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数码> 正文

以科技创新助推“工业强区” 西固区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 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2022-06-21 08:44:36 智能朗读:

科技创新是区域发展的不竭动力,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今年以来,西固区认真落实“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的“四强”行动,把科技创新作为“工业强区”的重要抓手,不断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为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提供了智力支持。

“1833”引领科技创新

西固区把科技创新作为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今年共计组织申报省级重大专项项目9个,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5个,兰州市人才创新项目10个,征集西固区科技计划项目49个。

西固区强科技的总体思路是“1833”:即围绕县域发展“工业强区,产业兴城,产城融合”这一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培育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工程、科技培训及人才集聚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协同工程、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工程、科学普及提质增效工程、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科技服务提升工程等“八大工程”,实施科技工作人员素质、服务意识、制度制定落实服务“三提升”,力争在创新能力倍增、产学研协同创新、民生领域赋能方面求“三突破”,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科创中心锻造“六个基地”

兰州石化科创中心自1月28日揭牌成立以来,跟踪解决石化厂高密度聚乙烯车间、乙烯厂聚丙烯车间产品研发中出现的难题,积极与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交流,探讨借助科研院所优势促进公司技术进步的路径,将着力锻造“六个基地”。

锻造引领发展的“新高地”。聚焦炼油、乙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催化剂、新能源、双碳研究等重大专业方向,拓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通过衔接上下游资源,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推进聚烯烃催化剂、丙烯腈等项目,实现价值链的增长和传递。

锻造合作交流的“汇聚地”。充分利用省内外战略科技资源,与国外高端研究机构组建联合实验室,与国内行业骨干企业和研究院校组建创新联合体,注重新业态、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探索和应用,加大横向沟通交流,加强纵向指导帮扶,着力解决制约公司长期发展的重大技术、原始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

锻造共谋发展的“根据地”。以自有资源为纽带,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产业体系,在加快重塑传统产业优势上展现新作为,加强对新项目提供专业论证和技术支持,把产业链做好做精,实现价值最大化,做到研究一批产品、开发一批产品、储备一批产品,不断推动石化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到效益高、定位精、品种新、质量优、性能特,创效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锻造攻坚克难的“主阵地”。瞄准科技前沿,将精准掌握行业先进技术,研究推进炼化产业链延伸。组织和依托公司各层级技术人才队伍,专注于技术支持和技术攻关,下硬功夫研究新业态、新能源、新材料,通过开发高性能、低成本、低能耗的高附加值化学品技术,既实现节能减碳,又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制定关键技术清单,重点攻关解决炼油系统腐蚀结盐、新产品研发、乙烯裂解炉长周期、聚烯烃牌号切换等瓶颈难题。

锻造人才培养的“孵化地”。建立科技人才培育培养体系,不断拓展和壮大公司科技人才队伍,紧密对接“三新”业务发展规划,加大引才育才力度,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紧盯前沿力促成果转化

当前,西固区处于由转型发展向创新发展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供给,需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西固区科技资源丰富,不仅拥有被誉为“共和国长子”的兰州石化公司,还有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天华化工机械及自动化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等一批各自领域的创新“标兵”。截至目前,西固区内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9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企业研发机构8家。西固区还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7家,通过认定的孵化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创新团队500余家。

2021年天华院“复杂原料百万吨级乙烯成套技术研发及工业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兰州纵横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攻关的项目“高端润滑油脂设计制备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荣获2021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蓝星纤维的50K丝碳纤维生产线属于国内首条生产线;金研激光再修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7年以来,通过组织推荐,西固区企事业单位获得市级以上科技立项百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项、省级科技奖励10项。

西固区于2017年、2019年先后获批“甘肃省科协助力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示范区”、首批甘肃省创新型试点县区建设。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7年的52.3%提高到2021年的59.81%,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从2017年的6500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3.45亿元。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了辖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 丹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