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以“两个结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2023-08-11 08:30:01 智能朗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为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坚持好、运用好,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我们党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它以其宽广的理论视野、深邃的历史思考和生动的社会实践,极大地深化了对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途径和原因的理解,极大地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重要概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有多种衡量标准,其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是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除了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还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中国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推进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对于实现中国人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推进了中国经济发展。这一伟大历史进程重塑了当代中国人,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其最核心的推进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1943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作出的初步但却深刻的论述,提出党具有的完全独立地根据自己民族的具体情况和特殊条件决定自己的政治方针、政策和行动的独特能力;强调党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具有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品质。八十年前党的这些理论探索,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科学方法和根本遵循的最新阐释中得到升华,其中,伟大的理论贡献特别体现于对“两个结合”在规律性上作出原创性探索,在学理性上作出创新性叙述,在体系性上作出创造性呈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创新理论不断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使中国人的精神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不自信转向自信,向着独立自主前进。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的一条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个结合”更加全面系统深入,成果卓著。党的百年历史告诉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焕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同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深深扎根和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在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我们要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相互印证中推进创新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价值这六个重要问题贯通起来,充分展现其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从而更好地把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精神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寓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也更好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寓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理论的先进,是最彻底的先进;思想的主动,是最大的主动。拥有科学理论的政党,才拥有真理的力量。在新时代,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经验,概括提出“两个结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认识发展的必然,也是党的指导思想理论创新的必然。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把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讲师

姜莹莹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