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热门话题> 正文

■主流声音 让国风国潮成为荧屏生力军

2021-09-24 09:01:58 智能朗读: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以央视中秋晚会、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等为代表的电视节目点亮荧屏。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其应有的态度、厚度和温度,表现出浓郁的文化寻根意识和昂扬的文化自信风貌,使国风国潮成为荧屏生力军。

国风国潮是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民族元素和古典风范并兼具现代气息的潮流、风格、创意、标识、行为和产品的代名词。在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今天,国风国潮流行是新时代中国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显性体现。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华传统文化的缘起、保护与传承,尤其是95后、00后的新时代青少年,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崇值得关注。

弘扬传统文化、表现国风国潮,首先要领悟和把握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厘清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与生命缘起,洞悉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色与当代价值,选择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相向而行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中华典籍里有《孙子兵法》《本草纲目》《天工开物》;中华传说中有“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中华美学里有兴观群怨、澄怀味象、气韵生动……浩瀚的文化瑰宝有着足够的厚度与力量,必将在影视作品中大放异彩。无论是央视中秋晚会、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还是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网络节目《登场了!洛阳》,都在努力挖掘并吃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在古籍里发现故事源头、在古迹里寻找影像摹本、在古风里灌注艺术能量。今年的央视中秋晚会延续景观晚会的创作特点,挖掘节庆文化、地域文化与古典审美之间的艺术可能性,把会场搭建在被称为“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的“月城”西昌,借鉴古典园林美学中“借景”“分景”“隔景”“移景”等手法,营造出月亮、天空、大地、水泊、舞台五位一体、寓情于景的唯美氛围。

弘扬传统文化、表现国风国潮,需要从历史遗迹、古典文献和民风民俗中寻找创作源泉,选取适合影视化表达的内容、素材,结合新的艺术和技术手段,还原、再现历史场景,创造、创新表达方式,把标志性、符号化、易传播和具有亲和力的内容,作为国风国潮的主攻方向。河南卫视的“中秋奇妙游”唤醒非遗艺术活力,《少林·功夫》彰显武德之精魂,《鹤归来兮》表现仙鹤之俊雅,《墨舞中秋帖》诠释书法之神韵,《戏·韵》凸显戏曲之华美,令观众叹为观止。

弘扬传统文化、表现国风国潮,还要重视文化IP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全媒体覆盖、全产业链开发的国潮IP集合体。除去视听产品之外,还要从传统文化、非遗传承、古法制造中开发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像《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节目都已研发相关文创产品,深受观众喜爱。《登场了!洛阳》开发的考古盲盒吸引众多网友争相收藏。此外,围绕古都洛阳打造的城市IP,将持续拓展影视剧、舞台剧、纪录片、动漫等12个产业领域,努力实现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最大化。

在倡导净化荧屏风气、重塑影视文化风尚的现实语境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势在必行。助力国风国潮成为荧屏生力军,既是文化共识,又有观众基础,既能够提高审美格调、强化正向引领,又能够获得意味隽永的视听愉悦。我们相信,厚重深邃又不失灵动活泼的国风国潮,必将在新时代的荧屏上持久留香。

据《光明日报》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