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 正文

张耀年 写人生百味 享笔墨芬芳

2021-09-30 08:42:40 智能朗读:

《风雨同舟》
《曾经沧海难为水》
《烟 雨》
《荷塘骤雨》
《秋江弄秋水》
《惠崇春江晚景》
《良言一句暖三冬》
《好雨知时节》
《荷塘月色》
《春荷引蝶图》
《荷 花》
《七律·长征》

近日,张耀年接受了记者采访,在娓娓道来中分享了他数十年来墨香四溢的艺术人生和潜心书法创作中的诸多感悟,并殷切表达了心中对文化盛世所寄托的美好人生愿望。

张耀年的艺术追求道路凸显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特色,如今的巅峰创作状态却是来源于一次在广东佛山的偶然机遇。

2005年,张耀年在广东省佛山市与一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的朋友相约见面,两人相谈甚欢之际朋友便盛情邀请他参加几天后举行的一场经贸洽谈会。不曾想,张耀年在洽谈会上的一番挥毫泼墨竟然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充满文化气息的洽谈会让商界大亨们激动不已,最终全场签约项目总额提升三分之一,之后类似的洽谈会也开始纷纷效仿这一形式。

后来,厚积薄发的张耀年便先后在广东省佛山、中山等地多次举办书画展,其书法创作展示出了深厚的艺术功底。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艺术积淀,其在笔墨翻飞中更加焕发出鲜活的艺术生命力,许多作品在珠三角地区颇具影响且流传甚广。

“尽管广东省经济水平十分发达,但其文化氛围却并未因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被淡化,而是与其经济步伐紧密合拍,不仅为本地书画创作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更以其‘博爱’之心为全国各地书画艺术家敞开了大门。”张耀年很有感触地和记者分享着当年自己的“南下”心得。

“那段日子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广东。”他说:“我觉得广东人面对书画艺术作品的态度很真实,从收藏到鉴赏都体现了一个真字,只要作品写的好,就一定会受欢迎,而不是盲目的追逐书画家所谓的名气。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是金子在任何地方都会发光。”

“我在那里接触了许多书画艺术家、爱好者和企业家,大家在书法艺术交流中都表现的非常真诚,单纯的是为了满足艺术的喜爱与追求。”张耀年认为:“甚至有些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的企业家,对于书法的喜爱也非常之深,虽然他们让我书写的只是一些很浅显易懂的文字,可他们那份忙于商海奔波却依然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与欣赏的劲头着实让我感动。”

“写字画画和做人一样,一定要踏踏实实的,不能总想着依靠炒作获取名利。”他感慨地说:“也许今日你默默无闻,但这只是暂时的,你只要全心全意地进行练习、创作,将自己的水平不断地提高,假以时日,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字,自然会得到大家的欣赏与认可。”

正是这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张耀年得到了很多和南方书画家广泛交流的机会,南北艺术的融合启发了他的许多创作灵感,带给他更多的创作激情。

为了更加广泛充分地与南方书画家们进行交流,张耀年近年来多半时间都留在广东,认真感受着在南北艺术相融中带来的创作灵感,自己的创作激情也得到了最佳的发挥,他的大胆尝试也为甘肃书画家的艺术创作走出本土开拓更大的空间树立了新的模式。

“尽管近年来我多半时间待在广东,但也先后在兰州举办过3次展览,毕竟不论行走于何处都心存浓浓乡情。”听得出,对于张耀年来说,故乡的书画展饱含了其对家乡深厚的感恩之情。

张耀年从学生时期便开始每周临写定量的书法帖,这个习惯他保持至今。几十年来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与耐性和踏实相伴相随,反复地临写揣摩,也让他深谙各种字体的精髓,历经锤炼其隶书作品既博采众家之长又自成一体。

结合自己的经历,张耀年感慨地说:“追求书法艺术的人们不应过分纠缠于最终的成就,认真学习、刻苦写字才是成为‘书法家’的正途,只有潜心积累书画艺术功底才能看清今后发展的方向。一定要明白,尽管‘千里马’不一定都会碰到‘伯乐’,但‘伯乐’眼中绝对只有‘千里马’。”

现在学习书法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孩子从小便带着父母殷切的希望报名参加了各种书法学习班,将这门具有深厚文化沉淀的传统艺术传承下去。张耀年对这种趋势感到很欣慰,而让他操心的是孩子们在书法启蒙的时期能不能得到一位“明师”的引导。

“都说孩子的心里是如白纸一般最纯净的,其实若想创作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任何一位书法家都最需要达到这种状态,只有心中所想能完整、纯粹地呈现出来,才能将看到的、想到的化作屡屡墨香跃然于纸上。”听得出,数十年倾心书法创作在张耀年心里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感悟。

他说:“我觉得练习书法不但持之以恒很重要,看别人写字,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写书法的人不论水平如何,都应该多低头,多看看别人写字,从中取长补短。人生也应是如此,要多观看、多倾听、多感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留在自己心里,多进行思考,这对人们生活的和谐也有很大的提示。”

从自己几十年的书法创作经历中张耀年深深地体会到,书法艺术没有捷径可走,只有付出了汗水、心血、努力才有可能与成就成正比。由于受社会快速发展大潮的影响,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扎实练好基本功却挖空心思追求成名的捷径,打着所谓‘新流派’的口号将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书法艺术变成了轻薄、浮躁的交易品,这些不良风气都让视书法艺术如生命的张耀年心痛不已。

张耀年告诉记者:“其实写书法和做人一样,哪怕是在当前市场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中,也切不可完全逐利而行。一定要坚守自己以德立身、以文养性的功底,尽可能地去保持内心的清明。”

他由衷地说:“正所谓见字如见人,一个人的人品变化是可以清晰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的,如果完全为了追求名利去写字,这样的作品绝对不会在历史变迁中流传下去,凝结在字里行间的气息会成为硬伤。”

“时代趋势所致,书画艺术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不可避免。”张耀年认为:“但是,我觉得书法创作作为爱好与工作时,一定要坚持自己创作的初心以及原则,书法创作更应该看作表达内心感悟及沟通感情的桥梁,而不是博名谋利的手段。”

他说:“我的母亲生活在农村,没什么文化。可从小到大她都一直叮嘱我,人出门在外,多吃点亏不怕,不能太计较得失。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不论是做人还是写字,我都视其为人生准则。我在广东生活的这些年里,很多时候都是以文会友、‘无私奉献’,对周围人的索字从未吝啬过。作品被大家认可喜爱我是非常高兴的,为欣赏我的人写字也是乐意去做的事。”

在他看来,传承书法艺术也是对中国文字之美的一种发扬。要体现文字之美,正确书写汉字,表现书写的基本功是必须的。他的平板电脑上,一直保存着我国文字改革之后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对照表。

“毫无疑问,书法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用繁体字书写更加好看,然而很多人在没有搞清楚一些字繁体与简体的含义区别的情况下便滥用繁体字。”他说:“这样的错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

张耀年指着“云”与“雲”两个字对记者说:“就像这两个字,‘云’的繁体字是‘雲’这大家都知道,可放在一些词句中,它们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比如‘人云亦云’这个词,云便表示了‘说’的含义,而繁体字‘雲’只能特定指天上的云彩,如果为了使作品好看、看起来高深,将这两个字用混,可要贻笑大方了。”

在张耀年的家中,除了满屋的书法作品,记者还见到了许多装帧精美的书法集,其中一本《毛泽东诗词67首》。谈到这本书,张耀年感慨颇多:“这是2014年出的一本作品集,当时也算是那个阶段的一个总结。在考虑题材时我得到了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这本书把毛泽东诗词收录的比较全,包括已发表的作品和十余首未发表的作品。于是,我就决定用书法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

捧着这本书他也是颇有感慨:“人生是很短暂的,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多做一些自己想做并且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是唱着《东方红》长大的,对毛泽东有很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只是由时代造就的,而是深深地印在我们的成长轨迹中。”

实际上,自2004年张耀年出版第一本宣纸印刷的小楷隶书开始,这本《毛泽东诗词67首》已是他出版的第5本作品集,回顾那些分别代表了自己书法人生不同阶段的作品,张耀年心中也是百感交集。

他说:“我写了一生的字,可以说将岁月经历磨练出的感悟全都凝结入了每个字里,每当我回头重新品味一番旧时的作品时都感慨万千,因为那笔墨之间流淌着的岁月,也正是我的无悔人生。”

■人物简介

张耀年,1948年生于兰州,现为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诗书画联谊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海峡两岸中国书画交流协会会员。曾在国内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其清新雅致的创作风格,深受书画爱好者喜爱,作品被国内外多家机构收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