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三八”妇女节 我们听她说

2022-03-08 09:04:45 智能朗读:

今年3月8日是第112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本报记者走上兰州街头,将镜头和话筒对准兰州女性,请她们围绕一些热门女性话题畅所欲言。

最美的称呼,源自心底的幸福

“我喜欢别人叫我倩倩,因为这才是真实的我。”32岁的杨倩认为对女性最美的称呼就是自己的名字。“我要继续努力工作,希望以后大家都能喊我‘老板’。”杨倩的同伴乐芳意气风发地说,在她看来,“老板”这个称呼,抛开了人与人之间性别、身份以及年龄的差异,更多的是对其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肯定。

年近古稀的张宝兰和李艳蓉则认为“妈妈”和“奶奶”是对她们最大的称赞。“我一直把儿媳当自己的亲闺女,特别喜欢听她喊我妈妈,每次喊得我心里都很甜。”张宝兰喜滋滋地说,作为一名母亲,她觉得很幸福很骄傲。李艳蓉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当奶奶。“我喜欢儿子喊我妈妈,更喜欢孙子喊我奶奶。以前觉得奶奶就是年纪大的老太婆,现在觉得奶奶就是年纪大的幸福的老太婆。”话音刚落,“妈妈”和“奶奶”相视而笑,转而继续在中山桥上游览拍照。

撕掉“她”标签,打破“她”偏见

就读于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马文静在找实习工作时感受到了来自一些招聘单位对女性求职者的偏见。“招聘单位认为我们女生‘下不了工地、吃不得苦头’,虽然女生在生理方面的确比不过男生,但是我认为男女各有所长,只要勤奋踏实努力,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马文静表示,她将在实习工作中尽己所能,打破偏见,撕掉标签。

“家庭主妇、母亲、妻子、媳妇、剩女、女司机、女博士……很多时候,女性被冠以太多这样的标签。”张茹是一名“90后”财务工作人员,她认为,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年龄,不论高矮胖瘦以及美与丑,人人都有追求独立、平等、自由的权利,也同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打破偏见、撕掉标签的第一步,就是要无视偏见和标签。”张茹说。

面包加玫瑰,她们无所畏

1911年,美国诗人詹姆斯·奥本海默受“妇女节”的源头即美国堪萨斯州罗伦斯市的纺织女工罢工影响写下《面包加玫瑰》之歌,歌中的“面包”“玫瑰”分别象征着经济保障和生活质量。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很多女性仍以“面包加玫瑰”为口号,在广阔世界里尽情释放女性魅力。

从事销售工作的李霞最欣赏独立又自信的女性,在她眼里,只有这样的女性才能左手面包,右手玫瑰。“独立又自信的女性,不论在家庭还是在职场都能独当一面。独立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保障物质生活;自信便能不断收获人生成就,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李霞说出自己的看法。

“90后”的魏韵迪则认为,充满理解和包容的爱是女性最大的魅力所在。“就像我的妈妈,对于我的各种喜好和想法,她都能给予我莫大的理解和支持,让我能够在更广阔的舞台施展才华。当我取得小小成绩的时候,我觉得这更应该是属于她的高光时刻。”魏韵迪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马丽 王英豪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