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七里河区> 正文

拓展服务半径 构建基层治理服务新格局 七里河区推动新时代“民情流水线”工程提质增效

2023-08-18 07:34:19 智能朗读:

七里河区西湖街道针对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无抓手、成效低等问题,按照工厂流水作业方式,2004年首创提出了“民情受理、限期办理、公示反馈、跟踪监督”为民服务四道办事程序,经过不断完善和深化,日趋成为一个以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为载体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这就是“民情流水线”。

近年来,七里河区坚持在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上积极谋良策、开新篇、善作为,倾力打造新时代“民情流水线”工程,不断与时俱进,构建起全域一体、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服务新格局。

做大基层治理“朋友圈”

铁路职工家属院205小区位于土门墩街道建西西路社区,是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老式小区,自来水、天然气、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尤其是小区没有路灯这件事,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今年年初,建西西路社区发动小区物业管理方兰州国资利民有限公司,为小区14栋楼安装了56盏路灯。”建西西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孟慧芬说,作为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多年来,兰州国资利民有限公司一直都很支持社区的各项工作。

据悉,七里河区通过社区“大党委”、街道“大工委”辐射带动,统筹盘活用好驻地单位、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资源,与445家单位、企业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54名较大规模驻区单位、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街道“大工委”委员,推动西站街道“红色矩阵”、敦煌路街道“全域党建共同体”等一批城市基层共驻共建新模式在辖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不断发展壮大基层治理“朋友圈”。

精准高效提升为民服务质量

前不久,家住秀川街道穴崖子社区的方桂珍女士前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爱人办理“4050”社保补贴,不熟悉业务流程的方桂珍找到了综合业务窗口的社区工作人员周小田,周小田不仅帮助方桂珍与正在入户的负责社保业务的同事取得联系,还主动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周小田告诉方桂珍,自己是她此次办理“4050”社保补贴的“首问责任人”,办理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自己。

“针对街道社区在服务群众过程中出现的衔接不通畅、交流不到位等问题,我们于今年推出了‘首问工作法’,主动将接待居民事项办理的第一位工作人员作为‘首问责任人’,负责全过程跟踪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折腾、好办事,确保群众办理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秀川街道公共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苟秉红介绍说,在接待群众办事时,属于首问人员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项,首问责任人立即办理;对于不属于首问人员办理的,及时联系相关工作人员衔接办理。

据了解,该区统筹延伸开展群众诉求收集、邻里纠纷化解、环境卫生共建、社区安全防范、资源共建共享、文明新风倡导等服务,持续关心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不断推动“民情流水线”工程优化升级。

智慧赋能激活便民服务引擎

新时代“民情流水线”工程是与时俱进的。

今年,柳家营社区联合中电万维有限公司,推出“柳邻智库”平台,该平台对社区“民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将政务办理流程工作人员电话、民情意见征求码、居民协商议事等搬到电视盒子上,方便群众不出门享服务。同时,结合构建“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将各类经营网点按照“基本类和品质类”进行划分,为长期参与服务和活动的商家进行线上推介,利用社区自媒体平台,拍摄“柳小算带货”视频,进一步带动辖区商圈经济发展。

“柳邻智库”平台的推出,方便了不会上网、不会操作手机的居家老人。

据了解,七里河区着力打造“一云两端三网N链条”党建·智慧云平台,探索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新模式。创立线上“百姓事务所”,实施“数字+管理”模式,全面推行政务办理、在线预约等“指尖服务”49项。积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促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互为支撑,优化完善“网格发现、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的长效机制,突出党建信息平台与政务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归集、研判预警、指挥调度、应急处突智能化运行,切实构建起“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基层治理智慧化“大联动”网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