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政蛙人”污水中摸黑潜行 守护“城市肠道”通畅
深夜11时,一口散发出难闻气味的下水井旁,王德鹏正在快速套上厚重的潜水服,戴上潜水头盔,接好输氧管,系好保险绳,“全副武装”后,像往常一样小心翼翼地踩着井壁上的梯子下井,潜入8米深的污水管道内对堵塞管道进行疏通。
为避免城区污水管道堵塞引发污水外溢,需要一些专门负责下沉到污水管道内,查看情况、放置工具、手动清理污物的工作人员,他们被称为“市政蛙人”。王德鹏是兰州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从事管道疏通4年的“蛙人”,他的工作基本在井下进行。
图为“市政蛙人”穿着厚重的潜水服,潜入污水管道内对堵塞管道进行疏通。 九美旦增 摄
图为“市政蛙人”穿着厚重的潜水服在狭小的污水井里作业。 九美旦增 摄
“管道下都是污水,水下能见度为零。检查系统管道、判断管道朝向、捞取管道堵塞物,全靠一双手‘摸黑’工作。”王德鹏说,潜水装备和铅块负重40斤,加上水压,管道内佝偻着腰走,每次干完活从井下拉上来,整个人浑身湿透了。
让王德鹏难忘的是一次紧急抢险,他在水中来回穿梭检查时脚被一个小的排水洞吸住,整个人动弹不了。回忆起被困的场景,王德鹏认为工作中面临很多挑战,更多依靠经验、感觉、应急能力。
“市政蛙人”有时候碰上污水管道里的淤堵物,还需要徒手清掏,再通过绳索运送到地面。为了不影响市民生活,作业基本在夜间开展。“别人以为的潜水,是看海底世界。我的潜水,是钻下水道看垃圾。”王德鹏笑着说。
兰州市七里河市政设施养护所副所长关晓宏介绍说,不论寒冬酷暑,“市政蛙人”一直在路上。管道作业是个脏活、累活,技术含量却很高,“蛙人”需要持证上岗,“我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可以用自己的辛劳守护‘城市肠道’畅通无阻,保证市民用水排水畅通。”
史静静 高莹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