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安处是林山 ——访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淌沟保护站负责人黄超

黄超,2021年被兰州市林业局评为优秀党员,是连城管理局众多护林员中的一份子。每天,他同众多护林员们默默无闻,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维护着保护区的安全,守护着这一片绿水青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忠实践行者。
驱车130多公里,临近中午时分,记者来到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淌沟保护站。
记者赶到时,正值黄超准备前往张家沟管护点,看天气尚可,记者便跟随黄超一同前往。
进入张家沟,能明显感觉气温开始下降,林区边缘的几块耕地上插着许多写着“防火护林 利国利民”等宣传小旗。
山路蜿蜒,一眼望不到头,两侧松柏葱茏叠翠,路旁流水潺潺、时隐时现,耳边不时传来各种鸟鸣声,偶尔惊起野鸡飞起……
“我们淌沟保护站总管护面积约16万余亩,保护站下设张家沟、皮袋湾、甘青联防等9个管护点。辖区内道路四通八达,与青海省乐都区下北山林场和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古城保护站东坪管护点接壤……”黄超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
每一位护林员在巡查时都要详细地记录沿途具有代表性的物种、群落的变化,也就是业内所称的“固定样线监测”,用于监测沿途植物以及野生动物的痕迹、毛发、粪便等等。作为这里的负责人,黄超每月要对每条样线进行检查,为了一次能多走几条样线,黄超选择了不走回头路,尽管每条样线少则一二十公里,多则三四十公里。仅在去年,他们就完成近300次固定样线的巡护。
戴着帽子,身着管护服,袖口高卷,望远镜挂在胸前,背包里装着笔、本以及水、干粮等常用物品……这是黄超日常工作时的标配。
“近些年由于生态恢复较好、雨水多,常走的路往往会被杂草遮掩,我们只能凭经验找到下一个管护点”。黄超边走边介绍:“保护区能有现在的规模,全靠一代代护林人的无私付出,我仅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已……”言语间,这里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转眼雨水开始落下。“山里就是这样,一会儿晴、一会儿雨。走,我们找地方先避一下。”黄超说。
“对我们而言,森林防火是常态的,冬春季防火则是重点。防火期从每年的11月1日开始,到次年5月31日结束,尤其是3月14日到4月5日的清明上坟时段,是保护区的重点防火期,也是我们最忙碌的时段。”
“我最高兴的是,近年来在我们保护区每位护林员的努力下,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黄超笑着说,眼睛望向远处。
“记者同志,现在已是下午3点了,距离下一个管护点还有一二十公里的山路,我们要出发了,确保天黑前赶到。让同事先带你下山,有啥事我们再联系。”简单聊了几句,黄超便与3名护林员消失在烟雨密林之中。
接触时间虽短,但黄超的执着与率真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超的小孩上三年级,正是需要父亲陪伴的时候,他却常年与林区为伴;母亲病重,急需儿子照料的时刻,他仍奔走在大山之间……作为一名护林人,始终愧对的是自己的家人,换来的则是保护区的满山松柏、葱茏叠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吕晟军 文/图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