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民政局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08-26 09:01:40 智能朗读:

老年人在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用餐、娱乐。

养老服务作为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大事,市委、市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也是市民政局的重点工作之一。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民政局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从养老“需求侧”出发,加大服务“供给侧”改革,以破解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不够、服务质量不齐、服务覆盖不高等紧迫需求为工作导向,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全力推动养老服务构建新格局、释放新动能。

1

热线电话把养老服务“送上门”

“王奶奶,您好!身体可好?您需要什么帮助?”8月24日9时30分,城关区虚拟养老院调度指挥中心大厅里,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接听着热线电话。话务员丁倩告诉记者:“这已经是早上上班后接到的第六个电话,王奶奶让给她预订当天的午饭。”记者看到,刚才小丁接到的电话,在电脑界面显示来电号码为注册老人王奶奶。

丁倩说,只要是辖区登记、注册的老人,只需拨一个电话说明自己的服务需求,便能享受到个性化服务,带给老人实实在在的幸福。

据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颜烨鲁介绍,按照“兜底线、保基本、普惠化”的原则,市民政局通过建设运营兰州市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成功吸引253家企业和机构加盟入驻,并建立了特困老人全额保障、经济困难老人部分补贴、其余老人低于市场价服务的分类补贴服务制度,在坚决兜牢全市3300余名特困、低保、失能老人基本养老服务的同时,为其他有需求的老年群体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紧急救援等4大类150多项普惠服务,年服务近400万人次,逐步实现了养老服务由“政府兜底保障”向“社会多元供给”的转型发展。

2

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专业化养老服务

当天11时40分,记者来到城关区渭源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爱照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这里的老人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弹琴、有的在下棋……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开心。家住南昌路社区的和阿姨告诉记者,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这个养老服务中心,经过多次了解、探访后,觉得此处环境、饭菜质量、服务都不错,而且一群老人在一起,还有共同话题可聊,于是就决定到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度退休时光。“现在,我在家里待的时间很少,反而在这里待的时间更多。”和阿姨开心地说。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累计建设运营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776个,探索形成了社区自营、社工服务、企业投入、机构延伸、物业拓展和农村互助6大类发展模式,为老年人在家门口活动提供了场地。今年,我市已投入资金9600万元,将开工建设3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后,可为老年人就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社区就餐、文体娱乐及居家上门等养老服务,让老年人不出社区,即可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

3

全市新增养老床位600余张

“这里的饭菜量很大,米饭免费吃,想吃多少自己要,政府还有补贴。”家住南昌路社区,今年83的张奶奶高兴地说。当天午饭时间,记者在渭源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这里犹如老人们的另一个“家”。王奶奶说:“子女都忙,中午没时间照顾我,在这里我和很多老人一边吃饭,一边聊天,比一个人闷在家里好多了。”

颜烨鲁介绍,市民政局通过建成运营市第二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中心、市老年公寓西站分部等示范性公建养老机构,为全市新增养老床位600余张。积极推行“公建民营”模式,全年将落实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贴、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养老机构综合责任和雇主责任保险资金1000余万元,最大程度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发展,积极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发展格局。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建设3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其中城关区13个、七里河区7个、西固区5个、安宁区5个、红古区2个。建成运营后,将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机构“一体化服务”,为有需求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托养照料服务,也可为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等服务,更可以为有意愿的老年人提供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积极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或者“不离家养老”的意愿和需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朱浩源 文/图

来源: 兰州晚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