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对全球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与突破

2022-12-05 08:16:19 智能朗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中国式现代化“新”在何处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三位一体,更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物质现代化。从20世纪提出“四个现代化”,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链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一再说明正是物质力量现代化才使得中国人能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飞跃。中国式现代化其次是制度现代化。甲午战败之后,中国人的反思从器物层面进入制度层面,从而开始追求制度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开始建设新的制度大厦,并经过改革与调整,逐渐形成稳定的四梁八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明确提出将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自我完善及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总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又明确提出了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支撑起了中国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进而支撑起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再次是人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只有35岁,约80%人口是文盲。今天,中国的人口预期寿命超过了美国,达到78.2岁,人口预期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3年。人的现代化不只是个体现代化,而是人民现代化,人民不但在个体意义上变得更为独立、自主,在整体意义上也更加凝聚成具有共同意志、共同行动的共同体。中国的社会正成为既个体自主又有机团结,既分工又紧密联系,个人与集体、国家命运相联的新型现代社会。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造了世界现代化新理论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社会和文化,实际上就是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进行的伟大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宝贵品格和不懈追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是从中国基本国情和具体实际出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根本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道路,在吸收借鉴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和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快速地发展起来,开启了一条全新的走上现代化的成功之路,开创了一条全新的世界现代化路径体系,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世界现代化理论体系,彻底打破了只有走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宿命”。

及时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不仅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厚实土壤,而且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提供了实践场所。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研究,必须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理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发展交汇中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有机统一,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要素结构、存在形态、光明前景和重大意义,科学揭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既能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又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以及实现国与国之间和平发展的内在机理,科学揭示这种新型现代化道路所具有的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在实践基础上及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创新,就是要从实践的新发展新突破过程中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建立理论上的新创见新建树,从而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人类社会的现代化理论,尤其是创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世界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宝库。

作者系兰州市社会科学院(联)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席)

雷建勇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