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跑腿”两岁了,给您讲讲我们的故事!
退伍老兵邓琪耀找回了属于他的荣誉
樊老先生退押金的问题解决了
地下车库停车问题得到解决,甘肃春晓公司送来锦旗
春意藏,夏初长,风暖人间草木香。
5月13日,是《兰州晚报》“记者跑腿”栏目创建两周年的日子。此刻的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回望过去的730个日夜,一个团队、一部热线、一张版面、一组平台,我们接访投诉6000余条,拨打采访电话7万余通,外出采访4000余次,刊登新闻稿件、视频3000余篇。
关于我们的故事,要从2020年5月13日说起——
那是“记者跑腿”栏目创建后的第一位投诉人,据他反映,小区改造工程施工扰民,经栏目记者协调,得到了有效整改。这篇报道成为“记者跑腿”的开篇之作,虽然版面不大,但在社会面引起很大反响。之后,栏目接到200余条类似投诉。
关于我们的故事,那些荣耀时刻想与你分享——
2021年6月2日,结合工作实际,我市梳理确定并向社会公示了46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本栏目位列其中,助力为民解忧媒体监督行动。因此,“记者跑腿”专栏荣获2020年度中国晚报优秀专栏奖一等奖;新闻作品《直播兰州:一个卡口点的24小时》荣获2020年度赵超构移动直播报道三等奖。
关于我们的故事,那些巅峰时刻想与你分享——
“我们的车辆都是运营车,平日里没时间去排队接种疫苗,你们可以帮帮我们吗?”2021年6月2日,出租车驾驶员的一个求助电话,栏目记者24小时紧急联络,为全城29家出租车公司的8000余名出租车驾驶员,先后开设了两场新冠疫苗接种专场,参与人数近20000人次。
关于我们的故事,那些“疫”线时刻,想与你回忆——
2021年10月18日,新冠疫情袭击甘肃。本栏目先后策划了多次重大“疫”线现场报道:“兰州市启动24小时核酸检测”“兰州严防死守,阻断疫情传播链”“我们全力守护城市大门”……2021年10月31日,栏目记者深入兰州市天水路高速路口和东岗、韩家河等城市出入口,实地探访交通防疫卡口点的具体情况。
时光如箭,转眼间已经过了两年了。我们用730个日夜去探索。河流终有尽头,花儿终有凋零的时候,但是我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雨欣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