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隔离不隔爱同心战疫情 | 记者探访兰州市密接人员隔离点

2021-10-28 18:25:47 智能朗读:

“谢谢你们的用心守护,让我们一起战胜疫情”

26日凌晨5点,冯岩琴发了条朋友圈:睡觉。这是她在隔离点的第6天,彼时,她刚回到宾馆房间。

冯岩琴是兰州市城关区雁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战,21日前往隔离点进行医护工作。隔离点现居住182名人员,有老人,有孕妇,有孩童,为确保隔离人员的安全,酒店隔离点实现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的严格分离,避免人员交叉感染。

“大学学的是护理专业。”冯岩琴说,在隔离点,她的主要工作是采集核酸。“我们隔离点现有182名群众,每隔48小时,采集一次核酸。”冯岩琴说,虽说人不多,但采集时间可不短,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分楼层,逐个进行核酸采集。“每次都要3个多小时。”冯岩琴说,5日的采集工作,从晚上8点持续到11点多,才全部采集完。“所有隔离人员都很配合,秩序井然。”冯岩琴说,每一次采集,都让自己保持微笑,“要让他们从我们的眼神中看到希望。”采集工作完成后,冯岩琴和同事一起处理医疗垃圾,并对隔离点进行全方位消杀,“酒精和消毒水天天都要接触,大家的手都脱了一层皮。”

6日凌晨3点多,将检测样本送往定点医院,一去一回,又是一个多钟头。凌晨5点,冯岩琴回到房间,定好闹钟,9点要准时到岗。

WechatIMG12.jpeg?x-oss-process=style/w10

冯岩琴在隔离点采集核酸。

和冯岩琴一样,在隔离点坚守的,还有王玉龙。“24小时执勤,两班倒。”王玉龙说,执勤时就一个人。

王玉龙是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东教场派出所副所长。他配合社区,下沉街道,夯实疫情防控,除了吃饭,几乎都在辖区楼院里紧张工作,将社区400户居民等全部摸排到位,“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10月21日,王玉龙接到新任务,去往隔离点执勤。“职责所在。”王玉龙说,在社区,他参与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到了隔离点,他要强化隔离点巡逻,密切关注隔离人员实时动态,“我的工作做得细一点,群众受到的威胁就少一点。”

23日晚上,隔离人员转用到隔离点,惶恐的情绪,不时闪现。王玉龙一边维持秩序,一边耐心疏导大家的情绪。“服务不缺位是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使命。”王玉龙说,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在我执勤期间,只要群众有需要,随叫随到。”

“今天,一位隔离人员采集完核酸后,远远跟我说了声:辛苦了。”王玉龙说,有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我们一定让警徽闪耀在隔离“疫”线。

WechatIMG1341.jpeg?x-oss-process=style/w10

王玉龙(左)在隔离点执勤。

一声辛苦了,让王玉龙倍感振奋。而一束鲜花,也让闫红梅很是温暖。自从宾馆被改成集中隔离点,闫红梅选择上“疫”线。 “能为抗疫出分力,无比光荣。”闫红梅说,作为后勤保障人员,她每天要走4万多步,“一日三餐,都由我配送。”

“饭菜由宾馆厨房统一制作,荤素搭配,适合不同口味”闫红梅说,鱼、鸡蛋、牛奶、各式炒菜、大饼和米饭,香气诱人,此外,还推出了孕妇套餐。“为了让大家吃的舒心,我们每天不重样,品类丰富,营养均衡。”

“虽说送饭耗时费力,但自豪的是,我们做到了让大家顿顿吃上热乎饭。”闫红梅说,餐一出锅,她和同事们推上餐车,冲向隔离点。“回收餐具时,我会和大家隔着房门交流,问饭菜是否可口,有无其他需求。”闫红梅说,她会教孕妇注意身体,加强锻炼,会告诉学生好好做作业,“长时间待在房间,隔离人员难免会烦躁与焦虑,我想和他们多说说话,让他们不觉得孤单。”

26日,闫红梅们收到了一束鲜花,“是隔离人员下单的同城配送。”闫红梅说,花上的贺卡写着:谢谢你们的用心守护,也请你们照顾好自己,让我们一起加油,战胜疫情。

WechatIMG1342.jpeg?x-oss-process=style/w10

图为闫红梅收到鲜花。

人虽隔离,心在一起

救护车呼啸而至,车内陆续走出几名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最后下车的男子,在门口久久观望,不愿进入隔离房间。正在巡逻的张铭见状,赶忙迎上去,一番沟通,男子如释重负,跟随医护人员走进宾馆。

这里是兰州市七里河区的一处留观人员安置点,上下10层,拥有161间客房的酒店,不到两天已接近满员。“来人大多是确诊病例的密接和次密接者,或者存在时空交集,有感染风险。一下子被带到这里,心中难免慌乱。”张铭是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西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多次被派往抗疫一线执勤,积累不少开导被隔离人员的经验。

WechatIMG484.jpeg?x-oss-process=style/w10

张铭在监控室指挥调度。

“我们一般先从政策讲起,以打消留观人员的疑虑。遇到有不理解的地方,为方便随时沟通,也会互留微信。”张铭认为,只有设身处地为留观人员着想,才能争取认同,进而得到大家的支持与配合。

土生土长的兰州人林伟深有同感。作为七里河区妇幼保健院派驻隔离点的医生,他已连续奋战了6天,除日常登记信息、开展医学观察外,做的最多的是心理疏导。“隔离身体,但绝不隔离情感。”林伟说,我们会提醒留观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听安排、不随意走出房门,也会加油打气、树立信心,鼓励大家在房间内适当运动,排解焦虑情绪。

WechatIMG485.jpeg?x-oss-process=style/w10

林伟(右一)在隔离宾馆开展消杀工作。

“早晨鸡蛋牛奶、午饭有鱼有肉、晚餐菜不重样,垃圾还有专人清扫,生活保障不错!”71岁的夏桂英家住七里河区光明苑小区,因同楼层有新冠肺炎确诊患者,10月22日被送来隔离点安置。初来时,夏桂英茶饭不思,满肚子疑问,更有一连串的担心:老伴和孩子都在外地,家中只有她一人被隔离,“这要待多久?饭可咋吃?政府对我们隔离人员啥措施?”

看到桌上留下的电话号码,夏桂英试着拨了下。没想到,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不光问题回答的耐心细致,连因着急出门忘带的生活必需品,也很快送到房门口。“党和政府对我们非常关心。三餐有人送、体温有人测,早上还有熬好的中药喝。每天虽然足不出门,但在室内一样锻炼,瞧,微信步数1万多呢!”

WechatIMG486.jpeg?x-oss-process=style/w10

罗云(左一)与同事工作之余合影。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七里河区相关隔离宾馆加强公共区域消杀,宾馆办公区域每天保证至少三次消毒,服务人员也配齐口罩、手套、酒精等防疫物品。“穿着防护服,没收拾几间房便大汗淋漓,更加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不易。”已在宾馆工作16年的罗云说,希望疫情早些结束,让城市恢复以前的活力,大家也能回归正常的工作生活。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