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公交优先理念深 绿色出行是首选 ——兰州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纪实

2021-08-13 08:25:42 智能朗读:

排列整齐的新公交车

8月9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命名太原市等7个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通报》,决定命名7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兰州市在列。

记者在兰州市交通委获悉,自2013年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全市认真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积极践行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理念,坚持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血脉、城乡公交为延伸、慢行交通为末梢、水上公交为特色,全力打造“五位一体”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

破解发展难题统筹安全发展

为创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兰州市交通委特成立兰州市“公交都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公交都市”迎检工作指挥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协调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将“公交都市”创建作为全市重点工作进行安排,将公交发展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先后编制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等一系列公交发展规划,出台了《加快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城市公交运营服务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规范发展提供了政策保证。

进一步优化全市公交票制票价制度,推动公交票制票价改革;划设公交专用道,优化交通组织,积极保障公交优先通行;通过列支专项、划拨资源、协助融资等方式补贴扶持公交运营;优先考虑公交用地供给,积极推进港湾式公交站点建设,完善城市路网系统,有效夯实公共交通基础。

通过不懈努力,我市“公交都市”3类32项创建指标中,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公共汽电车线网比率、万人公共交通车辆保有量等19项指标超额完成,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绿色公共交通车辆比率等11项指标全面完成,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率、公交专用道设置率2项指标基本完成,兰州公共交通多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面貌形象焕然一新,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全面升级。

智能服务能力逐渐升级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始终,积极构建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线网布局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联动机制,建成公交专用道129.3公里,在轨道和公交走廊沿线规划建设了轨道·城市曙光、万达茂、兰州中心、鸿运金茂等一批大型综合项目。同时,强化交通枢纽、轨道站点周边城市资源配置,引导城市人口、就业岗位集聚,逐步形成公交枢纽、轨道站点与城市开发紧密结合的城市发展模式。

坚持将优化监管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作为公交服务提质增效的主要抓手,不断深化公交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成365辆个体挂靠公交的国有化收购改造,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挂靠经营公交服务质量差、设备水平低、运营管理乱的行业弊端。在完善兰州公交集团主营市内公交的同时,引导市属国有企业组建城乡公交运营公司,开展远郊区县的城际城乡公交运营,实现“一城一郊”相互补充的良性经营格局。

积极推进“互联网+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验收,实现重点线路电子智能站牌全方位覆盖,“爱兰州”“车来了”等多款公交智能服务APP全面推广,与近300个城市公交IC卡实现互联互通,微信、支付宝、银联便捷乘车功能全部开通,5000余台三维便民服务终端、1285个智能共享充值机布局基层社区,公交乘车非现金使用率由2012年的18%提高到2019年的86.9%,城市公交智能化管理效率和公交出行信息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运营保障更加完善

记者在兰州市交通委获悉,截至目前,兰州市公交运营线路总里程达到4700公里,运营车辆3189台,日均客运量185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8.3%,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63.8%,各项发展指标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全市公交车年均客运量21.53万人次/辆、单车运营里程每标台5.12万公里、单位运营里程客运量每万人次3.426万公里,车辆利用率和运输效率在36个省会和中心城市中排名前列。

轨道交通1号线累计安全运营774天,完成客流量1.27亿人次,开行列车21.56万列次,运营总里程480.45万列公里,正点率99.99%。据调查数据显示,兰州在全国50个城市中绿色出行意愿排名第一,公共服务满意度十大城市中排名第五。

同时,兰州市不断创新方式,鼓励社会参与坚持共建共享,通过媒体宣传与实地宣讲相结合,借助公益活动和学术交流,倡导“公交优先发展、公交引领发展”和“优选公交、绿色出行”理念。鼓励市民多方位、多渠道、多层面参加创建活动,承办了2017年全国“公交出行宣传周”启动活动,创新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公交出行宣传周”“我的公交我的城”和“文明交通畅通提升行动”,使公交出行、低碳出行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第一选择。

“绿色公交”低碳出行

在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兰州市交通委还紧盯公共交通创新发展导向,深入打造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立体化公交服务体系,累计开通城际公交25条、城乡公交46条,在居住分散的农村偏远山区,积极探索发展预约定制式“微公交”,开通微公交线路25条,城乡公交线网总里程达到3,658.9公里,年客运量4519.9万人次,基本建立了县、乡、村有机衔接的“全域公交”网络体系,实现了建制村公交覆盖率100%,全面破解了远郊区县、偏远山区群众乘车难、出行难的历史难题。

同时,大力推广定制公交客运模式,累计开通商务通勤、展会专线、高峰快线、购物专线等定制公交线路28条。延长主城区98条公交线路夜间服务时限,建成西起西沙大桥、东至天水北路的黄河滨水健身步道20余公里,打造具有兰州特色的近水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充分利用“黄河穿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做足“黄河文章”,在西北地区率先开通具有城市特色的水上公交巴士线路3条,投入30座巴士船舶10艘,年均运送乘客22万人次,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在丰富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同时,形成集通勤出行、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出行方式。

始终将绿色低碳出行作为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目标,着力打造“快捷、舒适、安全、绿色”的出行服务模式,公交出行吸引力逐年提升。优化城市限行措施,多措并举鼓励市民选乘公交出行。科学引导投放共享单车,覆盖城区人流密集区域,零距离接驳公交站点,单车日均骑行周转率达6.8次。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累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1870台,建成5个天然气加气站,28个充电站、193个充电桩,全市3189台公交车绿色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100%。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文/图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