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小区里的温暖 81名驻守人员守护天庆丽舍16个日夜


也许一座城市的繁华,对于很多人来说已习以为常,但是一座城市的温度,却往往在特殊时期最能体现。此时此刻的兰州,是安静的温暖的。
天庆丽舍小区封控以来,至11月3日晚8时,已过去了整整16个昼夜。对于上千居民来说,虽然暂时不能出门,但是小区里的温暖、欢乐却从未间断过;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米面、餐饭等生活必需品没有断过;来自四面八方的关注、关心一刻也从未断过。
“物资已领。感谢政府、街道社区、物业及驻守在小区内外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谢谢你们!”“深秋的夜很冷,但看到你们,我们心里很暖!”……10月19日以来,一条条感谢的信息,刷着小区的业主群。简短的文字,满满的谢意。
北方的深秋,夜确实已很冷。但在天庆丽舍小区,因有多方力量支援,特别是81名驻守人员忘我、不舍昼夜的守护在小区内,温暖一直都在。
“说实话,不担心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作为基层工作者都退缩了,群众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必须上。疫情不退,我们不退!”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雁北街道政务服务中心主任赵璋,和其他80名驻守工作人员一样,已在天庆丽舍小区坚守16个日夜。
“孩子和老人,我就暂时托付给你了,等我回来好好犒劳你。”赵璋将自己的小家交给了老公照顾,义无反顾地去照顾更多的“小家”。 物资保障、人员管控、防疫消杀、核酸检测……事无巨细,每件事无论大小她都要操心到,每个住户情况她都要心里有数。
虽然每天活动的区域变小了,也没有了往日里的自由自在,但她没有因此闷闷不乐,在16个日夜里一直很乐观。“因为昼夜不停地忙碌,日子似乎也过得很快。”赵璋告诉记者,同事打电话问候,她总是笑着说:“没啥担心的。你听我嗓门子还可以吧,放心哈!”
和赵璋一样,坚守天庆丽舍的社区工作者,还有9名且基本上都是女性。她们日夜保障小区各项防控工作,电话不断、忙碌不停。物业办公室、帐篷是她们的临时宿舍,洗漱休息肯定多有不便。但是一想到能够守护一院子居民,姐妹们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有意义。
坚守天庆丽舍小区的,除了10名社区工作者,还有医护人员、街道干部、物业人员、退役军人、下沉党员、社工委委员、志愿者等70多人。
楼院楼道消杀、协助核酸检查、安抚居民情绪、分送蔬菜餐饭等等,都是他们的日常工作。雁北街道武装部部长曹信东说,小区自封控以来,比如生活必需品,实行即到即送。订购物资由相关单位送至小区后,他们立即进行送货到楼梯口,由每户代表下楼领取。
“在驻守的前3个昼夜里,约1/3的人3天没有合眼。”曹信东说,由于起初人手不足,所有人都在坚持,手机成了热线。最可爱的一幕,每个人身上或胸前都挂着充电宝,看上去鼓鼓的,很可笑却非常必要。为了方便与居民、同事等沟通,毕竟我们不能失联。
在驻守的这16个日夜里,大家变身快递小哥哥小姐姐,送货上门成了他们的新业务。“说是基层人员都是‘多面手’,其实我们还可开发更多业务。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能想办法。”大伙儿总是这样互相调侃,在繁忙中多了一些快乐,其实是一种打气方式。
正是每个驻守人员的坚持,感动了居家的每一户居民。当知道工作人员还未吃饭,小区热心居民自发煮鸡蛋、泡泡面甚至拿出零食,要送到工作人员手中。不少居民边送东西边说:“你们已非常辛苦了,我们不添乱就是帮忙,有需要的地方,我们来当志愿者”。
“只要你有付出,群众都看得到,值了。”这是81名驻守人员16天来的深刻感触。满院国旗飘扬,满院歌声荡漾,虽然小区已封闭,但生活仍在继续。这是驻守人员辛苦工作带来的温暖,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关心带来的温暖,更是居民们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温暖。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晟途 文/图
版权声明:
凡文章来源为"兰州新闻网"的稿件,均为兰州新闻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兰州新闻网",并保留"兰州新闻网"的电头。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