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 正文

任世琛 镜头语言,一生不变的追求

2022-04-21 07:54:23 智能朗读:

2006年5月6日,渭源县大安乡邱家川村,村民在山眼泉池下舀水,传递给上面的村民。
2013年4月11日,环县毛井镇施家滩村。村民聚集到村口拉水。由于用水告急,政府派送运水车送水到村子,解决村民用水急的问题。
2014年10月2日,会宁县太平店镇大山川村。两个孩子用辘轳在井里汲水。水井的使用,使村民家里生活用水的水质发生了变化。
2015年7月18日,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寺头村。村民在自来水龙头旁给孩子洗澡,自来水的进入改变了村民以往洗澡少的现象。
2016年8月20日,华亭县上关镇。村民在铺设自来水管道,精准扶贫使村民住上了新房用上了自来水。
2017年1月17日,正宁县榆林子镇。政府在街道为村民设立了应急饮水供应点,满足因供水设备发生故障,随时来取水。
2017年3月21日,环县八珠乡红军小学。“一杯水的约定”甘肃环保公益活动在环县八珠乡红军小学举办。环保组织为学校购买了净水器。
2018年 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寺头村    7月24日,政府投资修建的自来水塔,解决了村民在机井拉水的历史,村民不用出家门就直接用上了自来水。
2018年 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寺头村    7月23日,小寺头村村民端着纯净水准备喝,自来水通过净化器净化,清澈透明。
2018年 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寺头村    7月23日,政府投资修建的自来水进家园,小寺头村两个孩子用自来水洗西瓜。
2020年 8月17日,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寺头村。村民把自来水管接到洗衣机上洗衣服,快捷方便的生活条件和城市人没有区别。
2020年  1月24日,正宁县榆林子镇小寺头村,孩子在自来水龙头前喝水。自来水进厨房,村民给水龙头上装上净水器,打开水龙头就能直接喝上纯净水。

■人物简介

任世琛,纪实摄影师、甘肃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甘肃首席代表处副主任,中国青年摄影师系列丛书十位入选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感光计划”导师,甘肃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摄影作品先后获得全国摄影艺术展、中国新闻奖、索尼世界摄影大赛,华赛、地球奖、金镜头、中国青年环境资助奖、“吴印咸摄影资助”奖,中国文联文艺扶持奖、亚洲新闻摄影奖、“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奖、中国第18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亚洲风采华人摄影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奖、中国古建筑摄影奖、中国图片大赛簕杜鹃大奖、敦煌文艺奖等国际、国内各类摄影比赛金、银、铜等各类奖项300多次。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摄影展览馆、中国民俗展览馆、中国摄影艺术节、平遥国际摄影展,北京国际摄影周、广东美术馆等地展出,其中《旱区的孩子》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展出,为西部地区筹得善款改善用水现状。

出版《黄土地的孩子》丛书,作品入编《中国摄影年鉴》、《摄影展览获奖秘籍》、《生活·影像·100幅精彩生活纪实摄影作品解读》、《照片的权利》等书,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民俗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收藏。

“到今天我才明白,照相和摄影本质是有区别的。照相诞生的是一张照片,而摄影铸造的是一幅具有思想性、社会价值、时代意义的诗性画卷。”从第一次拿相机,任世琛与摄影便结下了深刻的缘分,也将这缘分延续至今,成为了他一生不变的追求。

小时候,母亲带任世琛去街上的照相馆照相,让他懂得照相就是将活蹦乱跳的人给“固定”到一张小卡片式的纸上。

后来参加工作,到省城媒体上班的第一天,幸运地拿到报社配发的相机,还给他封了一个叫“摄影记者”的响亮称呼,正式开启了任世琛的摄影道路。

因为工作的缘故,任世琛的摄影脚步走遍了甘肃省。但是2000年的一次采访让任世琛的摄影道路发生了一次重要转折。

2000年6月,甘肃省华池县、环县发生了5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任世琛被派往旱情一线采访拍摄。到达现场,他被眼前的旱情惊呆了,到处都是孩子和村民提着水桶在烈日下等待送水车来送水的场景。从孩子一双双稚嫩的眼神里,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助,对水的渴望。此情此景,让任世琛不由自主想起自己童年的取水之路,瞬间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励着他用相机去拍摄旱区的孩子及人畜饮水。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最纠结最让我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每天放学后必须到两公里外的沟里去抬水,那是一段漫长、艰辛、崎岖的山路。每次想到要去抬水,我不是躲避就是大哭,因为抬水不仅仅是累,最主要的是全村的孩子要围着一池水去哄抢,到最后,即使没有清澈的水,浑浊的水也得和二哥抬上一桶,回家沉淀后让妈妈做饭。后来,我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一定要帮助家里打一口井。好多年过去了,儿时的取水路,常常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从2000年到2022年,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任世琛利用节假日380多次深入甘肃、宁夏、陕西等地的干旱地区,走访了490多个村社,拍摄了村民的生活用水,从山眼泉抬挑、水窖蓄水、水井汲水、机井抽水、自来水进厨房的巨变过程的图片10万余张。

集结而成的作品《旱区的孩子》在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呼唤着人们对于水资源的珍惜。

2005年《旱区的孩子》在首届“人与水”主题摄影活动中获奖,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利用这些图片在北京举办了“孩子与水”公益科普摄影展,展出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北京市教育部门还组织首都中小学校的学生前去参观。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位小女孩在留言本上写道,“看完展览我哭了,哭得很伤心,旱区孩子的生活用水就好似我们的眼泪一样珍贵。从今天开始,我以节约每一滴水为起点,塑造美好人生的环保理念。”可以说这次展览给首都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具有深远教育警示意义的环保课,也开启了任世琛“旱区的孩子”影像公益历程。

2007年,“让孩子喝上生命之水”大型公益摄影展在广州启动,有企业当即捐助300多万元,为西部干旱山区修建水井水窖,解决西部旱区孩子的生活用水。随后,该展览在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展出160余次。2010年,“旱区的孩子”影像公益展览在法国国际学校举行,法国一家公司当即承诺,每年筹资为甘肃、宁夏等西部干旱乡村修建水窖以及用水设施。2015年,这组作品在香港参与甘肃水源慈善摄影筹款展览,所有展览共为“甘肃水源”项目筹款150万元港币,用于改善甘肃省干旱乡村的人畜饮水。展览还在北京、上海、广州、兰州、山西等地展出,呼吁人们节约用水,关注孩子生活用水 。

不仅如此,任世琛还利用这些图片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法国等地进行公益图片展的同时,多次联合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绿动未来”环保公益机构、中国环境报等单位和公益机构,启动了“让孩子喝上生命之水”“一杯水的约定”“甘肃水源慈善筹款摄影展”等公益筹款摄影展近百次,公益机构将筹款资金全部用于改善干旱地区的人畜饮水设施。

在各级政府的精准扶贫下,在慈善公益机构的参与下,渐渐地这些缺水的村庄,家家都吃上了自来水。22年来,任世琛通过影像见证了陇原群众生活用水,从山眼泉抬水、水窖蓄水、水井汲水、机井抽水、自来水进厨房的巨变过程,这是一个摄影人的责任和使命。

22年来,仅是拍摄用的相机,任世琛就已经使用了8台。在很多人看来,摄影的门槛并不高,甚至在手机摄影流行的当下,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但是,真正的摄影并不只是简单地按下快门,单纯的记录。除了一系列相机参数的选择调整、画面构图、拍摄技巧等诸多摄影技法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镜头想要表达思想和传递的内容及价值。

在任世琛看来,摄影难就难在,对作品做深度的挖掘。这些不仅仅是有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最主要的是对当下的记录。摄影,除了运气,更重要的是要有走出去的勇气。只有走在第一线,才能捕捉到最真实有价值的影像。山路难走、杂草丛生,最初拍摄时条件很艰苦,但凭着心中热爱,即使风餐露宿也不觉得辛苦。

从孩子到老人,这些最淳朴的村民是任世琛镜头中的主角。为了记录下他们生活的变迁,拍摄最真实的、无戒备的状态,任世琛经常和他们吃住在一起,和他们一同感受着变化带来的喜悦。真正发自内心,用心去按下快门,才可以有能够打动人心的画面。

做很多件事情不难,难的是一件事坚持做22年,甚至更久。“刚开始尽管很难,但看到村民们这么难都在坚持,相比之下我还有什么不能坚持和克服的。”正是对摄影艺术的追求和执着是支撑任世琛坚持20多年如一日的依托。“一直坚持做一件事,一边做,一边总结、探讨、就会反过来思考如何拍摄。记录社会变迁的影像,有过去有现在这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对准!按下快门,记录!”20多年的乡愁变迁,摄影在任世琛看来不仅是记录,还是思考和表达的一种方式。既然选择了摄影,就要为摄影负责,要用好手中的相机,淡化各种因影像带来的名利,通过自己的镜头语言关注社会的发展变迁,聚焦时代新里程,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命运。任世琛表示,“镜头语言是我一生不变的追求,同时,我更希望能够通过影像公益工程,强化一个摄影人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周言文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