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兰州新闻网

首页| 兰州| 新闻| 政务| 房产| 旅游| 汽车| 教育| 财经| 健康| 公益| 女性| 商业| 企业| 兰州日报| 兰州晚报| 全媒体矩阵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兰州新闻> 正文

小暑至 金城阵雨添凉爽

2021-07-07 09:04:30 智能朗读:

7月7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这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夏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暑者,《说文》:“热也。”《释名》:“热如煮物也。”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就气候平均而言,7月是全国大多数地区气温最高的一个月,小暑、三伏、大暑这些“热”词都是在7月扑面而来。小暑时节,往往热浪纵横,难得一丝清爽之风。在“雨热同季”的季风气候中,无论降水,还是气温,都开始呈现出极端性,两种极致的叠加。

“暑期,有些地方逐步进入雨季,而有些地方陆续遭遇伏旱。所以有些地方是‘小暑一场,大水汪汪’,有些地方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宋英杰表示:“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而言,小暑时节的气候往往是‘一出一入’:出梅,然后入伏。梅雨逐渐结,如苏轼所言:‘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船棹风(三时,即夏至之后的十五天’。”

谚语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最经典的“烹饪”方式是蒸。陆游说:“坐觉蒸炊釜甑中。”韩愈说:“如坐深甑遭蒸炊。”甑(zeng),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可见小暑节气,意味着“蒸炊”时节的到来,人们如同被扣在暖气团的大笼屉中。其实不仅是蒸煮,还有烧、烤煎、熬等,天气开始以各种方式“烹饪”着鲜嫩多汁的人们。

小暑不小,热浪滚滚

“酷热来临,我们面对的是‘热浪滚滚’,心里想的是‘热浪,滚!’。”宋英杰的话幽默但却十分生动:“通常小暑时,冬之硕果仅存于青藏高原,大约80万平方公里。春的面积约为35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多属于常年无夏、春秋相连的区域。夏的地盘已扩充至约525万平方公里,但之后只能得寸,很难进尺,进一步西征和北伐的余地已十分有限。”

经常有人问:“小暑、大暑哪个更热?”其实大暑和小暑,它们之间经常“没大没小”。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有些年份是“小暑连大暑,有米懒得煮”。例如,全国29%的地区最高气温纪录诞生于小暑期间(大暑为26%)、而大暑更容易上演高温“连续剧”。所以,小暑在爆发力方面略胜一筹,大暑在持久战方面更见功力。

“小暑,之所以被称为小暑,是因为古人认为‘暑气至此尚未极也’热尚未达到巅峰期。”他说:“在起初的节气中,关于寒与暑,曾有过六个节气:小暑、中暑、大暑,始寒、中寒、大寒。后来没有了中暑,但其实中暑最可怕。小暑之热不亚于大暑,小寒之冷不逊于大寒,所以断不能因其‘小’而轻视。总体而言,小暑和大暑热度之强弱,只在毫厘之间。大暑很大,小暑不小。谚语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至少前半句有小视小暑之意。小暑被译为‘Slight Heat’,更是低估了小暑之威猛。”

中国有两个“高温王”

在中国,有两个地方常常被称为“高温王”,一个是新疆吐鲁番,一个是云南元江。按照1981年—2010年的气候平均,吐鲁番平均每年有103天高温,极端最高气温也为中国之最高气温极值49℃(2017年7月10日)吐鲁番的高温往往在盛夏时节上演大于40℃的“连续剧”(当地将气温超过40℃定义为高温,一般地区35℃的高温标准在吐鲁番就太“小儿科”了)清代学者萧雄在其《西疆杂述诗》中写道:“试将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日可畏。”

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人尝试在烈日下煎鸡蛋。当气温在35——40℃时,半个小时,鸡蛋可以七成熟。吐鲁番的地表温度可以飙升至80℃左右,既可以烙饼,也可以煎蛋,且用时“少顷”。渐渐地,当地已经开始为游客设立了一个旅游体验项目一一“埋在沙漠里的记忆:焐鸡蛋”。

“就是在连鸡蛋几乎都可以烤熟的地方,‘骆驼草’却能够倔强地生长。”宋英杰感慨地说:“没有雨露,于是它需要扎根30米以上,根系默默地四处找寻地下水,令人感慨生命的力量。在盛夏时节,吐鲁番的葡萄也熟了。平时人们期盼雨水,但在葡萄临近成熟的时节,如果雨水来了,却是严重的气象灾害,因为会导致葡萄开裂。当然,在吐鲁番地区,不仅有葡萄,竟然也有水稻。”

“食新”、“吃饺子”、“吃炒面”

“民间小暑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宋英杰表示:“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民间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其中,‘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宋英杰说:“伏天民谚还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此外,伏日还有吃面习俗,这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

据了解,有些地方还有民间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当然,还有俗语说:小暑黄鳝赛人参。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来源: 兰州日报

关闭