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与太空种子的亲密接触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第四届农科开放日举行
6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第四届农科开放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举行。
活动中,研究所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团队首席科学家杨红善副研究员以“航天育种——种子的太空之旅”为题,作了专题讲座,为大家介绍了航天育种和兰州牧药所在航天育种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应用。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兰州牧药所在嫦娥五号等返回式飞行器上,分10次搭载了80份牧草种质材料,创建了资源圃,搭载种类和数量在国内外最全、最多。通过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并审定登记国家苜蓿新品种3个,分别为中天1号、2号紫花苜蓿和中天3号杂花苜蓿。
讲座之后,杨红善带领大家亲自动手种上了一盆太空苜蓿,该种子由兰州牧药所提供。随后,参会人员跟随科普志愿者参观了研究所最具特色的中兽医药陈列馆。
“农科开放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每年一度的重大科普活动。此次活动紧紧围绕“国之大者”促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业重大科技问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贡献开展,旨在向社会公众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努力营造关心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祁华林 王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文/图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