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兰州鼓子回荡在黄河上的传唱

2022-07-04 08:39:29 智能朗读:

一、鼓子——兰州的瑰宝

此事不公,天降下富贵贫穷。

人生在世如春梦,花开能有几日红。

一寸光阴,一寸黄金。

黄金难买,一寸光阴。

舍去寸金有钱买,错过光阴哪里寻。

虎瘦还有英雄在,君子身贫志不贫。

贫在当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富的富来贫的贫,炎凉世态不公平。

劝君早罢无益友,到后来,有志无财不算贫。

——【兰州鼓子:(此事不公)】

黄河穿过兰州,一路向东从未停歇,养育了两岸辛勤劳作的兰州人,滋润着两岸花红柳绿的好风景。千百年来,浑浊的黄河百折不回,流经兰州市的五个区和三个县,用她醇洌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五区三县善良质朴的汉子女人,用她柔中含刚的性格浸润着五区三县的男男女女。兰州人的喜乐哀愁与身边的黄河息息相关,兰州人的生老病死与脚下的黄河密切相连。

不知疲倦奔流的黄河,在五区三县的版图上蜿蜒曲折,蜿蜒出了兰州人回肠荡气的豪爽心性,曲折出了兰州人悲怆难抑的愤懑不平。从不畏惧任何阻碍的黄河,摧枯拉朽似的跌宕起伏,跌宕出了兰州人不畏强暴的刚烈性情,起伏出了兰州人柔肠百转的大度自信。

因了黄河,兰州人在她的润泽下世代繁衍茁壮成长,因了黄河,兰州人在她的见证下男耕女织建设家园,因了黄河,兰州人在她的浇灌下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因了黄河,兰州人在她的陪伴下引吭高歌直抒胸臆。

兰州人是率真的,即使天天见面,仍不忘关心一句:“吃了没有?”兰州人是纯朴的,若是几天不见,总要问上一句:“好着呢唦?”兰州人是豪爽的,朋友有困难,都会撂下一句:“需要帮忙了吱声!”兰州人是刚强的,遇到坎坷波折,鼻子里哼一句:“多大的事唦!”兰州人是多情的,碰见邻里朋友遭难,忍不住叹息一句:“唉,孽障呀!”兰州人是快乐的,隔三差五都会邀约兴味志趣相投者,简单地吐出一句:“走,听鼓子去!”

鼓子?没错,就是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发源于兰州,流布于兰州周边的皋兰、榆中、白银、定西等地。可以说,在兰州地区,黄河流经哪里,兰州鼓子就唱到哪里。

兰州鼓子严格按照兰州方言行腔,具备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因而能够深深植根于黄河两岸古老的土地之上,绵延流传于黄河两岸的兰州人之中。可以说,听鼓子、唱鼓子,是兰州鼓子好家们最惬意、最享受的娱乐形式,也是鼓子艺人们释放情怀、抒发情感最畅快淋漓的艺术活动。一场鼓子聚会下来,犹如六月天就着锅盔喝一碗冰凉的甜胚子,赛过三九天围着火炉吃一个拔去冰块的软儿梨。那透彻心扉的舒爽怎一个“窝吔”能形容?那神清气爽的感觉怎一个“干散”来描述?

若追溯兰州鼓子的历史,不论是宋朝起源之说也好,还是清朝创造之说也好,今天能够堂而皇之冠以“兰州”二字的鼓子,说明经过历史的演变、艺人们的传承、适应当地环境、最终发扬光大,兰州鼓子的家乡就是黄河两岸的兰州地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类似苏州评弹那样以坐唱为主要表演形式的兰州鼓子,之所以从有史可考的清道光、咸丰年间到今天能在兰州地区传唱了近两百年,都足以证明兰州鼓子在兰州地区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深受兰州人的喜爱。2006年作为兰州市唯一入选曲艺类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就更能说明兰州鼓子也能立足于中国曲艺艺术之林而长唱不衰的深层原因。

千百年来,勤劳质朴的兰州人,秉承农耕文化的精髓,恪守农耕传家的道义,在黄河两岸的土地上描绘了一幅幅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画卷,谱写了一首首歌忠孝、颂气节的鼓子词句。鼓子艺人们每每在茶楼里弹起三弦,高亢激昂地唱一段“罗成显魂”;常常在酒肆中拉起二胡,义愤填膺地来一首“林冲起解”;时时在庄户人喜庆的场面打起扬琴,意切情真地歌一曲“孝悌当先”;悄悄在农闲时分的热炕头上拨起琵琶,深情款款地诉一番“别后心伤”。唱到高兴或激情之处,在座之人都齐声帮腔,那个场景,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怎能不让人动容泪下!

天上有雷雹雨风,人间有富贵贫穷;季节有春夏秋冬,世上有冤屈不公;黄河有平顺曲直,人心有喜怒哀痛。高兴时,兰州人会开怀大笑,郁闷时,兰州人会仰天长啸,愤怒时,兰州人会奋起反抗,生气时,兰州人会拳脚相加。但是,不论忧也好,愁也罢,不管喜也好,怒也罢,兰州人都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情感,那就是唱鼓子。兰州鼓子丰富的曲牌各自具有特殊的旋律,这种特殊的旋律自能表达各种不同的心境,或喜悦、或悲伤,或抒情、或泣诉。当几个或十数个曲牌穿插于一段鼓子词中,便能抑扬顿挫地表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兰州人看不惯恃强凌弱,受不得不公不允,不愿忍世态炎凉,不会去逆来顺受。于是乎,劝人向善、呼唤英雄、歌颂美好、追求幸福、向往平安、鞭挞邪恶等所有人类共同具有的真善美之情感,无不纳入鼓子词中,并通过鼓子艺人们的演唱,向世人传递正义,为大众灌输礼仪,教化世人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正因为有了独特的音乐旋律和丰富的故事内容,兰州鼓子便成为兰州人茶余饭后、红白场合中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成为兰州人乐此不疲的精神享受。当三弦弹起来,当二胡拉起来,当扬琴奏起来,当古筝响起来,当琵琶拨起来,鼓子艺人们亮开嗓子唱起来时,鼓子爱好者们心中的天籁之音便开始回荡在心间,并回荡在黄河之上,音乐的饕餮盛宴就开始了。

黄河水静静地流,皋兰山默默地听……

二、商音——鼓子的灵魂

小桥流水潺潺响,对对蜂蝶舞花忙,鸳鸯戏耍水面上。

渔翁垂钓,站立河旁。

担柴樵夫,奔走山岗。

农夫耕田,春禾夏芒。

学童读书,送在学堂。

牧牛童儿,信口歌唱。

短笛横吹,曲调悠扬。

郊外美景实可望,山清水秀稻禾香。

草色青青绿柳黄,桃开杏谢梨花放。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片能惹恨长。

天边光景一时新,这才是,山川

——【兰州鼓子:(渔樵耕读)】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就是鲜活的,老百姓自觉传唱的就是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兰州鼓子在兰州地区近两百年的流传历史,毫无争辩地印证了它和兰州人割不断、舍不下、忘不掉、离不得的情怀,是兰州人歌颂美好、针砭时弊、抒发感怀的载体,是独具兰州特色的曲艺形式。美国华裔学者赵如兰教授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专程来兰州录制鼓子词,回到美国后翻译成英文放映,影响非常大,而且得到美国音乐家的高度赞扬,认为兰州鼓子这古老的艺术为“中国的瑰宝”。

兰州鼓子在兰州地区流传近两百年,而且至今依然为兰州人情有独钟,并且不啻为兰州本土音乐表现形式的黄钟大吕。若要探究其端倪,恐怕还得从兰州鼓子的音乐本身说起。

《四库全书提要》记载:“宋安定郡(甘肃陇东一带)王赵德麟始创商调鼓子词,用“蝶恋花”谱西厢十二首”。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五音为宫、商、角、徵、羽,其中“商”音为五音第二级,居“宫”之次。

古人认为:“商,属金,臣之象”。《汉书·律历志》:“商为章为义为言,……以君臣民事物言之,则商为臣”。“商音正,则正气生”。“商音和润,和则不戾,润则不枯,叩之为清,击之为纯”。

宋沈括:“四时始于木,五音始于金”。

《蠡海集》:“万物之所为以生者,必由气。气者何?金也”。

综上,我们便知晓了兰州鼓子的特性:属商调。所谓商调,即是以商为音阶起点,以商音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而商属金,既决定万物为生之气,又具备五音孕育之性,且兼具“金”的“坚”与“韧”,是故商音成为五音中既不同于宫音——处于君主地位那样和之者寡、“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境地,也有别于角音——普通民众那样下里巴人、“忙碌为生计”的芸芸众生,秉承着“商乱则知臣子堕落”的自视甚高,以其深沉、浑厚却又不失亮丽的穿透力,巧妙地周旋于“宫”与“角”之间,游刃有余地架起“宫”与“角”之间沟通、相通的纽带。

这与兰州人的性格何其相似!兰州人自视清高,自知没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也缺少走南闯北的创业精神,但兰州人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即使坐不了高高在上的“宫”位,也绝不愿与引车卖浆之“角”为伍。血液中没有经“商”的原始基因,但胸怀间却有根深蒂固的“商”声,尽管此“商”非彼“商”。因此,兰州人坚定地恪守着顾全大局的为臣之道,坚定地于吟唱兰州鼓子之时无奈地秉持清贫的操守。

《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慢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

神奇的是,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认为多听商音有利于身体健康。繁体字中,“乐”与“药”分别为“樂”和“藥”,而“樂”和“藥”同源,用乐如用药。

因为“商”音和而润,和则不戾,润则不枯,叩之为清,击之为纯。《管子·幼官》:“听商声,治湿气”。现代医学也有理论认为,商音属金,主收,有吐故纳新、新陈代谢的作用,可以入肺经与大肠经,主理肺肠的健康,对于治理咳嗽、气喘、胸闷、风寒等有一定的疗效。

那么,对应于肺且“促以清”的商音究竟是种什么样的声音呢?

《管子·地员》:“凡听商,如离群羊”。

陶渊明《咏荆轲》:“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阮籍《咏怀》:“素质游商声,凄怆伤我心”。

宋树榖《立秋柬顾孝廉》:“万窍商声小蟋蟀,一年落叶又梧桐”。

唐顾况《弹琴谷》:“因君扣商调,草虫惊暗壁”。

嗟乎!闻商之音,如现离群之羊,似见梧桐落叶,使人凄怆流涕,连草虫都暗壁为惊。足知商音清净肃穆,和而不戾、润而不枯,有“金”不易消散之特性,而且足具柔和圆润并令闻者悲凉哀怨的本质魅力。

商属齿音,五行为金,其声次长次下次浊,不似极长极下极浊之宫音,更不似极短极高极清之羽音。正是因为商音这种独特的声音更具大众化的特性,易于被寻常百姓所掌握和学习,是否可以理解为兰州鼓子得以在兰州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兰州鼓子的唱腔音乐大量采用了装饰音、波音和滑音,加之较多曲中间奏的烘托,使得整体音乐听起来显得非常圆润、委婉,雅致、清丽。细听兰州鼓子的唱腔音乐,隐隐透出一丝昆曲的娇俏和清雅,又略略闪现细微越剧的文雅和柔美,同时又含有些许眉户的哀婉和活泼,但更多的是其独特的渲染和铺排。颂扬真善美时,大气磅礴的乐句使人振聋发聩,表现闺中心境时,如诉如泣的音乐让人潸然泪下,斥责不齿之人或事时,义正辞严的唱段令人荡气回肠!

兰州鼓子舒缓而动听的音乐,再辅之以言简意赅的唱词,使得兰州鼓子就像黄河一样迤逦蜿蜒、婀娜多姿,更像兰州人的性格一样柔中带刚,毫不张扬。不知是兰州鼓子熏陶了兰州人的性格,还是兰州人的性格成就了兰州鼓子?抑或是二者天生的珠联璧合,又或者是因为二者的结合更使其相得益彰?若再大胆地进行引申,会不会是因为二者之间天衣无缝的高度契合,才使得兰州鼓子得以冲破历史的浩瀚烟波流传至今?

黄河水静静地流,艺人们呀呀地唱……

三、变通——艺人的智慧

炎凉世态,公子哥儿自己明白。

还有那推车担担命里该,乘车坐轿前世修来。

青山绿水真可爱,人无有时运花未有开。

劝君子贫富的人儿一般样待。

难中人拉他一把有何碍,谁家门首常挂无事牌。

自古说锦绣家邦有兴败,秦始皇筑长城今何在。

春夏秋冬四季花儿开,各有迟早等时来。

雁过南楼知寒冷,人奔东西为钱财。

自古人有兴和败,何况你我运不来。

谁不愿当朝一品拜金阶,劝君休把奸巧卖,

无义之财不可爱,但行善强似吃斋。

何必低头把佛拜,利索名缰且撂开。

曾不如听天由命,只等时来。

——《兰州鼓子(炎凉世态)》

在技术手段不发达、信息比较闭塞、媒介相对落后的社会,人们获取更多精神层面享受的方式往往就是自娱自乐。而兰州鼓子正是兰州人最愿意接受、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让纯朴的兰州人知道应该爱什么、应该恨什么,也让善良的兰州人懂得应该发扬什么、应该鞭笞什么。它蕴涵的质朴道理让兰州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它饱含的人生哲理让兰州人的素质得以潜移默化,它饱满的正能量让兰州人的精神达到升华。

兰州鼓子《劝化人心》《游学访道》《不愿为官》《人生在世》《渔樵耕读》《农家乐》《敬老图》《红尘参透》等唱段,无不包含自食其力、踏实学习、孝悌当先、勤劳为本的正面教育,使兰州人的思想境界得到无形的提高;《伯牙摔琴》《亚仙刺目》《罗成显魂》《文王访贤》等唱段则是竭尽全力地歌颂亲情友情、舍己成人、善有善报和求贤若渴的美好情怀,使兰州人的精神境界接受无形的熏陶;《岳母刺字》《快活林》《长坂坡》《翠屏山》《燕青打擂》等唱段,则展现英雄豪杰、武艺超群、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浩然正气和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通过自身优美的旋律娓娓道来,使兰州人的意识境界受到无形的加强;《大思情》《梵王宫》《绣荷包》《进兰房》等唱段,把闺中女性压抑、哀怨、思情盼夫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使兰州人的恻隐之心感到无形的震撼。

兰州鼓子历来都是师傅口传心授,或者有心人自学而成,没有现成的文字或资料。长此以往,难免导致兰州鼓子这一瑰宝的失传,也将不可避免地因后继乏人而悄无声息地湮没在文化的沙漠中。

就像黄河从未在高山前止步,从不曾于峻岭下回头一样,视鼓子为生命的兰州人,他们不失时机地创造了一批新编鼓子词,镶套在传统的唱腔和曲牌之内,使得兰州鼓子重新苏醒在黄河两岸,再次顽强地回响在兰州人的耳畔心上,如同凤凰涅槃一样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鼓子艺人们创造了许多新编鼓子词,诸如《杨子荣降虎》《奇袭奶头山》《赤卫队夺枪》《韩英见娘》《节振国锄奸》《特殊的战斗》《焦裕禄除三害》《江姐》《黄继光》《祥林嫂》《雷锋》等,巧妙地借此方法使得兰州鼓子得以重生,并籍此“妙笔生花”之举使其继续流传延续。

聪慧的兰州鼓子艺人们利用自己高超的技艺,通过新编鼓子词的传唱,将经典的鼓子曲牌保留下来了。比如,为保存《正离情》《反离情》《石榴花》等曲牌而创作的《节振国自叹》,为保存《摩掌》《两条弦》等曲牌创作的《送剑》,为保存《扬州歌儿》《边关》《皂罗》等曲牌而编写的《杨子荣降虎》,为保存《应书》《叨叨令》《混江龙》等曲牌编写的《探路》,为保存《一点油》《吹唱》《摔截子》《太平年》《三朵花》等曲牌而编写的《赤卫队夺枪》等等,无不闪现着兰州鼓子艺人们的多才多艺。

不得不说,如此挚爱、如此厚爱、如此酷爱、如此深爱兰州鼓子的艺人们,早已把兰州鼓子的每个音符都融化在血液中了,把兰州鼓子的每段唱腔都镌刻在脑海中了。他们为兰州鼓子的新生穷尽了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兰州鼓子的传承做出了呕心沥血的贡献。我们不应该称呼他们为伟大的艺术家吗?这些艺术家们以自己的鼎力之举扛起了兰州鼓子的大旗,为兰州鼓子的新生孕育了春天的希望。

黄河水静静地流,兰州人殷殷地盼……

四、先河——鼓子的幸事

望江楼观不尽的渔家乐,身住在江河。

猜拳行令浅唱高歌,弹琴把古说。

深山中担柴樵子沿山过,举手念弥陀。

荒郊外农夫耕种把活做,盼望甘霖落。

锦绣画山河,丹青难描写。

万花深处白鸟声喧歌,云烟雨楼舞童歌女奏雅乐。

眼观见,天空海阔。

翠崖上,青松苍柏,金山寺,倒映水波。

采莲船,飘飘荡荡把荷花摘。

牧牛童子笑哈哈,骑牛过山坡。

书馆中咏诗答对把文章做,一心把状元夺。

绣阁内才子佳人同欢乐,鱼水两相合。

——【兰州鼓子(望江楼)】

千百年来,黄河水汨汨流淌,为兰州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源泉,让兰州人在黄河两岸欢笑、啼哭,也让兰州人在黄河两岸生来、归去。

兰州鼓子在百多年的传唱过程中,经过各时期、各年代艺术家们的辛勤工作,创造了一百多个曲牌、一千多首唱段,为世界文化奉献了鼓子艺术的珍馐美味,更为兰州人创造了辉煌、浩繁的精神食粮。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兰州鼓子一直是通过家族成员耳濡目染、艺人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爱好者反复揣摩自学等方式流传,没有任何正式的文字记载。因为鼓子唱词涉及众多的历史典故、坊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大量的人物、地名、事件难免存在与史实不符或有误之处,病句、错字、别字以及文理不通之处虽然瑕不掩瑜,但任其谬误讹传将会因毫厘而千里!另外,由于许多爱好者学习鼓子唱段时,必须把各类曲牌反复吟唱熟悉,把唱词死记硬背熟练,再数遍、数十遍、数百遍地模唱练习,直到学会为止,一个唱段有时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掌握。曾经有八个同为鼓子爱好者的朋友,为学《罗成显魂》的四句悲调唱腔,每天听,每天唱,很长时间都学不会、唱不了。后来八人分四组,每组两人就学一句,终于攻克难关学会了这四句悲调。如此艰难缓慢的学习过程,无疑为兰州鼓子的传承平添了许多难以逾越的障碍。

黄河不会因为途中的激流险滩停下脚步,兰州鼓子文献的空白也不会因为历史的惯性而继续下去。

肖振东,一个改变兰州鼓子命运的人,以他敢为人先的精神、以他为“鼓”担忧的胆略,以他筚路蓝缕的实践、以他宵衣旰食的努力、以他知难而上的毅力,为兰州鼓子获得新生贡献了浓墨重彩的重要一笔!

鼓子世家出生的肖振东先生,对兰州鼓子的热爱达到了常人难以想象和理解的程度,多年来在兰州鼓子的浸润、熏陶和感染下,成为作词、谱曲皆可的鼓子行家,也是操琴、演唱俱佳的鼓子中坚。

目睹兰州鼓子唱词唱段没书可循、无典可考的状态,肖振东先生毅然决然给自己套上了抢救、规范、整理、出版兰州鼓子文献的“枷锁”,他要凭一己之力,将散落于鼓子艺人脑海中、记忆中和口中的鼓子曲谱及唱词整理出书!

黄河为此放缓了期待的脚步,为此压低了喧嚣的分贝;兰州人为此送上了崇高的敬意,为此凝固了翘首的盼望。

可能没有多少人会理解肖振东先生义无反顾选择的将是怎样的一条路,但是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后,当我们手捧肖振东先生奉献给世人的那厚厚一本《兰州鼓子荟萃》时,我们才真正体会到,那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探索之路,也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艰难之路,更是一条证明艺术家强烈责任感的良心之路!

历经百多年的传唱发展,兰州鼓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调门调类,形成了“鼓、词、悲、胯、越、勾、平、荡、令、百”等十大调。鼓子老艺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自身的条件选择性地演唱部分调类中的鼓子唱段,形成各有偏好、各有所长的局面。

无论是早期的“老五大家”也好,还是后期的“新五大家”也好,这些在兰州鼓子界做出过不可磨灭贡献的鼓子老艺人,都有各自的演唱特点,也都有各自的代表曲目,但他们的演唱也依然是在自己熟悉、拿手的调类中流连徜徉,在自己精通、得意的领域内如鱼得水。

段树堂,提起兰州鼓子不得不说的一位老艺人——兰州鼓子界唯一全面掌握兰州鼓子十大调的正宗传人。

段树堂老先生十二三岁即开始学习兰州鼓子,后拜“新五大家”之首的李长庚为师。在其近八十年的鼓子生涯中,段老艺人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艺术天分,精心钻研,刻苦磨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堪称一绝的唱腔具有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显居鼓子界之首,为众人所敬佩和叹服。但古稀之年时,段老先生对兰州鼓子面临即将消亡的现状产生了深深的焦虑和担忧。

恰恰于此时,怀抱振兴兰州鼓子宏图大志的肖振东先生与段老先生相识了。两个巨匠的相识一拍即合,两双热掌的相握为兰州鼓子的未来孕育了一片黎明的曙光。

这里,我们不想赘述肖振东先生经历了多少艰辛,不想过多记录他跑遍兰州鼓子活动的各个场所,向鼓子艺人请教学习、追根溯源、寻师问祖,搜寻积累了包括唱词脚本、曲牌曲调、艺术特点在内的珍贵资料;我们不想用太多篇幅盛赞古稀之年的段老先生为此如何呕心沥血,也不想用太多的语句描述他不停地思考回忆,整天不停地哼着、唱着,整夜不停地写着、画着,争取把兰州鼓子十大调全部准确地回忆起来的场面。

因为,所有艰难的过程与肖振东、段树堂他们的初衷相比都是可以忽略的,所有痛苦的煎熬与兰州鼓子的命运相比都是不值一提的。

今天,肖振东先生完成的《兰州鼓子荟萃》摆在了鼓子好家们的案头上,从兰州鼓子的发展渊源、代表人物、音乐组成、基本曲牌、唱腔精选、唱词精选等,分门别类地整理出来,让口传心授的学习方式成为历史,为有志于学习兰州鼓子的后进者提供了详尽的文字资料。鼓子十大调中的“词调”、“胯调”、“勾调”已失传,经肖振东和段树堂整理后加入“海调”、“赋子腔”、“夺子”后,形成新的“十大调”。

历经二十多年的磨难,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少寐的夜晚,不知熬过了多少个茶饭不香的日子,肖振东先生穷其数以万计的日夜,费其无法形容的心血,耗其本不宽裕的积蓄,是否“衣带渐宽”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终于看到了“灯火阑珊”。个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过程的艰难不言而喻。肖振东先生终于化茧成蝶,完成了兰州鼓子里程碑式的鸿篇巨著,为兰州鼓子的永久传承、为勖勉后人的薪火相传,做出了功德无量的贡献,成为兰州鼓子得以延续传承的划时代的艺术大师!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肖振东先生的努力,终于使得兰州鼓子得以用文字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避免了因口头传唱造成的许多讹误,使得兰州鼓子断绝了无据可考、无史可查的后顾之忧。尤为重要的是,《兰州鼓子荟萃》一书为鼓子的时代相传、永续传承提供了一部鲜活的教科书。从这个意义上说,肖振东先生对兰州鼓子所做的贡献无论怎么褒奖都不过分!

就在肖振东先生的工作即将完成之时,耄耋之年的段老先生不幸辞世。段老先生是不幸的,他没能看到自己一生的心血得以付梓;然而段老先生又是幸福的,他毕生所学终于得以保存传世,并且必将流芳百世!

黄河水静静地流,兰州人沉沉地思……

五、魏世发——鼓子的名片

碧云凄风,落叶催人泪,恩爱难分肝肠痛碎,

好鸳鸯,好鸳鸯拆散何时相会。

见张郎,肝肠断,泪涟涟,

听妹把话说心间。

秋风凄凉,微服单装,

鞍马劳累,慎重安康,

金榜题名早还乡。

古道漫长,鸿雁成行,

荒村漠漠,隔断鸳鸯,

断魂离恨压胸膛。

——【兰州鼓子(莺莺饯行)】

黄河水的乳汁养育了兰州人健康强健的体格,黄河水的营养赋予了兰州人百折不挠的性格。黄河为两岸兰州鼓子爱好者的不屈探索欢欣鼓舞,黄河更为兰州鼓子界涌现的翘楚不吝溢美之声。

兰州鼓子之所以能跨越几个朝代流传至今,除了一大批鼓子艺人和爱好者的身体力行、推崇备至之外,一些领军人物卓越的成就及他们带动、推动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目前,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传承人的有魏世发、陈增三两人。

众所周知的原因,兰州鼓子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离不开家族传唱的影响和熏陶,肖振东先生对兰州鼓子的热爱就得益于家族中许多成员都是兰州鼓子的忠实践行者。

魏世发先生同样出生于鼓子世家,其父辈兄弟几人都是唱鼓子的好手。从小听着鼓子长大的魏世发兄弟六人也都爱上了兰州鼓子,并与兰州鼓子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

兰州人的生活离不开黄河,黄河也因为兰州人的陪伴而妩媚婀娜。黄河赋予了兰州人生命,生命告诫兰州人要热爱黄河;黄河温柔地善待兰州人,兰州人因而永远感恩黄河!

兰州人与黄河相生相恋的关系,就如同兰州人与鼓子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样,唇齿相依、血水相融!魏世发先生和兰州鼓子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

接触缘于影响,影响导致喜欢,喜欢产生动力,动力催生勤奋,勤奋终成大家。魏世发先生对兰州鼓子的热爱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除了必需的生活生产活动外,抄词、记词不离手,曲儿、词儿不离口,从未停止过对兰州鼓子的钻研学习,年轻时上下班的路上都是他学习、揣摩鼓子的绝佳时机。特别是学习“正平调”《秦琼闯关》一曲,十八个月的时间里,他逐字逐句下功夫学,逐音逐符花时间记,硬是把这首很少有人能撼动的长篇经典啃了下来。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能演唱海调著名唱段《林冲夜奔》者在兰州鼓子界寥寥无几,也被天赋和努力都过人的魏世发先生所攻克。

也许,魏世发先生就是为兰州鼓子而生的,他的使命就是演唱和传承兰州鼓子,而兰州鼓子也因为他而熠熠生辉。魏世发先生独特的嗓音为他在兰州鼓子界的地位奠定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音色浑厚纯正、音域宽广绵长是他先天的禀赋,而行腔发音清晰、吐字送词真切则是他后天努力的体现。听魏世发先生演唱兰州鼓子,心灵受到的震撼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高亢时如裂帛、似击罄、像敲钟、类鸣金,听者无不受到心胸的冲击;低廻时如泣诉、似浅吟、像私语、类衷肠,闻者无不得到心灵的抚慰。刚口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柔口时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尤其是一字多音时那柔和优美的拖腔,都于毫无棱角痕迹的圆润转折中华丽地呈现出来,任何微小的细节都被他处理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而且能在不显山不露水间呈现出驾轻就熟的深厚功力,那一咏三叹、余音绕梁的韵味使得很多鼓子唱家难以望其项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笔者可以斗胆说:闻魏世发先生唱兰州鼓子,经脉肺腑皆震动,气血筋络都顺通。

不仅如此,魏世发先生为鼓子艺人演唱时的伴奏技艺也是兰州鼓子界中的佼佼者。特别是他演奏扬琴时,节奏不疾不徐,音量轻重恰当,那“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清脆声响,既不抢演唱者的风头,又为演唱者做了最好的陪衬。

六十多年的浸淫,六十多年的追求,六十多年的探索,六十多年的实践,已经八十高龄的魏世发先生以其演唱风格泼辣稳健、委婉细腻、急缓适中、声情俱佳,伴奏风格优雅沉稳、不急不燥、功力扎实、繁简自如,众望所归地成为兰州鼓子界的领军人物,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是名至实归、不负众望!

今天,杖朝之年的魏世发先生依旧耳聪目明,依旧经常莅临兰州鼓子演唱之地,依旧为鼓子好家们奉献绝技,依旧为鼓子好家们操琴伴奏,依旧对鼓子后辈们耳提面命,依旧为兰州鼓子谋划未来。

多年来,慕魏世发先生之名前来投师学艺者不乏其人,更有不少青年爱好者得到魏世发先生的指导和点拨,他们都是兰州鼓子界未来的希望,是兰州鼓子的又一代继承人和后起之秀。

还有其他国家级的、省级的、市级的以及区级的非遗传承人,都在默默地为兰州鼓子——这黄河边的艺术奇葩培土、除草、灌溉。

黄河水静静地流,鼓子界轻轻地赞……

六、隐忧——鼓子的前景

人生在世,所为金银。

有钱无亲却来亲,亲戚无钱不如过往的人。

参透世事花中锦,士农工商各利名。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失去寸金还可来,失去光阴哪里寻。

远看山色年年旧,近看人情岁岁新。

梧桐叶落根还在,留下枝梢等来春。

井掏三遍出好水,人受高教武艺精。

金盆虽破还是宝,分量何曾短毫分。

虎瘦还有雄心在,君子身贫志不贫。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我说此话君不信,世间哪有尽富人。

有那一日阎君叫,难免荒郊做古墓。

益智休交无益友,有恩当报救命人。

——【兰州鼓子:(人生在世)】

进入兰州后,黄河一路聆听着兰州鼓子的音韵,一路律动着欢快的舞步向东而去;出了兰州后,黄河一路回味着兰州鼓子的旋律,一路怀揣着遗憾的感伤流连而逝。

兰州人是幸运的,一生都有鼓子的陪伴,兰州人的每一声啼哭、每一声欢笑、每一声叹息、每一声长啸无不透露出鼓子清丽的音符,无不饱含着鼓子优雅的韵味;兰州鼓子也是幸运的,一直得到兰州人眷顾,兰州鼓子的每一个唱段、每一个曲牌、每一个乐句、每一个唱词无不得到兰州人的精心打造,无不渗透着兰州人刚柔并济的性格。

很难说得清,兰州人是因为兰州鼓子蕴藏的深邃内涵而出落得如此文明、大度,还是兰州鼓子因为兰州人的不懈追求而绽放得如此绚烂、馥郁?

兰州鼓子之所以能从北京旗人的象牙塔中走向兰州人的庄户小院、田间炕头、陌上柳下,成为兰州人茶余饭后不可或缺的娱乐、消遣、享受、追求,皆因兰州鼓子悠扬婉转中兼具激越昂扬的曲调与兰州人深沉内敛中潜藏不屈性格的高度契合。兰州人选择了兰州鼓子,兰州鼓子同样选择了兰州人,二者如同水乳交融一般密不可分,离开任意一方都无法成就另一方。

兰州鼓子已经深深地扎根于兰州人心中,兰州人饱含深情地吟唱着兰州鼓子。在兰州人看来,兰州鼓子是摇篮曲、是启蒙曲、是教化曲、是安魂曲,是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抚慰剂,是内心深处追求的真善美在外部的反馈和回响。闻之,心灵净化,观之,沁人心脾,歌之,甘之若饴,奏之,心旷神怡。

但是,如此深受兰州人喜欢、爱恋的兰州鼓子,却存在着必须直面的和不容忽视的隐忧。

兰州鼓子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在某个固定场所由热爱鼓子的好家们聚在一起演唱交流。这种场所受各种外部条件的制约非常有限,据说包括市内几个区和外围几个县,也不超过十个。每个场所的好家们,多则三四十人,少则不足十人。呜呼!蜚声中外、享誉华夏的兰州曲艺界的瑰宝——兰州鼓子,现状竟然如此的不景气,环境竟然如此的凋敝,实实令人唏嘘!

兰州鼓子出现今天这种小众化的局面,可以由内外两个层面来剖析:

从自身来看,兰州鼓子的传唱者大多为五六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甚至很多人都有七十多岁了,鲜有年轻人参与其中。当然,现代社会全方位、各方面的娱乐形式多如过江之鲫,快节奏、新形式及不断推陈出新的娱乐方式抓住了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力,使他们无暇顾及发展历史悠久、表演程式老化的兰州鼓子,这是谁也无法左右的趋势,结果就形成如今这种因爱而执着、因执着而坚守的中老年人自拉自弹自唱、自己娱乐自己的尴尬场面。老人终归要老去,后继乏人的现象就成了兰州鼓子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其次,大多数鼓子唱家们都是情之所至、兴之所起随口而唱,但是由于没有经受过专业的发声训练,不讲究发音、吐字的科学性。许多唱词都是通过唇、齿发音并送出,没有产生头腔的共鸣,加之许多兰州话的声母发音比较特殊,造成咬字不真、吐字不明、含混不清,令外行听者如同云遮雾罩一般不明就里,无形中就让不熟悉兰州鼓子的听者望而却步。诚然,老艺人们一听旋律就知道是什么唱段,也知道唱词是什么,但既然是演唱,必然应该有听众,就不能只是自己娱乐自己,而把其他人拒之门外。我们都知道,任何艺术门类或艺术形式,只有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才能保持永久的生命力。

从外部因素来看,兰州鼓子的演唱场地太少,演唱时间有限,给兰州鼓子的传播造成了客观意义上的不便。有些基层的文化部门为兰州鼓子提供了演唱地点,而有些鼓子艺人和爱好者就没有这么幸运,只能想尽办法各显其能,或在自己家里演唱,或在临时找到的地点演唱。一些爱好者甚至为了演唱或欣赏兰州鼓子,不惜换乘几趟车、辗转几十公里才能得偿心愿。前几年,金城关附近有一处兰州鼓子的演唱场所,由于地处兰州名片——黄河铁桥附近,鼓子艺人们委婉的唱腔曾经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甚至外国游客前来聆听欣赏,许多在兰的外国留学生经常驻足此地,并有不少留学生与鼓子艺人结为朋友。也许是古老的音乐、纯朴的旋律深深拨动了他们的心弦,也许是黄河的水声、兰州的乡音引发了他们的共鸣,演唱兰州鼓子的场面异常红火,为兰州鼓子走出兰州、走向世界提供了绝好的良机,但不知为何又被关闭,使得兰州鼓子失去了一个向世界展示自己形象和面貌的阵地。传说,闻听伯牙鼓琴,钟子期感叹:“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流水”。后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因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岁月的年轮增加了两千多条的今天,反过来成了“金城何处觅吟者”,伯牙已无处觅踪,子期们去哪里欣赏“若白塔兮巍巍、若黄河兮洋洋”的兰州鼓子呢?

还是几年前,有关部门举办过兰州鼓子培训班,组织鼓子界的翘楚为爱好者教习兰州鼓子的演唱方法,以及二胡、扬琴、三弦等器乐的演奏方法,在兰州鼓子界引起了轰动,其反响之好、效果之佳,令鼓子艺人及爱好者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也让鼓子界似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但持续不过半年左右的时间便偃旗息鼓,没了下文……

黄河水依旧盘桓在兰州人身边,依然是那么大气磅礴、百折不回;兰州人依旧在唱着兰州鼓子,但传唱的人却日渐衰老、传唱的场所也日渐式微。作为以兰州鼓子为傲的兰州人,我们应该为它的振兴做点什么呢?是看着兰州鼓子逐渐消亡而痛心疾首却无动于衷呢,还是该为兰州鼓子的明天伸出援手给其一条生路呢?

兰州鼓子——兰州曲艺界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在艰难的境地中求生存、求发展,我们为那些鼓子艺术家不畏艰难坚守心中那一方圣土致敬的同时,是否也该静下心来想一想,兰州鼓子的明天在哪里?兰州鼓子会不会成为回荡在黄河上的绝唱?

若干年前,魏世发先生和肖振东先生曾联合兰州鼓子界的精英,意欲建立兰州鼓子艺术团,主意想了很多,规划做得很好,设想定得很远,但场地、人员、经费等现实问题残酷地浇灭了他们刚刚燃起就不得不化为灰烬的希望。无奈、无语、无助、无望的困惑毫不留情地扼杀了鼓子艺人们把兰州鼓子传承下去的雄心壮志,失望、失落、失败、失意的现实惨不忍睹地埋葬了鼓子艺人们为兰州鼓子鸣锣开道的宏伟心愿。

呜呼!一个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发扬光大就如此之难吗?难道兰州鼓子只能在自娱自乐的狭隘场所里自生自灭吗?魏世发先生说:“目前,从兰州鼓子的演唱人数方面说,是在做减法,没有加法。”如果说,这个减法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形成,那么,社会各界是不是可以共同努力,帮助兰州鼓子一齐来做好加法呢?

当年,冯驩弹剑铗歌曰:“归去,无鱼”。鱼得,复弹剑铗歌曰:“归去,无车。”车得,再弹剑铗歌曰:“归去,无以为家”。愿遂,不复再歌,以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后人都说孟尝君是个有长远眼光的人,舍得投资,用鱼、车和钱笼住冯驩,由其运作为自己营三窟、返相座,并换来了安居高位数十年的太平日子。今天,若是黄河有灵,鼓着波浪拍着河滩歌曰:“归去,无场”。无应,复歌曰:“归去,无人”。仍无应,再歌曰:“归去,无以为生”。若依旧无应,不知黄河会作何想、作何思?大家都知道,有投入才会有回报。当然,投入不仅仅是物质的,还包括各方面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只有恰当的投入和支持,才会换来兰州鼓子永不衰竭的艺术青春,孰轻孰重,孰亏孰赚,黄河会与我们一起深思。

笔者认为,全社会都应该形成合力,为兰州鼓子的永续流传奠定牢固的基础,形成一个对兰州鼓子之发展出谋划策、大开方便之门的氛围。比如,可否把兰州鼓子引进学校,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学习;比如,可否坚持定期举办兰州鼓子培训班,特别是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比如,可否为鼓子艺人们提供更多的演唱场所,为兰州鼓子提供与老百姓见面和演出的机会;再比如,各种媒体可否加大对兰州鼓子的宣传推介力度,让更多的兰州人了解兰州鼓子——我们身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艺术魅力……

当年,兰州鼓子界的泰斗段树堂老先生曾经语重心长地告诫后辈:一定要让兰州鼓子发扬光大,不要让这宝贵的民间曲艺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否则,我们将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成为历史的罪人。

黄河水静静地流,兰州鼓子悄悄地说……

罗江/文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