故事再次整理,在整理中回顾老兵那些红色回忆里的故事,感悟老兵精神的积淀与传承。

    初心·启程

    92岁的退伍老兵张有旺生活在一个几乎无声的世界里,他1938年入伍,曾经参加过多次战役,负过的大大小小的伤很多,但是那次最严重也是最惊险的枪伤是从左耳下方打进牙齿中间穿过去的,自此以后老人的口齿便不再那么清晰,伶俐。而随着岁月的推移,老人几乎完全失聪,和家里人交流也是全靠比划和书写。但是说到自己入伍时的初心时,老人很激动的用力比划着说着:“我要听从党的召唤,是党给了我一切,我是托了党的福。”

    孙耀堂1954年入伍,他曾是一名炮兵。回忆起自己那份初心中难忘的感动瞬间。孙耀堂告诉记者,他的初心就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回忆起自己奔赴战场,作为后方军医支援一线战事的初心,74岁的张子库说道:“我的初心很简单,但是都很坚定,我当时觉得作为一名军人就一定要服从组织的安排。”

    而同样作为医务工作者支持后方的老兵,72岁的裴铁燕老人回忆到对初心的坚持和面对恶劣环境的无所畏惧,眼神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最初的那份坚定。“当时根本想不到害怕,就想着怎么去完成组织分配的任务,怎么去更好地保障医务工作。”

    曾经在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工作过20多年的赵遵国的红色记忆中一直回荡着的是英雄部队对他的影响。他对记者说道:“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我所工作的部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这种纪律高于生命,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着我们整个部队。尤其是对我,我在部队20多年,这种精神也一直鼓舞着我。后来到了地方,我也是一直这样做的。”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在老兵们的红色勋章中、慷慨回忆中,记者再次找寻到了红色记忆中的闪光点。

    记忆·烽火

    92岁的张有旺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和十大元帅合过影。而除了老人身体上的伤残外,唯一能有文字记载他这些功勋的是一张因战致残的6级伤残军人证。但是伤痛和残疾并没有将他打垮,老人依然乐观。

    在战争年代,他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在和平年代,他建设家园,默默奉献。作为一名骑兵,骑着马征战的经历让张有旺获得了许多荣誉,其中还有着像解放奖章、独立自由奖章这样有分量的奖章。他的儿子张亚林对记者说道:“我爸爸到了地方后,也是原则性很强的人,勤俭节约以身作则从来不让儿女因为自己的关系得到任何的便利。

    84岁的退伍老兵孙耀堂曾经是一名炮兵部队中的计算员,在福建前线作战的时候,他负责精准计算炮弹的发射坐标等。他们曾经攻打过金门岛,而为了发射的精准性,孙耀堂说他甚至清楚金门岛每一块石头的坐标编号。而也正是因为他计算的比较精确,各项工作表现突出,在部队没多久他就入了党。入党后,更坚定了他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

    红色·传承

    时光奔流,历史向前,站在这个崭新的时代。老兵们“功成身退”。然而“一日戎装,终生为兵”的信念却成为他们身上最深的烙印。或许他们没有显赫的军功章,但他们的铮铮铁骨,不同的故事和传奇却书写了一部史诗,用正能量和自己以身践行的老兵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前行。

    退伍老兵赵遵国是1997年转业到地方进入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他始终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在工作中,他把一切的精力都用在了单位和地方立法,执法检查等相关工作。学法用法也讲法,在赵遵国的工作中、他多次在多部专业期刊杂志刊发理论研究文章和新闻稿件近百篇。2011年4月,被甘肃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等联合表彰为全省学法用法模范公务员。

    “和平年代更需要用法治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守望百姓的幸福,所以我一直在这方面努力着。而这些都是部队生活以及部队的英雄精神传承给我的力量和使命。”赵遵国对记者说道。如今,赵遵国已经退休了。但是他的身影常常活跃在社区的各项公益事业中。他说他还会一直把公益事业继续做下去,把老兵的精神传承下去。

    同样传承着老兵红色精神的还有老兵王旭阳,在白银路街道,他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不仅积极参加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闲暇时他还和自己的战友组建了“骑行公益志愿者团队”。带着物资、带着传承的红色老兵精神,去往周边一些贫困的地区,给孩子们送去物资的同时,更带着更多的红色故事讲给孩子们。

    不仅仅是传承到了“大家”的身边,更是传承给了自己的子女和小家。在老兵裴铁燕的家中,进门的客厅处贴着一张她自己书写的时间作息表,上面工整地书写着每天对自己一些日常安排的计划。“这些都是部队传承下来的老习惯,做一个认真守时、无愧于心、无愧于国家的人,而我也一直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女,到现在带孙子,又是这样教育他们的,我也希望他们都能成为正直、认真的人,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己之力。”裴铁燕感触满满地对记者说道。

    采访的最后,老兵裴铁燕唱起了那首熟悉的歌谣《打靶归来》。而此时,她的家中悬挂在门上的光荣之家牌匾也是熠熠生辉,闪耀的光辉仿佛诉说着兰州更多的寻常巷陌中的老兵精神,而相信随着全市光荣之家牌匾一户户的悬挂,这样的精神也会传承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不减,荣光不灭。而这更是为建设精致兰州、文明兰州、内涵兰州书写了精彩厚重的一笔。

来源: 兰州新闻网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