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协作优势 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

2023-05-23 08:32:23 智能朗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办学治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是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我们要聚焦主责主业,扎实做好新时代传道、授业、解惑工作,着力在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上下功夫。进入新时代,领导干部学习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和党校(行政学院)的教学、科研、资政的水平与质量还未能完全满足学员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新时代新征程,要坚守党校初心,强化政治担当,努力把握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律和干部成长规律,才能更精准应对新时代对党校(行政学院)干部教育培训的诸多挑战。

突破科研与教学难题,建立专业研究团队实现联合攻关,创新学习与工作方式,建立专业性强的校际学术共同体。“知识是群体互助和社会协商的产物。”学术共同体的建立必将有助于学术的成长与发展。发展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必须将校(院)间现有教师凝聚为以专业、兴趣、研究方向集成的团队,以学术共同体为载体提供对话与交流、争论与批判、自主与合作的平台,通过思想的交流、精神的碰撞形成自己的研究学派,实现协同冲锋的效果,进而推进干部教育事业发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打造党校(行政学院)学术共同体既是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的应有之意,也是帮助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科研与教学质量的重要路径。新时代的党校(行政学院)发展要从关注“个体发展”向关注“校际合作”转变,突出学校之间的“协作”。这种协作既有助于改善教学,也有助于形成教育培训专业发展的新模式。

党校(行政学院)在新时代的创新型发展需要体现出多主体系统性协同、多情境立体化实践、协作性规则驱动、多元化工具支持、多维度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因此,在地区间充分发挥协同优势视角下所构建的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新机制是在不同地域情境中,教师借助合作制度、中介工具、学术共同体等支持要素的相互作用,通过联合型攻关和反思性实践实现新发展。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新机制的构建可以从整体上看作构建一个新的共同体系统,把实现高质量发展置于新时代的空间与历史的脉络之中,教师从实践需求出发,以教学科研中遇到的矛盾为突破点,通过在新机制创设下的校际间协同发展情境的互动中实现专业知识生产,促进专业能力的发展,实现与新时代的情境的整合,不断满足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需求。

加大制度化保障力度。顶层设计是分工和规则的集合体,是支配主客体运动的基础性因素,包括三个层面:教师、学员、行政工作人员在协作团队中的微观规则,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中观管理规则,区域性党校(行政学院)联盟的宏观协作规则。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校(行政学院)间协作优势,三个层面的规则与制度都应该得到确立和完善。宏观规则方面:应当推出临近区域内党校(行政学院)联盟的战略合作框架,包括办学资源共享、师资互换、合作科研、联合课题开发、学员异地课堂等内容,定期召开党校(行政学院)间工作会议,交流经验,部署工作;中观层面:应当在校内管理建设制度方面加入协同办学的相关内容,完善相应的教师、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微观层面:具体细化教师、学员、行政工作人员在校际协作团队中的角色、任务和发展方向。三个层面的规则设定有助于协调和规范成员基本行为。各党校(行政学院)作为学术共同体构建的根本承担方,担负着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建立、运行、保障与监督监管职责。首先,在学术共同体构建中先成立学校间共同的学术委员会,通过合作与共同治理的方式保障每位教师参与其中,打破不同专业的壁垒,营造学术氛围,增强教师间交流。其次,完善学术委员会的针对性保障与供给,给予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资源的倾斜与支持,满足教师在原有资源需求基础上扩充资源储备库,优化教师学术资源获取渠道。给与教师在学术委员会中有一席之地,建立激励与晋升机制,多角度全方位对教师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定,让教师不仅在学术委员会中找到集体归属感,更要让其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专业价值与重要性,提升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与主动性。

深化科研与教学改革。通过打破合作校(院)教研部界限,建立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平台,为每位教师的学术探索与交流提供支持与便捷。组建学术梯队,尤其让一线教师成为梯队的主导者,不断从实际教学活动中获得灵感与启发。学术梯队的组建可以充分结合各专业教师的优势与力量,针对某一特定专题进行联合攻关,让经验丰富的教师以“传帮带”的方式带动初入学术共同体的教师共同研究,利用集聚形式激发不同学术共同体构建的特色需求,促进跨学科、跨领域间的专业对话,走出单一学科与专业的思维限制,打造“专业+”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术共同体的建立是要回归学术治理的本质,从制度和认识层面激励教师提高学术研究与授课的能力与水平,不断拓展与优化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模式,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发挥协作优势,多方位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并完善党校(行政学院)的科研资政功能。

作者系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市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 副教授

瞿静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