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 正文

董仲森 艺术是快乐的享受和自我的表达

2022-01-20 08:42:29 智能朗读:

《春之诗》
《藏家》
《冬雪枣林村》
《北山秋韵》一
《北山秋韵》二
《高原情》一
《高原情》二
《大地出彩》
《暖冬》
《郊外风光》
《村口》

■人物简介

董仲森,生于甘肃兰州,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教育专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油画家协会会员,兰州市钢笔画协会会员,红古区美协主席。2010年,油画《家园》获第六届金城文艺奖金奖;同年,在兰州举办“金色秋月——兰州”八人油画展;2011年,油画《北山秋色》获甘肃省美术家协会首届油画写生二等奖;2015年9月油画作品《大河魂》参加青海省三川地区书画展获二等奖,2016年油画作品《春雨红古川》获兰州市红古区书画展一等奖。

“观他的油画不是单纯体现色彩及造型,从一笔一画到画面感的构成组合及三维的处理,都可看出几十年来他对艺术的追梦,他热爱故乡的山川、河流,用画笔直面生活,书写赞美山河的壮丽。‘在生活上从简,在画上求精,尽精微致广大’是他心中的座右铭。当今在各种艺术思潮中,老董能坚守自己油画语言的审美观难能可贵,不用虚头,不取巧,踏踏实实追梦着每一幅画面,看他的作品就像一首诗,沁人肺腑,感人至深,赏品之雅,身临其境,诱发内心舒服,畅快之感。”这是中国煤矿文联美术家协会国画家王瑞成(愚人)对董仲森的评价。

董仲森的父亲1958年支援大西北从山东军分区转业到兰州,1960年董仲森出生在兰州红古。董仲森回忆说:“我从小就喜爱绘画,尤其对小时候窑街矿务局电影院中的海报记忆深刻,每次看到电影海报上的人物活灵活现,都是那么感人,让幼小的我感觉非常神奇,燃起了对绘画的向往。那时有位电影院画海报的老师叫张宏军,带我初次接触了绘画。每次张老师出海报,都会叫我去帮忙贴画纸,洗画笔,做一些小工的工作。张宏军老师画的《铁道游击队》《海霞》等海报直到现在我都记忆深刻。电影海报使我感受到了原来绘画可以有如此大的视觉冲击。”

1977年董仲森在甘肃民勤县插队,之后参加工作。他一直喜爱绘画却由于条件的限制没能专业学习绘画,但是下乡的经历和煤矿工作使他的绘画更贴近自然和现实。1985年到1987年董仲森在西北民族大学进修,在大学进行了专业绘画学习后,他成为一名高中美术老师,在教育战线一干就是38年。正是因为董仲森在绘画道路上的不懈努力,让他成为了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兰州市红古区文联美术协会主席,其所创作的作品也获得诸多好评与多个奖项。

学无止境,董仲森不仅善于思考,更愿意学习。我国著名油画家朱乃正曾两次来到甘肃、青海采风,对朱乃正仰慕已久的董仲森曾两次陪同并获益匪浅。他告诉记者:“朱先生没有一点大师的架子,可亲可近。他的写生作品用笔考究,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笔法。作品具象而不拘泥,概括而不乏细节,画面写实生动,意境鲜活传神。他对我讲‘想要画好油画作品,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你生活在甘青交界,湟水河、大通河,地理条件独有,山川、河流、草原都有,是画油画的好地方。’朱先生对我绘画的教导让我终生受益,也是我坚守艺术道路的一大动力。朱先生还告诉我,中国画历来非常讲究‘画眼’的处理,而油画作品也是如此。这两次陪同朱先生,使得我的绘画艺术理念得到了升华,逐渐将自己的绘画手法创新多变,在大色块中提炼细节,追求爽快利落的笔法,能够快速抓住瞬息的艺术感受。”

在董仲森不平凡的艺术之路上,还有一个人对他的帮助和影响很大,那就是他的大师哥张万凌。“我们是1981年在兰州市文化宫油画学习班上相识的,又在原西北民院美术系一起上学,他比我年长几岁,因此叫大师哥。当时张万凌就已经展露出了他在绘画创作上的天资,他的毕业创作《南来的风》在省油画展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油画作品《山里人的吉日》参加全国油画展获得殊荣,从那时起我就经常向他学习交流。记得1994年秋天,我与张万凌、刘阳民前去青海省互助县北山森林公园写生,那时交通不便汽车只能到天祝炭山岭,再坐当地农民的拖拉机到北山,饿了只能吃老乡的洋芋饭。那时我终于体会到了绘画写生的艰难,但是也苦中作乐地完成了一批写生作品。从那以后,我与大师哥每年都会到祖国各地去采风写生,写生成为我创作的源泉,回望自己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深深地体会到了正是油画写生让我在艺术成长的道路上获益良多。”董仲森说。

绘画是董仲森一生的挚爱,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是利用节假日到甘肃周边采风写生,为创作积累素材,平日里大部分时间或是在画室进行创作,或是和同行进行交流。在谈到他的绘画风格时,董仲森说:“我的绘画风格是写实与写意的结合,形成了以色彩造型,以色彩抒情的油画语言。画得太实没有艺术语言的流淌,太写意又没有画面的灵魂感。我认为油画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我在绘画中喜欢在似与不似之间描绘物象的形态,表现自己的思想。我的这种风格受到了印象派和中国画的影响。中国画中的线与笔墨的概括,是我创作自然环境形态轮廓的主要借鉴内容。但是,现在我对于绘画的认识似乎进入了‘盲区’,经常在思考我需要更新自己的绘画观念还是坚守自己的想法。由于后现代艺术的爆发和商品绘画的影响,我所创作的较为写实的绘画风格与后现代或超现实绘画理念已经有了差距。我出生的年代与最初接触绘画的俄罗斯画派使我的绘画理念较深刻地扎根在写实当中,为此这些年我在创作中不断地改变油画艺术语言,不断尝试新绘画方式,更新自己的表现手法,融入一些新时代的艺术形式。常言讲,艺术随时代,不能固守一种表现形式,要不断学习交流鉴赏。这些年我也经常去各省、市参观美术展览,期望看到最前沿、最优秀,多种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体会和理解新的艺术理念,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的绘画方式。”

多年的绘画教育和绘画经历,让董仲森对绘画有着很深的感悟,他告诉记者:“回望自己所走过的艺术道路,感悟颇深。‘在生活上从简,在画上求精,尽精微致广大’是我心中的座右铭,艺术是一种快乐的享受,又是一种自我的表达。油画是近代才传入中国的,我们地处西北,对油画的认知是有所欠缺的,年轻的时候,只是感到油画色彩丰富,画面真实、漂亮,看到景物是什么就画成什么,而且概念的东西较多,画面不生动,用笔方式也单一。而真正与油画交融之后,才深知想要画好一幅作品,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是非常难,画油画的同仁都有这种感觉。”

是什么让董仲森能在绘画的道路上坚持数年?他告诉记者“首先是我对艺术的热爱,一种固执,在寂寞中寻找梦想。我喜爱风景画和景物画,我从小生活在甘青界彩陶与马门溪龙的故乡,湟水河畔,自然环境独厚,山川河流峡谷还有沸腾的矿山,更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这是我坚守多年的创作根源。另外,坚持写生是我重要的创作方式和吸收新素材的方法,只要面对大自然,亲近生活,吸取艺术要素,画出对山河的挚爱,就能使我精神愉悦,多年来写生使我找到了油画语言在作品中产生的生活愉悦感,那种全身心的投入,精气神全面调动的状态,可以说是忘掉了自我,面对自然直接的对话,此时的语言,瞬间凝聚在画布上。写生是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体验生命、锻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此外,我认为美术作品是与每一位艺术家的修养分不开的,优秀的画家一定是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画的真实感来自于内心体验,将主观思想和客观物体形态结合,无论是抽象画和具象绘画都是对绘画语言表达的追求与探索。油画作品风格很多,可以使人激动兴奋的就是一幅好作品,一旦作品打动不了作者那就更打动不了观众。”

退休后的董仲森并没有享受清闲,而是背起画箱到祖国各地描绘心中的挚爱。“现在是获取高清图像异常快捷的时代,我要坚守自己油画语言的审美观,就不能满足于各种影像图片资料来创作,而是要经常走进自然,深入生活,回到绘画的本体,以炽热的心和纯真的眼,礼赞祖国的大好山河,用自己的真情、真爱、真切实感去创作,踏踏实实追梦每一幅画面。”董仲森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孔德胜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