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正文

目标确定,未来五年七里河区这么干~

2021-11-30 18:42:00 智能朗读: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争先再远航

又一个充满希望的五年已经开启

七里河区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勇争一流的雄心壮志

敢为人先的万丈豪情

奋力开创七里河区高质量发展新境界

11月29日,中国共产党兰州市七里河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闭幕,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七里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总的来看机遇远大于挑战。未来5年七里河怎么干?紧紧扭住八项重点,撸起袖子加油干!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一个中心,打造两个高地,推动三个乡村振兴带,培育五大空间增长极,构建五大产业动能体系,朝着全面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目标奋勇前进。

奋斗目标

努力打造“五个现代化新七里河”,即打造实力强劲的现代化七里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力争总量达到7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00亿元,营商环境达到全省一流水平;打造人民幸福的现代化七里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社会保障能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带动城乡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打造治理高效的现代化七里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工委”作用充分发挥,市域善治模式全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更加牢固;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化七里河,生产生活方式更加绿色低碳,碳排放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形成蓝天常在、碧水长清、城乡更美的生态底色;打造风清气正的现代化七里河,党的领导更加坚强,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始终忠诚于党的核心、党的宗旨、党的事业,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图片

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政治建设有高度更有广度。

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政治保障和精神力量。一是突出政治引领。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牢牢把稳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加强自我革命,增强政治免疫力,引导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促全面规范、以“四抓两整治”促重点提升、以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促转型发展,推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坚持好干部标准,做到严管和厚爱并重,确保人岗相宜、德能配位,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为七里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干部人才支撑。二是加强“社工委”建设。充分发挥“社工委”“聚合”功能,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系统性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共建、社区化共治、邻里式共享水平。特别要在多民族聚居社区积极纳入有影响的宗教界人士和“寺管会”成员,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信教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社工委”服务质效,依托“兰州蓝护卫者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等志愿团队,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走访群众、化解矛盾、新风倡导、联防联控、协同治理等服务活动,形成共商、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力争五年内“社工委”委员人数达到1000人以上,共建单位达到500家以上。三是强化纪律保障。持之以恒推进正风肃纪,实事求是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大力度整治民生领域腐败问题,加强对乡村振兴、选人用人、重大资金使用、重要项目推进等关键环节的专项监督,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紧盯“四风”等顽瘴痼疾,实行最严格、体现精准性、具有震慑力的巡察督查,确保形成长效震慑。

图片

精准施策激发项目建设活力,推动经济增长有速度更有质量。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进一步做深做实“五量”文章,确保经济发展动力更强、后劲更足、基础更稳。一是狠抓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力。一方面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在已经谋划175个“十四五”项目的基础上,凝炼、包装符合我区产业定位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50个以上,实现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坚持“一个项目、一个团队、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加快实施我区纳入到全市“十四五”规划重大储备的51个项目,以项目早开工、早见效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另外,注重对项目的前期熟化、包装、准备,确保上级一有相关政策出台,我们就能拿出符合要求的项目,争取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市大盘子。二是突出招大引强提升发展后劲。瞄准重点区域和知名企业,招引“3个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10个以上,完成省外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700亿元以上,切实以大项目、好项目的落地建设提升发展质效。力争每届兰洽会新签约项目不少于10个,签约总额达到100亿元以上,年签约开工率不低于65%,资金到位率不低于20%。坚持全区“一盘棋”,按照各乡镇街道的功能和产业定位,农村地区紧扣服务城市需要,老城区聚焦城市有机更新需要,彭家坪片区、西果园片区、雷坛河流域围绕创新驱动战略需要,引导项目在合适的片区落地建设。三是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发展基础。秉持“把方便让给企业、把困难留给政府”的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一网通办”水平,健全完善服务承诺“四办四清单”制度,构建部门协同、区域联动、市场支撑、共同推进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打造七里河优化营商环境“四大工程”。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强化民营经济负担减轻和权益保障,全面落实和有效接续各项惠企帮扶政策,同企业家坦诚交往、真诚互信,确保门槛降下来、监管跟上去、服务更优化,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图片

持之以恒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发展结构有活力更有动力。

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积极引导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不断提高产业层级、发展效益、核心竞争力。一是推动商旅产业繁荣兴旺。持续巩固西太华、兰州中心、中天健广场等已运营商贸产业的主体优势,积极推动万达茂、兰州环球港等新建商贸产业建设运营,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服务高效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以S104线兰阿公路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石佛沟景区提升改造,将兰石、兰通、兰木等大型工业企业遗址打造为旅游产品,以黄河母亲、黄河楼、兰州老街等景点为带动,全力打造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3个。二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把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注重培育数据信息和智能制造两大战略产业。数据信息产业方面,加快兰州理工大科技产业园、陇浙(颐高)数字产业园建设,积极与华为九霄鲲鹏、哈工大机器人团队沟通对接,形成以数字经济为指导、大数据为牵引的“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结算经济”新模式。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加快对铭帝铝业有限公司等传统企业升级改造,帮助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对接机制,建立产学研创新载体3个以上。三是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紧扣“都市农业”发展定位,紧紧围绕百合、中药材、林果业等特色农业资源,依托石佛沟、百合谷、大尖山等景区,打造一批农事体验、旅游观光、农品采摘等类型多样的乡村精品工程,加快推进花卉产业园、特菜生产基地、食用菌繁育基地等项目建设,让七里河农村地区成为市民休闲观光的“后花园”。支持引导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壮大,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建设百合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1.2万亩,新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

图片

奋勇争先抢占乡村振兴高地,推动城乡融合有提高更有升华。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促进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精心描绘乡村振兴的七里河画卷。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始终保持振奋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过渡期内帮扶政策、资金、力量总体稳定。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不断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及帮扶机制,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一旦发生返贫致贫风险,及时跟进帮扶,确保贫困人口动态清零。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加大技能培训与劳务输转力度,做到“应输尽输”“应培尽培”,持续提升贫困人口“造血”功能。二是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以打造“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全域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阿干镇、八里镇以S104线为发展主轴,依托石佛沟5A级景区创建,打造以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为主的特色城镇;西果园镇以兰海高速、南绕城高速、兰郎公路为依托,建设以“通道+枢纽+网络”为特色的现代商贸物流特色小镇;魏岭乡以沈家岭战场遗址修复保护为依托,打造红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黄峪镇以即将实施的全长37.8公里南部山区旅游公路为依托,打造南部山区休闲娱乐特色小镇。三是提升乡村建设质效。坚持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农村延伸,编制完成“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积极创建省级乡村建设行动示范村。加快S104线兰阿公路项目和总里程96.8公里的11条县道、乡道、村道建设进度,不断完善城乡快捷交通网。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厕所、垃圾、风貌”三大革命,建成黄峪镇韩家咀垃圾填埋场,新建美丽乡村示范村4个,美丽小康示范村10个,努力打造乡村振兴七里河样板。

图片

保持定力擦亮精致之城名片,推动城区面貌有颜值更有内涵。

坚持“精致兰州、魅力七里河”定位,把有机更新作为城区工作的主要抓手,持续在补短板、强建管、增品味、赋内涵上下功夫。一是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分年实施”的原则,确保完成以“五坪”地区、铁路沿线、龚家湾片区为重点,涉及32145户、占地面积约3776亩的40个棚户区改造和涉及3861户、占地面积约7725亩的5个城中村改造任务;加快推进西园、西湖、建兰路等街道涉及67527户的323个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打造15分钟生活圈,提升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二是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统筹实施包括崔家大滩、彭家坪、马滩、西客站南北广场、龚家湾、晏家坪、五星坪片区T086#、T218#、S265#等长度约43公里的市政规划道路40条,构建规划合理、联系密切、纵横交错的路网体系。加快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建设进度,加装老旧小区电梯250部,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不断增强城市宜居性和人民群众幸福感。有序实施城市管线铺设,完成供热管网改造45万平方米,小街巷线缆入地42公里,切实美化城区环境。三是加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依托智慧城市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整合城市管理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社会服务平台,构建集信息收集、提交流转、快速办理、动态跟踪于一体的城市管理体系。以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抓手,建立健全市容市貌、垃圾分类、共享单车等重点领域的管理体系,细化点位长巡查、马路办公、街长制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图片

牢固树立生态优先发展理念,推动区域发展有品味更有底蕴。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一是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面开展燃气锅炉低氮改造治理,严格落实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扬尘管控、尾气治理等防控措施,有效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利用扬尘在线监控平台、无人航拍、大气污染防治检测雷达走航车等先进的技防手段,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的“精确监测、精准预测、精密溯源、精妙控制”,确保不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比例达到80%以上,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指标任务。二是推动水体健康更加优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重要指示精神,完成黄河流域七里河段673个入河排污口“查、测、溯、治”工作,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问题发现一处,及时整治一处。建设完成八里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黄峪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西果园镇百合小镇居民区污水处理站提升改造项目,持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编制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将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向农村延伸,解决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收集难题,坚决杜绝农村地区黑臭水体产生。三是推动土壤治理取得实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林长制”,建立污染地块开发负面清单,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全面推进土壤污染修复,确保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60%,肥料利用率达到4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业生产更加绿色、更可持续。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成马滩南河文化公园,新增造林绿化面积90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7.2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2%。

图片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为民实事,推动民生事业有力度更有温度。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动实现全过程民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全面促进共同富裕。将就业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治本之策,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持续抓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力争实现新增就业7.5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7.2万人次,帮助500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等制度,持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实现应养尽养、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始终把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事业来抓,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新建、配建幼儿园29所、小学8所、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新增中小学学位23000个,幼儿园学位7560个,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奋力开创七里河教育发展新篇章。深入推进健康七里河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完成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异地搬迁项目工程和阿干医院整体改造项目工程,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有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文化惠民行动,配备完善15个综合文化站和139个文化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构建完善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加大粮食流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管力度,全力保障储备粮安全。三是持续深化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以深入开展兰州战“疫”后市域善治大讨论为契机,画出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宗教团体、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最大“同心圆”,通过社会治理主体和对象的多元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推动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推进“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的“五治”体系,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图片

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安全形势有延伸更有保障。

以深入推进“平安七里河”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全力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安全保障。一是严守政治安全。坚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综合运用各项科学技术手段,盯紧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人,不断强化预警性、内幕性、战略性、行动性情报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判,切实把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的敏感因素找出来,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挖出来,对各类政治风险隐患有的放矢做好防范、化解和打击工作,坚决维护政治安全。同时,紧盯保密风险,不断建立健全保密内部监管机制,加强保密教育,纠正“重业务、轻保密”错误思想,让保密意识入脑入心。二要严守社会安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和禁毒斗争,大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确保社会安定、百姓安宁。深入推进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宣传教育,持续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成果,不断夯实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基础,让法治理念、国防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民族宗教更加团结和睦。三要严守生命安全。时刻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变化,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紧扣“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紧盯“两站一场”、冷链食品、物流快递等重点部位,坚决落实“四方责任”和“联防联控”各项措施。以“社工委”为依托,充分调动村社、物业、企业和广大退役军人、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强化末端管控,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严格按照要求储备足够数量集中隔离点,并挑选精干力量组建疫情防控“后备专班”,不断提升疫情应急处置能力。

来源: 七里河发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