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老兵刘艳珠:“我在朝鲜亲历了反细菌战!”

2023-07-21 08:49:11 智能朗读:

由朝鲜政府颁发的奖章证书

反细菌战小队成员(刘艳珠第二排左一)

扫码看视频

档案

刘艳珠,男,1933年出生,贵州省贵阳市人。15岁当兵,志愿军280部队一分部50分队新兵连文书、汽车兵。亲身经历朝鲜战场反细菌战。1959年参加了西藏平叛斗争,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作为连队文书,他登记过许多志愿军新兵和牺牲战友的名字;作为汽车兵,他冒着敌人的炮火,给前线运输补给,亲历了反细菌战……他是刘艳珠,15岁入伍,1951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又留在朝鲜5年,帮助朝鲜人民从事战后重建,今年已经90岁。

7月17日,记者采访时,刘艳珠老人一身正装,胸前戴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还有在朝鲜作战获得的两枚奖章。老人个子不高,听力已经没有那么好了,但依旧很精神,记者依稀能看到他当年英姿飒爽的样子。

在新兵连当文书,登记过无数牺牲战友的名字

“1951年,我响应国家号召,1月就入朝了,当时在志愿军280部队一分部50分队新兵连当文书。全连的新兵登记工作都是我负责,比如你是来自哪个省、市区、县、乡、村的。登记好后,便于给大家分配工作。”刘艳珠说,不光是登记新兵信息,牺牲的战友信息也是由他登记。“他们牺牲的时候很年轻啊,都是17、18岁,我已经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明明前几天登记的时候还看见他们的面庞,可是一场战斗下来人却没了。”刘艳珠红着眼睛说。

1951年,在朝鲜台山里战斗中,刘艳珠和战友们搬木头修建防空洞时,遭遇美军轰炸机空袭。当时木头被炸得飞起来,防空洞也塌了,刘艳珠和其他两名战友侥幸没有被炸死,但是右手大拇指却被木头砸成残疾。“我没有死,但是很多战友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防空洞、伙房都被炸没了,大概有100多人,一瞬间都不在了,人都被埋在了地下。”在硝烟散尽的战场上,刘艳珠看到的惨烈场景让他毕生难忘。“除了看不出形状的枪炮碎片,满眼都是战友们的遗体。有的战友在牺牲时遗体烧得焦黑,有的脸上被灰烬覆盖。”说到这里,刘艳珠的声音哽咽着颤抖了起来。

美军投放的细菌弹是苍蝇、蚊子等携带病毒的昆虫

刘艳珠至今保留着一张和战友在朝鲜战场拍摄的珍贵老照片。照片中一共有8个人,身穿军装的四男四女,眼神坚定地看着前方。照片的右上角写着“抗美战线纪念,1952年10月1日”。刘艳珠指着照片上的人说:“不知道这些战友是否还在世,我们都是反细菌战小队的成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细菌战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1951年,美军开始在朝鲜战场上投放细菌弹。志愿军各级指战员迅速展开反细菌战动员教育和疫情防控知识普及,介绍反细菌战的基本知识和医疗技术,要求战士们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特别注意。我们从各单位抽调过来后组建了反细菌战小组,采取了一系列的反细菌战措施。”刘艳珠说,“美军投放的细菌弹有苍蝇、蚊子等昆虫,投放的地点主要集中在水里。这些虫子特别厉害,因为它们身上都携带有病毒、细菌,如果人不小心触碰它们,或误食了被感染的水或食物,病毒、细菌会入侵,可能就会导致死亡,有好多战友就是因为接触这些虫子感染病毒、细菌牺牲了。”

“细菌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时刘艳珠和战友们的防护装备很简陋,就是一个普通的防毒面罩。“那些虫子刚开始飞不起来,两个小时以后就飞起来了。我就用喷雾器喷杀这些虫子,其他战友用火烧。这些虫子被杀死后,需要挖一米多的深坑进行掩埋。焚烧这些虫子的时候,味道特别难闻,闻多了恶心头晕。后来我也学会辨别美军的飞机了。冒着青烟的是轰炸机,冒着白烟的是投放细菌弹的。”刘艳珠用手比划着说。

许多汽车运输兵在敌机轰炸中牺牲

1951年,身在朝鲜的刘艳珠,是拖拉机管理学校的第一批毕业生,学的技术是汽车维修。“当时我不仅会开车、修车,还会骑摩托车。那时候有缴获的美军汽车,还有咱们自己的车,我们都要对这些车辆进行检查,看看哪些车需要维修。修好后,一些车留在了朝鲜,也是为建设朝鲜作出了自己的一点贡献。”刘艳珠骄傲地说。后勤补给线是战争中最重要,美军不断利用飞机对志愿军的运输线进行轰炸破坏,许多汽车运输兵在敌机的轰炸中牺牲了。“美军的飞机飞得特别低,他们低空飞行扫射时,把朝鲜人民拴在树干上的牛羊全部射杀了,所以汽车兵也是伤亡率很高的兵种。但是大家仍然顶着轰炸,不怕牺牲,忍着饥饿,不顾疲劳,昼夜不停地行驶在运输线上。我们有个小战士,实在看不下去了,冒着生命危险,端着机枪对低空飞行的飞机进行扫射,没想到居然真的把敌机打下来了。”刘艳珠回忆说。

美军俘虏吃不下炒面

在朝鲜战场,志愿军行军主要靠两条腿。白天全连隐蔽在丛林、战壕、地道和防空洞里,夜晚行军,经常一晚上步行100里。头上有敌机扫射,地上有敌人的炮火封锁。冬天朝鲜的气温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战士们冻得直哆嗦,敌人的炮弹炸出的碎冰块划在身上,像刀子一样扎人。双脚都是麻木的,有的战士因为腿部冻伤严重后来截肢了,但全连没一人掉队,总是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战场。饿了就吃一口炒面,渴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战士们在战场上吃得最多的粮食是炒面,当时抓了一个美军俘虏,他说饿了,我们把炒面给他吃,他说他吃不下去,太难吃了,因为他们的伙食好,吃的都是罐头。我们对他说,我们的首长都吃的都是炒面,你不吃就饿着,最后没办法,他还是吃了炒面。”

“我们没有怕死的人,只有勇敢的战士。当时,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战死也值得。” 刘艳珠坚定地说。谈及朝鲜人民,刘艳珠脸上又流露出温暖的笑容。“朝鲜人民很热情,给我们送吃的、喝的。战争结束后,还和我们载歌载舞,大家开了联谊会。”刘艳珠说,他当时还专门学习了朝鲜语,也是为了能跟朝鲜人民更好地交流。

战争胜利,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一起欢庆

1953年7月27日,《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在朝鲜板门店签订。那一刻,刘珠艳和所有志愿军战士一样振臂欢呼:“结束了!没有战争了!我们迎来了和平!”刘艳珠和朝鲜人民拥抱着、笑着,最后也哭成了泪人。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是包括刘艳珠在内的一大批志愿军在朝鲜又留了5年,帮助朝鲜战后重建。志愿军战士们与朝鲜人一起下田地、进工厂等,帮他们种田、修桥、建房等。刘艳珠在朝鲜的这5年时间里,主要负责维修汽车,既有军用汽车,也有民用汽车。

在朝鲜8年,回国后父母早已去世

1958年,在朝鲜待了8年的刘艳珠终于回国了。“参军的事情,我没有告诉父母,也从来没有通过书信,怕他们担心,也是因为当时通信不方便。我父母都以为我死了,每年的八月十五还给我烧纸。没想到我回来了。但是我回来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家中只剩下一个弟弟。”刘艳珠感慨地说,“自古忠孝难两全,我没有见上父母最后一面,也没有为他们养老送终,很难过。但是,为了保家卫国,参加抗美援朝,我一点都不后悔。”刘艳珠回国后并没有闲下来,他响应国家号召,在1959年参加了西藏平叛斗争,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这些年里,刘艳珠主要还是负责开车运输人员和物资。

■采访后记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刘艳珠说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他在部队时吃饭唱、睡觉唱、打仗唱,已经深深地在心里留下了烙印。转眼间,那场战争已经过去了70年。每当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刘艳珠仿佛又看到了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们可爱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战斗的豪情和对祖国、对军队的炽热的情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苏晓 李庆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