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坚持“两个结合”是新时代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2023-08-11 08:30:01 智能朗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大任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的庄严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就如何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问题导向出发,及时科学解答时代新课题,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中国具体实际蕴含着“变”与“不变”的辩证意义,就概念而言,“中国具体实际”的定义是恒定不变的,就内容而言,它又是动态变化的。比如作为中国具体实际中最重要的内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到党的八大作出“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再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看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随之产生的人民需求和对党和政府的期望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随着实践变化发展的。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基础上,要根据我国具体实际,从问题导向出发,及时回应、科学解答时代之问。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走向了强起来,立足我国强起来的阶段特征,党的理论创新要紧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党的使命任务,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两个大局”加速演进并深度互动、新一轮科技变革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深化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规律性认识,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命运比较和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现实考验中深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党目标任务的完成、历史使命的实现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理论创新的前提要先思想解放,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高度肯定了“第二个结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高度契合性,并特别强调:“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对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认识论意义。“第二个结合”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理论创新必须要讲“新话”,这个“新”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清晰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同理,“第二个结合”也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成为理论创新之源。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创新,毛泽东创造性运用“知行合一”这一中国古代哲学概念,邓小平用“小康”这一古人表达美好生活的词语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国梦”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充分表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使其在21世纪展现出新的辉煌。“第二个结合”为理论创新提出了根本要求,讲新话“不能丢了老祖宗”,这巩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强化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不断衰落到命运的根本扭转,持续走向繁荣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每一次在关键的时刻我们之所以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本质上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支撑,使我们在前进道路上保持精神的独立自主性。

“两个结合”不是简单对接,理论创新也不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硬拼接,而是要实现有机结合,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为解决各种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两个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坚守好这个魂和根,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图书馆干部、讲师

张梦霞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