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科技特派员 行走乡间甘当农田“守护者”

2023-05-24 08:38:33 智能朗读:

李斌(右):“深入田间帮助指导农民是我们的职责。”  王忠德 摄

加快破解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提升农产品品质。杨贵智 摄

兰州已进入以农业机械化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方式,效率倍增。杨贵智 摄

积极拓展农业科技服务领域,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杨贵智 摄

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 杨贵智 摄

农村有句俗话“春争日夏争时”,是说春天要抢抓农时不误春播,进入夏季则因田间管理及夏收,每天每时都很关键。时下,兰州广袤的田野里,粮食和油料作物或起身或拔节,高原夏菜则迎来头茬丰收,农民们比春天更忙碌,更细心地“伺候”着庄稼。

在这个关键时期,我市各县区广袤的田间地头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企业里,活跃着各级科技特派员忙碌的身影——他们和农民兄弟并肩作战,他们行走田间甘当农业“守护者”,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技术攻关研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引导农业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打通了科技到农村的“最后一公里”……

攻关 把创新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七里河区阿干镇坪岭村位于二阴山区,年均气温5.8℃,年均降雨量460毫米,海拔1800米至2400米。独特的自然条件为百合种植提供了先天优势,坪岭村种植百合已有40多年历史。

为研究百合的生长特性,科技特派员、七里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研究员李斌在这里开辟了试验田。 “百合是兰州的特色产业,深入田间帮助指导农民是我们的职责。”日前,李斌正在坪岭村田间指导田间管理,记录相关数据。自春播以来,李斌穿梭在七里河区各百合种植基地,重点在百合籽种选育、百合田间精细化管理、百合用肥用药指导、生物有机肥推广应用等领域开展业务指导。他说,我们还将加大技术研发,提升产量品质,缩短种植周期,保持发扬好兰州百合瓣大肉厚沙甜的特点。目前,兰州百合栽种总面积约13.68万亩,年产量8万多吨,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多年来,在兰州百合主产区七里河区,连作障碍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李斌围绕百合连作障碍形成机理和防治途径,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李斌主持的《七里河区百合连作障碍研究及集成优质高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已取得成果。开展百合新品种引进试验、精选优质百合母籽,建成兰州百合种球繁育生产基地。引进新生物肥料、采取倒茬深耕施肥,培肥地力,有效控制了百合黄化现象的发生。新型栽培技术,覆草技术,并加强田间管理,叶面喷施微量元素配方套餐,促进百合植株生长。绿色生物农药防控技术、百合种球包衣技术的应用,有效防控了百合根部病虫害的危害与发生。采取九个方面的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兰州百合因重茬连作障碍引起的黄化现象造成的品质产量下降。

“通过项目最后集成优质高产技术示范推广体系,真正达到增产增效,优质沙甜的兰州百合。”李斌介绍,试验示范种植结果,生物有机菌肥使兰州百合亩产达到4402.2斤,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平均每亩增产1801斤,亩增产69%,亩增收18004元。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组织实施农业领域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支持开展高原夏菜、百合、玫瑰、软儿梨、中药材、畜禽养殖等兰州特色农业产业及种质资源培育和新品种选育,不断增强做好农业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5年来,市科技局累计征集到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和人才创新创业项目600余项,立项支持200余项,支持资金3000余万元。

推广 打通科技到田最后一公里

“菜有菜味,瓜是瓜味。”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搭配,对蔬菜品质要求逐步提高。

蔬菜生长的季节,科技特派员、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杨海兴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他将蔬菜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田间识别及防治、测土配方、水肥一体化结合在一起,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农民朋友进行着一场场“特殊”培训。

杨海兴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蔬菜作物栽培等专业技术方面和农业科普宣传工作,是榆中多家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外聘的专家。每年他在省内各地开展蔬菜生产培训及现场指导80场次以上,发放资料2000多份,接待全国蔬菜考察学习团20次以上。

榆中县是兰州高原夏菜主产区,为做大做强“兰州高原夏菜”品牌,杨海兴担负起全县蔬菜发展的技术指导工作。30年来,紧紧围绕高原夏菜这一富民强县主导产业,以建立高标准示范点建设为重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做到乡有示范片、村有示范点、社有示范田,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由2002年的6.7万亩,发展到2022年的37.1万亩,总产量67.7万吨,实现产值19.5亿元。

“人们对高品质蔬菜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少走弯路,减少劳无所获,避免增产不增收,就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杨海兴如是说。

据了解,市科技局坚持人才与科技同频共振,采取“项目+团队+技术”模式,支持我市一大批农业科技人才把成果送进百姓家,让农业科技人才茁壮成长,大显身手。为推广农业适用技术,举办了兰州市农业科技特派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持续向榆中、永登等县(区)选派256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实现全市帮扶村全覆盖,不断壮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

近3年来,我市用于科技支农经费共计2270万元,其中:累计选派“三区”(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102人,向上争取经费204万元;累计立项科技计划项目56个,支持经费1041万元;立项人才创新创业项目65个,支持经费1025万元。

此外,市科技局还积极支持农业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种业提升行动,着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实践创新、良种良法相配套。帮助涉农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就业,增加收入,形成整个农产品从研发到销售终端的全产业链数字赋能和技术升级。

培育 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全链条

在皋兰县的田间地头,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农民心中的“田专家”,更是问需开方的“把脉人”。

当下正值夏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科技特派员陈秀霞深入农村进行技术示范指导和服务。石洞镇涧沟村种植户金秀兰说:“就像老师带学生一样,科技特派员耐心地指导我们蔬菜种植,田间管理,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技术,包括高架大棚管理、除草、施肥以及后期采摘各方面的技术,让我们对蔬菜种植有了很大的信心。”

早在今年开春以来,市县科技特派员深入皋兰县田间地头,助力农户在广袤的田野上按下皋兰春耕“快进键”。为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皋兰县出台《县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明确工作职责、日常管理和考核内容。自2022年科技特派员选派以来,皋兰县20名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技能所长,累计开展技术服务650余人次,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次、1000余人次,为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支撑。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引领作用,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成效,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我市实际,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下发《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服务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在市农研中心、种业中心、疫控中心、畜禽中心、农广校组建高原夏菜、百合玫瑰、粮食作物、瓜果、中药材、三下乡、家禽、草食畜、马铃薯、休闲农业10个农业科技服务团队,遴选农业部门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为团队成员,以解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科技服务团队每月一次以上进村开展农业科技指导服务工作,以举办技术讲座、发放科技图书资料、开展新品种选育试验田、开展技术咨询、现场指导解决技术难题等多种形式,为农民群众提供科技服务。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科技服务团队共服务行政村11个,对接服务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15余家;接待咨询服务群众1000余人次,现场解决技术难题40个;举办各类农业科技培训班21场次。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把“三下乡”集中服务活动和经常性服务活动相结合,组织技术专家对现场村民解答疑惑和难题,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通过实实在在的宣传、引导和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忠德

责任编辑:张军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