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兰州文旅在“强省会”战略中—— 争当排头兵 展现新作为

2023-02-15 08:28:28 智能朗读:

太平鼓

《大豆谣》剧照

中山桥雪景

乡村社火

春日金城万物复苏、美景如画,正宁路夜市烟火升腾、人声鼎沸,享誉全国的中山桥也吸引了八方来客,古老的金城正在不断拉近与世界的距离。街头巷尾的人们一个个活力满满,看得出,高品质、多路径的文旅融合正在激发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展望未来,美好可期。日前,记者从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今年,兰州文旅将把“三抓三促”行动作为重要抓手,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线,立足“一线双领四提升五矩阵五突破五条底线”,对准靶心、精准发力,形成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争当“强省会”行动和全省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把兰州故事讲的更好、传得更远、播得更广,推动全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文物工作现代化建设。

当好先锋,打造“五个矩阵”

首先,市文旅局将立足打造红色旅游矩阵,建构“以绿带红、以红促绿”的红色旅游模式。

其中,将以兰州战役遗址为主线,充分发挥南部山区的乡村产业优势,建构“红色+乡村”共融旅游模式;以兰州“八办”纪念馆、兰州战役纪念馆、张一悟纪念馆等为主要节点,延伸红色旅游精品路线,让零星分散的红色资源连成一线、串成一片,构建“红色+研学”共融研学模式;常态化开行兰州—宕昌哈达铺—古浪—高台红色旅游专列,构建“始发地+经典线路”共融联动模式。

同时,还将立足打造乡村旅游矩阵,构建“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的乡村旅游模式,让兰州乡景“处处可游”、兰州乡情“走出深闺”、兰州乡味“登上主桌”。

其中,将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甲级乙级民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乡村振兴样板村、旅游休闲街区为抓手,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从业人员技能等全面提升;整合现有A级旅游景区、非A级重点景区,打造一批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的亲子游、田园游、乡村游、徒步旅、采摘游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兰州的乡村旅游“走出深闺”;鼓励全市具有餐饮接待能力的A级旅游景区以及品牌农家乐在特色菜、农家菜、山野菜等菜品开发上下功夫,同时鼓励全市土特产、民俗手工艺品、文化创意产品进行品牌包装,走进景区商店,让游客知晓“兰味”、享用“兰味”、购买“兰味”。

其次,市文旅局还将精心打造文博旅游矩阵,构建“文物活起来,文博火起来”的文博旅游模式。

其中,以多“入圈”构建兰州“大文博”理念体系,将与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读者、四库全书馆、地质博物馆、钱币博物馆以及各大学校史馆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以市博物馆为载体引入精品展览,让博物馆真正融入市民生活;多“跨界”,瞄准具有转化潜力的文物,积极动员高校及研究院所、文创机构等各方力量入局,积极指导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实现从“作品”到“产品”到“商品”转化;多“转动”,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创新的展陈形式、创意活动和文化沙龙,让文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

此外,还将立足打造文旅营销矩阵,构建“全天候宣传,全要素动员”的文旅宣传模式。其中,将与新华社、中国日报社等国家级媒体合作,市文旅局、县区文旅局官方媒体发布平台配合,统一、定时发布兰州文旅宣传营销信息;启动“百人”拍手推广联动,招募兰州文旅特约摄影师、拍手,签约兰州文旅新媒体宣传人,为其颁发证书,签约期内免费进景区(观演艺项目)、参加全市文旅活动,扩大兰州文旅宣传朋友圈;开启“千人”自媒体宣传联动,用好用足兰州导游资源,鼓励导游以直播、短视频方式介绍兰州美景、传播兰州故事、宣传兰州形象;还将邀请或者主动配合外地美食、旅游大V来兰观光体验,进一步加强与抖音、快手、腾讯等平台合作,构建兰州文旅视频营销矩阵;开启“万店”投放宣传联动,设计制作一批折页、画册等宣传品,投放到重点景区、星级饭店和宣传推介活动现场,满足市民和游客需求。

特别是,市文旅局还将立足打造文旅消费矩阵,构建“引客来兰、聚客游兰、留客过夜”的文旅消费体系,用好“引客入甘”政策,认真组织开展“甘肃人游兰州”“跨省游兰州”“跨境游兰州”活动,鼓励打造集特色农产品销售、文创产品展示、旅游景点宣传等为一体的平台窗口,提升兰州优质产品知名度。

其中,将进一步做美视觉,再现“老八景”,打造“新八景”,继续优化沿黄河两岸亮化工程,提升“夜游黄河”接待能力,实现“人等船”向“全码头上船”转变;力求让味觉更独特,按照“先近后远”和“特别特”的原则,引导大众巷、南关风情一条街、正宁路美食街、黄河沿线自然形成的美食巷进行口味的规范和提升,布局“兰味”“甘味”“西北味”;着力让本土演艺更精彩更丰满,探索将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纳入黄河之滨展演授权区域范围,携手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在引进知名歌手的同时,给予本土文艺作品和歌手更多展示机会,力求将黄河之滨展演活动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用科技点亮金城,让景观特效更奇妙,依托黄河楼、白塔山等“沿黄”景点,通过声光电、水雾火、全息投影、多维激光等新型舞台技术,展现高端视听效果。

打好头阵,实现“五项突破”

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市文旅项目建设将实现新突破。其中,将着眼“大文旅”,着力破解“谋划难”的问题。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三大公园建设、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战略,聚焦生态治理、新基建、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结合特色小镇、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示范村、田园综合体等建设,拉高标准凝练一批具有前瞻性、长远性的重大项目。

“同时,项目招商要着眼‘大组团’,着力破解‘招引难’的问题。”据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文旅局将全面树立“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的工作理念,编制兰州文旅项目推介手册,凝练兰州文旅项目推介词,梳理兰州文旅招商项目涉及的土地、政策、人才、税收等优惠政策,以“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开展招商引资和宣传营销活动,力争引进一批投资大、产出高的“打粮食”项目。

“项目落地则要强化‘大服务’,着力破解‘落地难’的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市文旅局对现有全市文旅项目将按照“已凝练、正招商、已签约、已落地、已投资”五大类型进行全面梳理、全面介入,形成台账,量化评分和排名,做到对县区文旅部门和局招商小组一季度一晒单,年底统一排名,逐步解决文旅项目“只统计投资额、只冠名文旅项目”的尴尬处境。

据了解,今年我市各大景区在提质方面也将实现新突破。市文旅局将督促、指导区县启动兰山、白塔山、金城公园、水墨丹霞、河口古镇、李家庄田园综合体等景区的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大3A级景区创建力度,力争年内成功创建1至2家4A级景区,3至5家3A级景区,1至2家红色旅游景区,以创建倒逼景区及所辖地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景区影响力、竞争力持续增强。

“对于不符合现行标准且拒不整改、服务质量低下的A级景区坚决摘牌。”该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还将加大星级酒店尤其是高星级酒店创建力度。抓好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甲级乙级民宿、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鼓励旅行社开发兰州本地高质量地接线路。”

此外,今年我市公共服务领域发展也将实现新突破。其中,市文旅局将全面推进兰州黄河丝路博物馆项目,积极推进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数字文化服务网点建设;将进一步推进陈旧公共文化场馆改扩新建,加快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推进所有场馆三年内全部达标。

同时,将大力实施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数字文化项目,开展戏曲进乡村演出活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面,引进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专题展览,赴省内外各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打造常态化展览;设计开发文博及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课程,打造兰州历史文化、红色主题以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览。

特别是,市文旅局还将分别开展不少于100场的“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未成年人社教活动、“四进”活动以及抖音、快手平台在线直播讲解;分别举办百场以上弘扬传统文化主旨的研学游活动、群众艺术文化活动;邀请国内文艺界知名专家,精心挖掘和进一步打磨排练《南梁颂》《西风烈》;组织新版红色儿童剧《大豆谣》前往北京和省内开展推广演出,继续对该剧进行打磨提升;谋划拍摄制作高质量电视系列片《金城文物》;以“非遗”为载体,深入推进廉洁文化作品、文艺作品创作发展。

据了解,今年市文旅局还将全力办好第十一届黄河文化旅游节,打造黄河母亲节,举办黄河母亲交流合作发展论坛等活动,旨在把黄河母亲节打造成为“沿黄”城市沟通交流新平台;实施好市政府为民兴办十件实事之一的“个十百千万”文化惠民工程,办好金城讲堂、兰州读书节大型读书系列活动;组织做好5·18国际博物馆日、5·19国际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

同时,数字文旅实现突破。智慧景区“上台阶”。用好旅游产业监测运行与应急指挥平台,引导景区引进运用管控系统,进行合理动态管控,实现视频监控、广播、客流统计、舆情引导、游览车轨迹、售检票设备、卡口系统等各系统的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信息共享,全面提升景区的管理、服务与运营水平,游客统计“先探索”,向“共享”要数据。横向和公安部门实现过夜住宿数据共享,和铁路、空运、公路打通运载量数据共享,和移动、电信、联动打通手机过境人数数据共享。向“源头”要数据。纵向要鼓励收费和免费景区探索“刷证(身份证)游景区”,精准掌握景区购票人数、购物人数、进入人数。开展抽样调查,加强对规模以上旅游机构的监测,实现旅游数据精准到景区、到场所、到人头、到消费场景。数字赋能“进场景”。鼓励通过虚拟数字人、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和MR(混合现实)等产品服务,推进景区重要景点走进游戏场景,进而实现景区从IP应用、品牌传播、文旅产品和景区场景数字化升级。

还要对服务企业实现突破。问题“不过夜”。从“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对企业反应的问题和困难,主动作为,快速办理不过夜。服务“不打折”。重点企业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对重点问题采取“点办理、批处理”的方式,做到一个问题解决,带动一批问题解决。主动推送政策和资金给符合条件的企业,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审批“不使绊”。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审批流程规范化管理,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